融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8-03-28胡彦玲
胡彦玲
(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 银川 750001)
广播,作为传统新闻媒体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但是伴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广播新闻就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特征,才能更好的发展。因此,广播新闻编辑也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不断培养创新意识,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工作的需要。
一、广播新闻编辑的概念
广播新闻编辑,是指新闻机构中管理稿件收集、整合以及审查的人员。广播新闻作为当下新闻传播方式的组成部分,其优势较弱,比如传播范围较窄,信息采集规模较小。美国曾提出融媒体的概念,意味着将传统媒体的优点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媒体形态,以不同媒体的特征作为划分依据来实现资源整合,取长补短,促使广播新闻的内在价值得到挖掘。但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会因为信息规模的剧烈扩张而要求媒体技术的提升,进而导致广播新闻编辑背负着更大的压力。
二、广播新闻编辑的特点
第一,互联网或者电视媒体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信息,但是广播媒体却无法实现这一功能,用户只能被动地选择广播中已有的信息。关键的是,即便媒体传播途径会导致用户的接收途径改变,但是用户所能接收的方式同样会逐渐改变媒介。一旦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那么这类无法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的传播方式就会遭到淘汰。所以,广播新闻编辑必须考虑用户的内心需要,进而科学地调整广播新闻。
第二,由于广播新闻媒体是凭借声音传播信息的,而用户早已习惯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声音。二者的声音差异会使得用户不适应。一旦播音员在传达新闻信息时无法保证用户快速反馈体验感受,则播音员难以迅速改变声音以适应用户需要。为解决上述现象,应当保证播音员的播报声音不断接近用户生活的声音,细致地处理声音效果,保证用户感受到日常的交流氛围,进而使得新闻信息变得更加生动。
三、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培养措施
(一)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指广播新闻要深入用户内心,以满足用户需要为核心,不断调整新闻内容,找到新闻信息与用户的契合点,才能激发用户的收听兴趣。此外,广播新闻编辑应加强品牌推广意识,摒弃传统的推广方式,创新品牌宣传内容和手段,只有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得到提升,才能有力地占据稳固的市场地位。融媒体时代的诞生,广播新闻市场发生显著变化,用户的需求变得愈发复杂,从而导致广播新闻编辑内容发生改变。为保证新闻媒体和广告同步前进,必须以用户为核心,以用户的需求为发展目标,进而保证广播新闻编辑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现广播新闻的长远发展目标,强调媒体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提升,通过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便于不同阶段的任务顺利完成。由于编辑工作是创造性质,这便强调其时刻探索其中的发展方向,只有把握创新这一原则,方可有效提升专业工作水平。
(二)方式创新
如今,传统广播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结合促使广播信息传播变得异常简洁、快速,目前已经实现“先声夺人”的境界,满足信息的实时共享目标。把握广播新闻的基本特点,挖掘报道途径的创新性以及多样性,这是编辑工作人员的重要能力。具体而言,第一,计划新闻内容时应当保证内容的新颖性,激发用户的收听欲望,适当添加用户互动环节,发挥声音优势,凭借声音独有的感染性能力给予用户深刻的影响,打造轻松的收听氛围。第二,由于声音的一次性,应当给予重要信息反复播放的时间,保证内容更新的同时拓宽新闻的传播范围,甚至提升传播速度。第三,即便内容新颖且实时播放,但是编排以及播放结构的不合理,同样导致用户的不适应,因此,编辑人员应合理编排信息播报的结构,保证轻重缓急,重点内容放置于重点时间段。这也是广播新闻编辑的重要任务。
(三)内容创新
不论媒体传播手段有多先进,但是用户看重的依然是广播内容是否满足自己的收听兴趣。因此,这就要求广播新闻编辑及时了解各个领域的信息动向,从而对播报内容进行及时更换。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提升使得群众生活状态产生巨大改变。因此,更要注重广播内容的及时性和新颖性。同时,除传播方式外,播报内容也应根据用户类型合理划分,保证不同年龄层的收听时间和预期内容相匹配。此外,现代化进程加快,用户的休息时间不断缩减,更要求内容的质量和简洁,因此,编辑人员应密切结合内容知识化与信息化。促使广播新闻在此全新的时代平台下依然具备竞争力和权威性。此外,现代化进程加快,编辑人员还需积极参与各类讲座或者技能培训,例如:文字编辑技能、图片渲染技能等。通过提高职业素养,形成积极学习的习惯,深入挖掘自身潜能,力争挖掘更好的新闻内容。
四、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融媒体时代来临,广播新闻遭受着其他媒体形式的冲击,为稳固市场地位,要求广播新闻编辑不断完善自身,要积极迎合时代需求,力争做到观念创新、方式创新、内容创新,以专业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促进广播新闻工作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