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研究

2018-03-28杨孝辉

山东化工 2018年18期
关键词:顶岗考核素养

杨孝辉,郭 君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高职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过程[1-2],也是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高度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等职业精神的重要阶段,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3]。本文就顶岗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进行了探讨。

1 高职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习目标与任务不明确

高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较多,大部分学校及相关专业采用的是“2+1”或“2.5+0.5”模式。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升专业核心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被安排在第三学年或第6学期。但很多学校在学生外出实习之前没有给定具体的实习任务,导致学生不清楚实习目标和实习任务,在实习中找不到方向,导致实习质量下降。顶岗实习的学生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很多企业只将顶岗实习生作为员工来管理,忽视了学生的身份和教学环节,大部分的企业没有为顶岗实习的学生制定具体的实习培养计划,更没有为学生安排顶岗实习企业指导老师或安排的指导老师水平不高,导致顶岗实习目标难实现。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还停留在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不能适应岗位工作,出现逃避顶岗实习的现象。

1.2 实习过程难监控

由于顶岗实习企业和岗位相对分散,难于集中管理,学校指导教师很难对学生实习过程实施全面监控;专任教师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还要承担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竞赛指导、科研、培训等诸多工作,指导教师精力分散,顶岗实习的指导质量明显下降。同时,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一般都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缺乏针对性强的专业质量标准和管理控制体系。

1.3 没有建立完善的沟通方式

顶岗实习中,同一老师指导的学生分布在不同地区、企业和岗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和考核就必须要有完善、全面的沟通方式,但目前很多院校的顶岗实习仅仅只建立了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线联系,缺乏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之间、校企之间,以及校、企、学生、家长之间的多层次沟通平台。

1.4 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顶岗实习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是多方参与,针对学校、企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结果等内容进行评价。但目前很多院校顶岗实习考核方式单一,只是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回校后提交的周记、总结等材料进行考核,没有建立完善、涵盖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由于地区、院校差异和统一评价体系的缺失,不同院校之间在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质量标准、过程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人才培养质量不一。

2 应用ISO质量管理理念建立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措施

2.1 强化职业素养在学校教学中的养成

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的教学环节,不能仅仅将顶岗实习作为一门课程来安排。要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场所要按照企业实际生产环境设计,引入真实的生产项目和现场管理规范开设实训,职业素养在日常教学中养成。

2.2 完善指导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顶岗实习质量的保障。顶岗实习对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熟悉行业最新的规范、标准,及企业一线实际的生产工艺、操作规范、现场管理等。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学校制定和落实教师进修、培训制度,让教师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定期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更新自身知识;参与科研、服务团队,在实践锻炼、科研和社会服务中提升教师的顶岗实习指导能力。

在顶岗实习指导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度,每个学生由一名校内专任教师和一名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对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等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考核,提升顶岗实习指导质量。

2.3 分专业建立顶岗实习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体系是顶岗实习质量的保障,是质量监控和管理的依据。但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实习的具体岗位差异导致实习内容不一样,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进行评价。必须根据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专业知识提升的角度出发,分专业建立涵盖实习准备、实习实施、实习总结、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顶岗实习质量标准,对顶岗实习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并实施量化评分考核。

顶岗实习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环境、生产运作流程、环境和健康保护、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等,掌握相关岗位群的典型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及其核心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职业素养,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群工作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养成学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高度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企业的软硬件条件直接决定了顶岗实习目标是否能实现。因此必须制定涵盖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实习岗位、专业契合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企业文化等内容的顶岗实习企业遴选标准。

2.4 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顶岗实习指导平台

顶岗实习具有学生分布广、不集中,难于用传统实习方式管理的不足和学生普遍使用手机的特点,建立顶岗实习指导平台,指导教师利用手机APP布置实习任务和实施在线指导,对学生、学校、企业的实习准备、实施和总结等形成过程性材料并加以评分。

2.5 完善的流程管理

应用ISO9000标准制定管理流程。组建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对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组织和管理,完成企业遴选、三方协议签订、制定实习计划、保险购买等前期准备工作。各专业在开始顶岗实习前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实习指导教师思想认识和责任心,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顶岗实习目标和任务,让指导教师和学生掌握顶岗实习质量标准和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分配校内指导教师并布置实习任务、完成平台注册等工作。学生到企业,企业为学生分发实习培养计划和企业指导教师,完成岗前培训等工作,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应用在线平台对学生实习全过程实施管理和考核、评价;收集、整理、分析平台数据,及时发现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形成PDCA的管理循环。

2.6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分别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提升情况,及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分类建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指导教师、学校、企业进行分类评价。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将顶岗实习质量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从学校层面完善对教师的激励制度,提高教师顶岗实习指导责任心。

2.7 建立完善的反馈与改进机制

组建由学校教务处、院教学办、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组成的顶岗实习督导团队,制定并落实顶岗实习督导工作方案。对顶岗实习全过程进行督导和评价,及时发现实习指导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并督导改正、落实,不断完善和改进。

2.8 建立顶岗实习保障制度

建立涵盖企业和岗位遴选、薪酬、保险、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过程和结果评价等内容的管理文件体系。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环境和待遇、人身安全等全面保障。

3 总结

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强化职业素养在学校教学中的养成;其次是校企合作,组建一个业务过硬、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团队,为顶岗实习提供保障;第三要分专业建立顶岗实习质量标准,为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和管理提供依据,实现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第四是建立顶岗实习指导平台,为过程管理提供硬件支持;第五是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制度;第六是建立针对学生、指导教师、学校、企业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第七是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反馈与改进机制;第八是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保障制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措施,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明显提升,能够完成既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满足了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毕业学生在后续职业发展中优势明显。

猜你喜欢

顶岗考核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内部考核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