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州:守护棉花产业就是守护这片土地

2018-03-28王虹通讯员谭妍

中国纤检 2018年3期
关键词:公检纤检所巴州

文/本刊记者 王虹 通讯员 谭妍䶮

“巴州”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简称,这里有关于楼兰古国和罗布人村庄的美丽传说,有一边沙漠风情一边胡杨倒影的醉美风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铁门关和四季常在孔雀河的白天鹅 。——题记

孔雀河流经库尔勒市注入罗布泊,传说西汉班超曾饮马于此,故又称“饮马河”,是库尔勒最美的风景线,被当地人誉为“母亲河”。巴州纤检所坐落于库尔勒市孔雀河畔不远处,自2004年被国家定为棉花公证检验改革试点单位开始,该所伴随着国家棉花公证检验体制改革的步伐一路走来,不断谱写着纤检事业的辉煌篇章。

多年成就树“旗帜”

走进巴州纤检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被蓝色墙体衬托得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中国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该公检实验室面积4274平方米,办公区和其他检验综合楼面积5256平方米,共计1055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能够满足全州60万吨棉花检验任务。同时每年可为社会提供200人以上的就业岗位,为巴州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自2004年到2013年近10年间,该实验室一直是中国棉花检验检测行业内规模最大的棉花公证检验单体实验室,因检验能力和检验量遥遥领先而被誉为行业的一面旗帜。

2004年,巴州纤检所率先进行了棉花质量体制改革,试点时只有一家企业参与公检,公检量0.35吨。目前,可以满足当地120家企业的140条生产线每年生产的65万吨皮棉的棉花公证检验工作量。2017年完成棉花检验量60.5万吨,位居全国第二。

事实上,巴州纤检所自2004至2011年连续8年棉花公证检验数量和质量名列纤维检验机构首位。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高质量的检测服务、管理

2013年,巴州纤检所完成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量创历史新高,突破65万吨。

2015年底,巴州纤检所荣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国内首个通过“三合一”认证的国际棉花检验地市级实验室,这标志着该所实验室综合检验检测能力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新疆纤检机构中率先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该所的形象和实力。

巴州是中国优质棉花重要产区之一和重要的天然纤维原料产地,有着良好的纺织工业基础,具有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独特优势。全国第四次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提出,将水平保障了巴州地区棉花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为促进新疆巴州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作作风和检测服务质量也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巴州纤检所是一面旗帜,从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推进至今,这面旗帜只能高高飘扬。”自2009年起担任巴州纤检所所长的张雁军如是说。为保持这面旗帜一路高扬,张雁军带领下的巴州纤检所并未因前面的成绩沾沾自喜,而是一路向前,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新疆建成国家纺织和服装产业重要基地,库尔勒建设1000万锭纺织服装城已列入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规划。在此背景下, 巴州纤检所积极筹建新疆纺织品服装(化纤)质检中心。2015年12月,巴州纤检所委托东华大学开展的新疆纺织品服装(化纤)质检中心建设规划及可行性方案项目经过双方半年的努力,在上海通过了专家论证,为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服务和支撑作用。

2016年,巴州纤检所获得“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唯一一家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获此殊荣。

截至2017年12月底,巴州纤检所全年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量达60.3万吨,检验2665746包、10225批;棉花公证检验数量仍位居全国第二。据中纤局监督抽检反馈,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反射率、黄度等6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实验室平均水平,检验质量始终处于全国前列。

另外,自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取消以来,巴州纤检所为有效落实棉花质量监督及执法打假责任,采取措施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取得的效果和成绩得到了中纤局领导的高度肯定。

巴州纤检所一直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该所拥有棉花注册质量检验师30人,占岗位人数的78%;高级工程师4人,占在岗人数的22%;工程师12人,占在岗人数的52%;高级工3人,占在岗人数的13%;还有纤检专家级技术人员1名,棉检师培训师资人员1名,列入巴州质量专家库成员2名,是全疆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纤维检验所。

