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8-03-27何晓东

商情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大学生

何晓东

[摘要]蓬勃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把新媒体打造成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流平台,就必须充分挖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资源,打造校园“草根明星”,使大学生近距离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魅力,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里的隐性宣传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引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正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要深刻了解和把握新媒体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二、新媒体的概念和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所谓新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新媒体指主要以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作为依托的新型媒介的传播载体。包括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广义新媒体指主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指狭义上的新媒体。

当前在校大学生是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萬人。……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由于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分享性等特点,大学生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缺乏抵抗力等特点,这一时期如果接受到诸如封建迷信、宗教思想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干扰,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培育。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高度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占领网络新媒体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三、借力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第一,借助新媒体,充分挖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源。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任何微小的事件只要有“价值”,都可以迅速扩散,成为社会焦点而备受关注,如“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妈妈”、“最美警察”等等反映社会正能量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的影响迅疾扩及全社会,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忘恩负义、拜金享乐等等行为,也可能会遭遇到“人肉搜索”,在全网络、全社会曝光,从而当事人受到舆论的监督与谴责。因此,我们要及时关注、不断深入挖掘,新媒体可以为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与典型事例。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和熏陶。

第二,借助新媒体,打造校园“草根明星”,使大学生近距离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各高校团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应该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任,选取生活在大学生身边的“草根明星”,寻找发现在大学生中具有影响潜力的人物,挖掘一批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草根人物”,通过包装、打造和营销手段,使“草根明星”获得广大学生的广泛关注。通过独特的视野审视和挖掘正能量事迹,为在校大学生树立行动的榜样和标杆。同时认真筛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品,如微电影、电影、微视频,并配上原创影评和评价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平台等推送、传播,引起更多的大学生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有意识增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正确价值判断分析能力,

第三,借助新媒体,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宣传。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除了理论“灌输”教育以外,更需要融入生活的隐性宣传。高校应当加快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等网络平台建设,全面开辟属于自己的网络宣传阵地。

首先,要加快高校各级新媒体平台建设,加深各部门深层互动互通,不断拉近师生、学校、部门之间的距离。比如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社区讨论、校园明星投票等,有效提升校园活动参与度与透明度,拉近高校成员之间的距离。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知、实现“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其次加强宣传。“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利用新媒体不断扩大高校在网络上的声音。一要加强主流价值观宣传、引领。如建立马克思主义宣传微信公众号、建立名师工作室微博等等来大力宣传引领主流价值观。再次要注意宣传的技巧。宣传中,要把握90后大学生的特点,用大学生喜欢、认可、熟悉的网络语言、网络名称等提升文章亲切感,拉近宣传者与大学生的距离,用真实历史史料事件、材料等真实数据提高文章可信度。最后,要加强高校网络名师的培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络名师,提高教师的网络宣传教育思维,支持、鼓励教师开设微博、微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在网络上的正确价值观导向的影响。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