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网络舆论中的“戏精文化”

2018-03-28高慧倩

传媒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戏精言论受众

高慧倩 石 悦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一、引言

伴随着《延禧攻略》的开播,尔晴这一角色遭到众多网友抨击,很多网友用“让尔晴做你女朋友”作为“威胁”对方的条件,8月12日某一萌宠大V博主发出一条微博,评论中有网友说:“你竟然想凶我们的墨爷,让尔晴嫁给你”,博主回复道:“可以说十分恶毒了,怕了怕了”。网友们很乐于把虚拟的形象嫁接到现实生活中作为调侃,不只是好玩,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不满情绪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戏精文化”的具体体现——表情包

能体现“戏精文化”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表情包是容纳性最强的一种,它可以涵盖语言文字、表情、图片等。当聊天结束时不少人会因为到底应该以怎样的话结束而尴尬,此时表情包是最好的选择。每一张表情包的发送都是自己内心想法夸张的展现,类似“要抱抱” “举高高” “拿小拳拳捶你胸口”,内心的“小公举”被激活,这样甜腻的表情包不仅在成熟女性之间活跃,男性也会存留。表情包当中很多动作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或是不便表现出来的,如:“尔康式咆哮”我们在现实交流中,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用这样的表情包是为了表达自己此时的愤怒、激动、抓狂等情绪,接下来很有可能被对方调侃为“戏精”。表情包的使用可以说是“戏精们”情绪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更多“戏精”的形成。

三、“戏精文化”传播时的特点

(一)“戏精”不再只是贬义词

本意上是指一些人面对某件事情的夸张反应,形容某些人里外不一,更有添油加醋的成分,本应该是对人的讽刺,可是从当下的流行趋势上看,我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已经不再单单是贬义,这更是一种娱乐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生活、工作上带来的压力。

(二)“戏精”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某些热点事件

由于,“戏精”们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就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引起共鸣的话题,此话题背后是被吸引来的群体,依托该热点事件发出的言论至少可以引起这批群体当中某个人的注意力。“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2017年10月8日鹿晗在其新浪微博中发表的一条内容,此话一出便遭到广大网友效仿,这样类似的言论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都在霸占着人们的屏幕,这些人“戏精上身”是一种消遣,也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进而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

(三)“戏精”当中存在意见领袖引导着话语走向

“戏精”并不只有乌合之众,换句话说,“戏精”们发出的言论并不都是不理性的。第四,“戏精文化”是集合行为的一种具体展现,所以“戏精文化”具有模仿和“匿名性”的特点。在面对某种突发热点事件时,最简单省事的就是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匿名性的特点使得受众在发表言论时更不受限制,促进“戏精文化”能够广泛传播。

四、“戏精文化”产生的原因

(一)受众对社交移动设备的熟练使用

“戏精文化”的形成是依托该条件蓬勃发展起来的,广大网友利用手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获取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双方之间的交流效率、互动频次大幅度增加。

(二)个人意见、情感的输出或塑造形象的需求

手机等通信设备的齐全,营造的一种“孤独感”已经成为很多人研究的方向,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大幅减少,为了能够更好地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便开启“自黑”或“黑他”模式进而获取更多的交流,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库利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参照别人想要的便能够迎合他人的态度,使自己的言论得到双向传播,在此过程中能够输出自己意见、情绪等,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

(三)人们不仅喜欢看戏,更喜欢“演戏”

戈夫曼将日常生活比作戏剧,社会生活中的人好比戏剧中的演员,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演戏,网友的评论显得富有情绪化可以看作是表演的动机,表演时我们期待着可以得到观众的回应。

五、结语

“戏精文化”本身很“好玩”,得到了受众青睐,另一方面,受众对“戏精”的使用助长着“戏精文化”的形成,“戏精文化”有好有坏,所以需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意见领袖也要做好表率,受众不能盲目跟风才能使“戏精文化”能够得到正确传播。

猜你喜欢

戏精言论受众
领导干部切勿当“戏精”
奶茶群里戏精多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我们班的『戏精』
他们的言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身边有个戏精是种怎样的体验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