“与众不同”的实验室

巴州纤检所棉花公检实验室因HVI大容量棉花检测仪器数量最多、检验量最大、占地面积最广而在行业鹤立鸡群,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如今,为服务当地棉花产业健康发展,该实验室以免费检验方式长期向社会开放,更展示出其与众不同的一面。

走进巴州纤检所棉花公检实验室,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特殊的手写笔记本,笔记本内满满登记着当地农户、加工企业的名字和送检的棉花样品数量、日期等信息。

为全面服务当地棉花产业,巴州纤检所自2011年起决定全面开放公检实验室,即不论棉花产业相关企业或个人,都可以随时到实验室观看现场检验过程和结果,也可以随时送来棉样进行全项质量数据检验。检验只需现场登记,一律不收费,送检者只需在登记后等待手机短信等形式的检验结果即可。另外,巴州所规定,必须尽量在最快的时间里为送检者出具检验报告,做到不拖延。

“既然要服务,就应该彻彻底底服务到位,认认真真办点实事。”张雁军告诉记者。

“如今,巴州地区几乎所有的棉花育种单位、当地农户、加工企业,甚至一些棉花贩子,都会不时送一些棉花样品让我们检验;有的企业甚至要求同一样品多次重复检验,我们都会安排相应仪器设备尽快帮他们出数据。”巴州纤检所副所长吴炜告诉记者。

这一做法给当地植棉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因而非常受欢迎。以前,农民在棉花交易中处于弱势,价格高低完全由企业说了算,如今手拿检验数据去交售,棉农如同在棉花交易中得到一件制胜法宝,好棉花就要卖出好价格的观念也因此逐渐深入植棉者心中。

巴州实验室的开放公正,同样给当地棉花加工企业带来福利。“不论哪个企业对我们的检验结果有异议,我们都会随时请他们到实验室现场观看检验结果,同时拿出品质好的棉样,让企业直观感受自身质量差异所在。”吴炜介绍。长此以往,不仅帮助企业发现了自身在收购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企业改进工艺,还让企业养成了随时送检,从源头重视棉花质量的好习惯。

自巴州棉花公检实验室向社会开放以来,常有企业愤愤而来,心服口服而去。巴州纤检所棉花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方谢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国储棉收储时期,当时,棉花品质直接和价格挂钩,仅轧工质量这一项,好和中两个等级每吨相差100元钱,因此经常有企业质疑,为什么别人是好,自己却是中级。企业往往带着愤懑走进实验室,抱怨说自己更新了设备,采取了很多措施,怎么还是差一级,肯定是检验的问题。此时,检验人员会让企业自己拿样品和别的企业样品进行比较,企业看出差异后心服口服,马上回去调整生产设备和工艺 。

如此全方位、大规模地向社会开放实验室,需要的不仅仅是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更需要强大的检验实力和底气做支撑 。

棉花公证检验高峰时段自每年9月的新棉上市起,持续到当年12月底,因大部分新棉要在这100多天内集中加工销售,使其成为棉花公证检验最为繁忙的季节,有“百天战役”之称。这100天内,可谓是巴州乃至全疆棉花公检实验室持续满负荷运转的日子,以2017年为例,巴州纤检所全年公证检验数量达60余万吨,高峰期平均每天需要检验4万多个样品,检验量之大可想而知。

有人说巴州公检实验室的免费开放是“自寻烦恼”。因为植棉农户和加工企业也会集中在这个季节送来待售或者待收的棉花样品,巴州公检实验室需要在保证棉花公证检验进度的基础上,兼顾做好每个送检者的服务工作,等于无端给本就忙碌的实验室增加了大量工作。

其实,巴州纤检所自1999年实行垂直管理以来,在编人员一直保持“24个”不变。在棉花检验量一路高歌猛进,从0.35万吨增加到最高65万吨的状况下,如何保持工作质量,为实验室开放提供底气,是巴州所一直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流的实验室当然需要一流的制度和管理人员。”张雁军说。

