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痹阻型关节痛30例疗效观察

2018-03-2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关节痛病程证候

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关节痛主要由关节炎症或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损伤引起的,是临床常见症状。外力牵拉、挤压、撕裂、肿瘤压迫、炎症产生化学物质的刺激、关节腔积液产生的机械压迫是其常见病因[1],均可损害关节结构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为对症治疗,予以消炎镇痛,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该病有独特的疗效,中药外敷便是其中的特色疗法之一。笔者观察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关节痛30例,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铜陵市立医院以关节痛为主要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3~65岁,病程9个月至15年。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2~63岁,病程11个月至1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年对照组30131742.58±11.987.35±7.77观察组30161438.66±11.434.79±3.6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中医证候(湿热痹阻证)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证候(湿热痹阻证)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以上,65岁以下;③病程在1年以上,10年以下;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有中药过敏史者;③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Ⅳ级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1021640)服用方法:25 mg/次,2次/d,连续服用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以中药外敷,外敷方药组成:大黄100 g,黄柏100 g,土茯苓100 g,元胡100 g,芒硝200 g(后下),银花100 g,天南星50 g,冰片30 g(后下)。将上述药物放水5000 mL煎煮到露出草药时加适量凡士林,搅拌使药品形成糊状成品。1次/d,敷药4h/次,连续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将患处及周围清洁后待干,将中药敷贴患病局部,并用纱布覆盖,4h后揭下。

1.6 疗效观察

1.6.1 观察指标 证候积分量化表[2]包含关节疼痛、肿胀、发热、屈伸不利、晨僵5个症状,每个症状有轻(1分)、中(2分)、重(3分)3个等级,治疗前后均用证候积分量化表测定1次。

1.6.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进行疗效判定。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量化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量化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量化表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76.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关节痛是一种症状名称,由关节本身或全身性病变所引起,主要由骨性关节出现炎症[3]致关节痛、红肿和活动受阻、功能受限。关节痛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其病机多为正气不足,营卫失和,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发病机制主要与风、寒、湿、热、瘀、虚[4]有关。《灵枢·百病始生》云:“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诸邪入络,致使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发此病。治疗上应以疏通经络为主要治则。笔者主要针对该病湿热痹阻的证型进行研究,以“寒者温之,热者寒之”为治疗原则,用寒凉的中药外敷治疗关节痛,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目的。方中大黄清热泻火、活血袪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土茯苓通络除痹、清热解毒;元胡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天南星袪湿止痛;冰片通窍散热、消肿止痛;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芒硝清热利湿解毒、活血散热止痛,另外加上凡士林熬成糊状以敷贴患处,亦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痛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起效较快,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对关节炎有一定的消炎镇痛之效,但由于是通过内服,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不宜长期服用[5]。

综上所述,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关节痛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高增久.关节痛[J]. 社区医学杂志,2007(8):2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

[3]郭金婉,张建中,赵序利. 关节痛的病因研究进展[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2):881.

[4]曹云强.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治疗痹症4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58.

[5]王仰国,李文华,邹寻.强筋健骨胶囊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7):132.

猜你喜欢

关节痛病程证候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关节痛型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鉴别
白介素1 在炎症性关节痛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泡澡刮痧防治秋季关节痛
骨关节痛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