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行业传播平台 聚合资源优化突破
——贵报传媒金融专刊的探索与创新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专刊党报策划

田 洋

(贵州日报社,贵州 贵阳 550001)

创刊一年多来,作为省级党报在金融领域的发声筒,贵报传媒金融专刊以“打造以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理财等多层次的具有党报特色的财经新闻平台”为目标,重点关注贵州省委、省政府金融工作部署,密切跟踪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发展态势,从金融政策解读、金融热点捕捉以及金融机构形象宣传等多维度着力,在权威性、专业性和服务性上做出党报特色。

一、以市场为导向——找准定位精准策划撬动经营

面对新媒体的兴起和媒体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党报行业专刊始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找准市场核心定位,坚持生产优质内容,才能赢得读者、站稳市场、保持生命力。

按照“高端、权威、专业”的办刊宗旨,金融专刊以“记录时代激浪,见证行业成长”为办刊理念,紧紧围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时代主题,把握贵州金融业发展脉络,以大视野解读大金融,以大胸怀展现大发展,致力于为金融政策的传导、金融政策的贯彻落实建立好监督平台,为金融业的发展打造好展示平台,为增强经济实体的金融意识创造好学习平台,从权威性、专业性和服务性上做出党报特色。

行业专刊一方面更具新闻性、可读性和服务性,新闻更深入、更专业、更权威,也更贴近、更实用;另一方面具有市场导向性,采编经营联动策划,运营更市场化,也更灵活、更互动。

因此,金融专刊在运营过程中一直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深度挖掘新闻价值,以专业的眼光报道主流市场,以直指人心的策划撬动市场,突出专业性,增强服务性,提高实用性,加强互动性,是行业专刊突围的良好途径。

行业专刊的良好成长需要成功的策划。在选题策划时,从宏观或微观的层面选题入手,结合当下最热的金融话题、行业走向、政策落地、民生关注等进行选题,增强报道对金融机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读者群体的吸引力。

金融扶贫是近年来全国金融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全国首个保险助推脱贫攻坚试验区落户贵州一周年之际,金融专刊发挥党报政治性、权威性、公信力的优势,联合贵州保监局和部分保险公司精心策划,共同推出《聚焦贵州•全国首个保险助力脱贫攻坚试验区建设一周年》系列特别报道,有效激发保险业宣传热情。这次“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传播精品力作,为贵州保险业在全国打造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样本鼓劲呐喊,进一步提高金融专刊在业界的品牌影响力。

抓住生态文明会、数博会、两会等这些重要会议和金融机构重要节点来策划宣传,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金融专刊相继推出《绿水青山为羽翼金融展翅飞更高——在贵州来一场绿色金融的大实践》 《厚植科技创新力量智慧银行魅力凸显——建行贵州省分行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应用》等特别报道,在策划时注重权衡新闻价值和市场需求的关系,利用巧妙主题吸引受众目光,将内容与形式做到有机统一。

改革激发活力,专业换来信任。通过一年多来的专业运营和用心服务,金融专刊目前与金融主管部门以及部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朋友圈在不断扩大,与行业的紧密度不断增强,客户对金融专刊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不断增强。

二、坚持内容为王——持之以恒追求生产新闻精品

办刊质量是行业专刊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当前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内容为王依然是纸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也是金融专刊一直坚持的办刊理念和编采原则。因此,金融专刊精心策划内容,从文字表达到版面设计,都力求常变常新,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

作为行业专刊,应具备自己的特点:专业性、新闻性、服务性、可读性。金融专刊一直执着地追求优美的文字、广阔的视角、深邃的思想、浓厚的底蕴和大气精美的版面,充分体现党报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气息和美感。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金融专刊以“贵州金融故事书”为题推出特别报道,17个版面全部采用故事书的框架来统领贯穿,在版式设计上也体现了书的有趣加入,精心设计“勇立潮头那些事儿” “数据有话说” “论谈”等栏目,加入丰满厚实的文字,配上精美的漫画、图表,旨在搭建贵州金融业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在着力增强党报金融报道权威性的同时,也让枯燥生硬的金融报道活泼起来,不断丰富金融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力求做到“策划先行,专题呈现;权威报道,生动表达”。

一份报纸能否很好地被读者辨别、阅读和记忆,版面的优美与否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致力于传递专业权威的观点、表达精湛有力的文字,则是提升金融专刊文稿质量的不懈追求。

在《论道创新•金融圆桌谈》这组系列主题报道中,金融专刊针对贵州金融创新进行深度剖析,包含金融机构创新举措、困惑以及专家观点等内容,以思想性强化深度和厚度。同时还设计精美的刊头,根据文稿内容分别提炼“创新物语”,如“新思、创意、重构”,以及“挖潜、融通、增值”等,以导向性彰显力度。

金融专刊用心策划、编采每一期报道,力求内容丰富、角度新颖、版式精美,为广大受众所喜爱。《雨露润新竹四载绽芬芳——民生银行贵阳分行四年成长探索小记》 《华夏银行与生态贵州的美丽约会》等标题就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行文中注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维度谋篇布局,思维严谨地提炼观点,认真描写和刻画细节,不断增强文章的思辨性和可读性。《美丽乡村农行添彩》一文,厚实饱满、优美鲜活的文字突破财经报道的枯燥性,让金融报道这样的硬新闻实现“软着陆”。

三、创新非报经营——打好服务牌多种经营嵌入市场

作为贵报传媒改革转型的新生事物之一,行业专刊各项运作和管理是摸着石头过河,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当前,金融专刊在办刊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报道领域还有待扩展、与受众互动程度不足、与新媒体融合待加强、发展模式有待探索。

如何运用专刊优势扩展报道领域、创新受众互动模式、整合媒体协同发展,进而吸引读者青睐,是所有传统媒体人士应该深思的问题。只有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强化合作内容、提升合作价值、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进入全媒体时代,金融专刊在夯实版面根基的同时,也必须顺应时代要求,迎接市场挑战,依托并联合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媒体,建立新媒体、做强新媒体进而打造区域全媒体,从信息发布平台的扩展,到信息商业价值的拓展,再到全媒体平台的构架与运营,实现信息的立体传播与运营。

同时,跳出报纸版面的局限,强化金融专刊的服务功能,打好“服务性”这张牌,突出信息的实用性,为读者提供众多的交流互动平台,通过金融专刊平台为读者提供众多的实用信息,读者进而可以将金融专刊的传播内容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

尝试开展非报经营,拓宽专刊创收渠道。金融专刊今后将在经营上秉承“专刊+信息传播+主题活动”的新思路,通过创造“政府主导、企业承接、媒体宣传、共同发展”的新模式,依托主题活动策划,争取金融主管部门支持,吸引各家金融单位和企业参与。这是传统纸媒的改革,更是服务读者模式的创新。

按此思路,深入挖掘金融机构形象宣传和产品推广需求,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大讲堂、成立理财俱乐部、举办网上理财节等主题活动,适时宣传金融机构新产品新服务,为百姓投资理财、保险生活建言献策支招,实现金融机构产品推广以及金融专刊创收的双赢。尝试举办专刊年会,涉足会展、评选、人才培训等业务,通过主题策划和开展活动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挖掘专刊经营领域,拓宽专刊创收渠道。

四、结语

创新无止境,探索无止境。行业专刊作为贵报传媒改革转型的一项创新之举,漫漫创业路上注定艰难困苦,但金融专刊运营团队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一定“不用扬鞭自奋蹄”,努力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提升金融专刊的办刊水平和品质,在与读者、业界分享更多有价值的观点与信息中,实现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专刊党报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本期策划
专刊
专刊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