制度方面,该实验室在严格按照中纤局检验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操作步骤,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不仅将感官检验与仪器检验分开管理,还针对样品交接、录入、平衡等细节制定了完整的执行方案。人员素质方面,除每周进行内部检验人员目光比对外,巴州纤检所每年都会派出3名棉花感官检验人员到中纤局监督抽验组进行目光比对和交流,以保持实验室检验目光的相符率。另外,凡是在巴州所实验室从事棉花感官检验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自治区统一考核后持证上岗。

为保证工作质量,巴州所还采取了一种能让技术人员时刻保持神经紧张的监督手段,即每天随机抽取已检样品,做成盲样让检验人员重新检验,以此不停校准检验人员的目光。“我们检验量非常大,一旦出问题就会很严重,因此要时刻保持高度紧张。”方谢立说。

“小数据”撬动大产业

有这样一种普遍说法,巴州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黑一白”,黑是石油,白是棉花,足见棉花作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的重要地位。

如今,巴州纤检所已经基本实现了棉花公检全覆盖,巴州地区几乎所有的棉花都要经位于巴州纤检所的公检实验室检验,出具相应质量数据后方可上市交易。自2004年至今,一个个棉花质量小数据早已汇入棉花公检大数据的河流,指导着当地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自2010年以来,巴州纤检所每年撰写棉花质量分析报告给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报告里的各项数据早已成为政府宏观决策和农业部门育种选种的重要依据。关于这份质量分析报告的分量,甚至流传着这样一个玩笑,如果某位主管棉花的州长要在第二天参加农业会议,他前一天肯定会着急询问,怎么巴州所的质量分析报告还没送来。

其实,就公检数据对引导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发挥的作用而言,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例子。有一年,巴州地区推行了一种棉花品种,该品种棉花的衣分可高达16%甚至18%,短绒脱落后只剩下了光溜溜的棉籽儿,因而被称为“光籽棉”。当年棉花一上市,巴州公检实验室就经检验发现,该品种棉花的长度只有26mm,短纤维率非常高,马克隆值非常大,棉纤维太粗,没有可纺性,会严重影响后续纺纱。为此,巴州纤检所及时给当地政府写报告,建议杜绝该品种的继续推广和使用,并说明缘由,州政府听取了意见,第二年就采取措施禁止该品种的种植。

在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促进棉花质量提升、推动棉花产业向优质优价方向发展中,巴州纤检所的检验数据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7年,国家确定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棉花产业向优质优价发展,推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与质量挂钩。为此,国家在全疆选取了6个补贴与质量挂钩的试点地区,巴州尉犁县就是其中之一。

“该试点从开始布局到全面实施,巴州纤检所都参与其中。公检数据不仅为试点选育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也为补贴资金的准确发放提供技术支撑。另外,试点地区的任何加工企业如果需要公检数据,我们可随时免费为他们提供。”吴炜介绍。

其实,巴州纤检所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服务当地棉花产业的例子还有很多。13年来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原则的态度和实实在在服务企业的工作作风,引来很多企业点赞,也赢得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尊重。

对于巴州纤检所不断取得的辉煌,张雁军认为应该归功于自己手下的“精兵强将”。“在维稳的政治任务和不断增长的检验业务量的双重压力下,巴州纤检如何始终保持工作质量和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靠的是历久弥新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里每个人兢兢业业,将点滴智慧付诸行动的务实作风。”张雁军感慨。

“库尔勒市区的孔雀河内,洁白的天鹅成双成对,四季在湖面游荡,成为当地市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天鹅与我们同在,共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守护棉花产业就是守护这片土地,我们感觉很幸福。”生长在库尔勒的巴州纤检所监督科副科长扈璞玉如是说。

猜你喜欢

公检纤检所巴州
塔城地区质监局领导赴棉花公检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巴州观赏石协会召开年会
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棉花公检实验室HVI颜色托盘运行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第五师皮棉入库公检销售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