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2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侧枝缺血性脑梗死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顺德 528333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发病急骤,病情变化比较快,预后较差,临床治疗时效性要求极高,而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的治疗研究较多见[1-2],其中血管内治疗是近年来临床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方法通过机械取栓的方式达到尽快恢复血供的目的,因此效果较好,但其最终效果仍受较多因素影响,而对于这些因素的评估分析有助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达到有效改善预后的目的[3]。笔者就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广东顺德中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龄<75岁110例,≥75岁40例;基础疾病[高血压和(或)糖尿病]:是78例,否72例;血糖:正常68例,较高82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0 mg/L 112例,≤3.0 mg/L 38例;CT扫描至再通时间:<90 min 120例,≥90 min 30例;侧枝循环情况:较好80例,较差70例。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及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4]采用;病程7 d内。

排除标准:再次脑梗;合并肾脏、肺部及其他部位慢性疾病;合并感染。

1.2 方法 150例患者按照常规操作进行血管内治疗。将所有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均采用mRS量表进行评估,然后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CT扫描至再通时间及侧枝循环情况患者的mRS评估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

1.3 评价标准 mRS量表采用0~6分7级评分法评估,其中0分表示患者完全无症状;1分表示患者未表现出明显的功能障碍,日常工作和生活基本可自我完成;2分表示患者轻度残疾,对其他照顾帮助无明显需求;3分表示患者中度残疾,需他人的部分帮助;4分表示中重度残疾,患者不能独立行走,且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5分表示患者重度残疾,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6分则为死亡。其中mRS评分结果在0~2分表示预后良好,评分在3~6分表示预后较差[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研究数据,其中的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情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比较 150例患者中mRS量表评估预后良好90例,良好率为60.00%;男性与女性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基础疾病、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CT扫描至再通时间及侧枝循环情况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情况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比较 [例(%)]

2.2 研究因素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显示,年龄、基础疾病、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CT扫描至再通时间及侧枝循环情况均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见表2。

表2 研究因素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危害较大,其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点[6-7]。治疗的时效性要求较高,因此以往临床中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较多,且效果较好,但是疗效提升空间仍较大。找到并尽快再通闭塞大血管,改善供血供氧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血管内治疗是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进行机械取栓的治疗方式,一般于患者发病6.0 h内进行,因此在早期有效改善血供方面优势明显[8-9],在降低致残率及减轻患者家属、社会负担方面有更有积极的效果。但该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仍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对于这些因素的有效干预,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10-11]。

笔者就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0例患者中mRS量表评估预后良好者90例,良好率为60.00%;男性与女性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基础疾病、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CT扫描至再通时间及侧枝循环情况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之间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显示,年龄、基础疾病、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CT扫描至再通时间及侧枝循环情况均与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关系,说明上述因素对于本类血管内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应给予充分重视。分析原因,笔者认为年龄较高的患者血管老化情况更为明显,弹性状态较差,且手术耐受性较差,更易于出现高灌注性出血及出血性梗死等情况[12];而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样存在机体功能状态较差而手术耐受力较低的情况;血糖较高可导致脑细胞无氧代谢增强,酸性代谢产物短时间增多,加重脑部损伤[13-1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机体的炎性损伤加重,脑部炎性损伤同样更为明显[15];CT扫描至再通时间及侧枝循环情况则均与脑部血供的改善时间及效果密切相关[16]。上述因子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患者进行防控与治疗措施的制定。对于年龄较高者应注意进行药物的有效应用,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以满足老年患者安全性较高的要求;合并基础疾病者,血管功能较差,微循环也较差,应在治疗的过程中尽早改善脑部局部血供,同时注意对血管功能状态及微循环改善的治疗;血糖较高者的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微循环同样存在较差的情况,改善需求也较高;超敏C反应蛋白的炎性应激表达明显,说明机体的其他不良应激程度更为明显,对于本类患者的监控需求更高;CT扫描至再通时间较长及侧枝循环情况较差者注重治疗过程中对上述方面的调控,尤其是侧枝循环较差者应加强血管治疗过程中综合血供的改善。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情况较好,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1]张亮,刘亚杰,贺雄军,等.CD62E+微颗粒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血管危险因素关系[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4):388-392.

[2]陈新东,朱志军,黄彦真,等.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脑梗死预后因素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3):375-378.

[3]周晓明,贺涓涓,尚文锦,等.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病因分型及远期预后的对比分析[J]. 广东医学,2014,35(13):2108-2111.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5]张世洪,吴波,谈颂.卒中登记研究中Barthel指数和改良的 Rankin量表的适用性与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4,4(12):871-874.

[6]汤媛媛.分析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相关性[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35):7205-7206.

[7]郭四平,倪健强,孙晓欣,等.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2):168-170.

[8]程曼路,张玉南,李微.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26(3):359.

[9]周腾飞,朱良付,李天晓.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2):99-104.

[10]Blanc R,Redjem H,Ciccio G,et al. Predictors of the Aspiration Component Success of 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 Pass Technique (ADAPT) for th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Stroke Reperfusion Strategy in Anterior Circulation Acute Stroke[J]. Stroke,2017,48(6):1588-1593.

[11]张萍,张永巍,吴涛,等.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对急性中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7):343-347.

[12]Vidale S,Agostoni 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of Efficacy and Safety[J]. Vasc Endovascular Surg,2017,51(4):215-219.

[13]邓志刚,何毅,纪涛,等.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预后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46-47.

[14]张丽娟,战丽萍.血管内综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91-92.

[15]梁余航,唐龙冲,方海波.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1):34-37.

[16]申龙俊,杨巍,张汉义.颈内动脉颅外段急性期脑梗死急诊血管内支架介入成形术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99-200.

猜你喜欢

侧枝缺血性脑梗死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揭示黄瓜分枝调控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大张小兰课题组在黄瓜分枝调控上取得重要进展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