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2018-03-27彭灿荣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治国理政精神力量

彭灿荣

[摘 要]梳理和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可以发现,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四年多来,习近平积极从优秀传统中寻求有有益启发,运用到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既丰富了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又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性转化和发展。对传统文化精华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更更加准确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精华在治国理政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精神力量;继承与发展

梳理和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可以发现,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四年多来,习近平积极从优秀传统中寻求有有益启发,运用到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既丰富了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又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为了更加准确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精华在治国理政中的应用,本文拟对传统文化精华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为习近平治国理念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营养。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试图对“为政以德”、“民惟邦本”、“选贤任能”、“正人正已”等主要内容进行重点阐述,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

1.“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我国古人非常推崇德治。从殷商以来,许多杰出的政治者和思想家都非常重视政德问题。西周时期,周公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孔子就提出实行德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选贤任能”“德主刑辅”。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施仁政于民”。司马迁在《史记》中阐述德政在国家统治中的作用,提出“有德者昌”。董仲舒提出“刑者德之辅”,并确立了德主刑辅的传统模式。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主张“治天下,当以正心、诚意为本”等等。而德政,最关键的就是统治者和积极官吏要“有德”,古语云:“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因此,只有为政以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2.“民惟邦本”的仁政思想

“民惟邦本”思想发源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为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安邦”思想的中心内容。“民惟邦本”思想最早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后,诸如“亲民”、“敬民”、“利民”、“恤民”之声累世不绝。孔子极力提倡“养民”,给民修养生自息,认为为官者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的也是爱民思想。汉代贾谊继承了儒家民本这一传统,提出“以民为本”“以民为命”“以民为力”的主张。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深刻认识到“君,舟也; 民,水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这些思想蕴含了对“民”的重要性的认识,经过几千年的流变,形成了中国社会爱民、重民、利民的政治思想传统,影响深远。

3.选贤任能的用人艺术

我国古代关于人才治理方面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选贤任能。在传统中国,对于贤才、干才的依赖性,超过制度健全的现代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杰出而有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凡,提倡选贤任能。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唐太宗李世民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太祖朱元璋视贤才为“国之宝”,奠定了明朝的强盛。历史经验表明“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除了重视人才外,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还提出了选贤任能的标准。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唐太宗在人才选拔方面,是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他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达到天下大治。司马光也主张选才应重德,“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按照上述标准选拔出来的栋梁之才,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的繁荣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正己正人”的管理智慧

古代思想家把正人正已看作是一门学问,他们认为,治国之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正己正人之道。孔子提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孔子看来,领导者如果自身的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也会按他的意旨去做;如果自身的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服从的。孔子主张身正民行,上感化下,才能施不言之教,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孟子也提出“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到后来,孔子孟子的正已思想具体化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这些都把施政的道德、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正人先正己、正己为施政之要的从政理念。

5.“和諧共生”的发展观点

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和谐共生”思想,并历经千年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国语·郑语》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中庸》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宇宙和大自然法则中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到了宋代,张载进一步提出了“为万世开太平”的观念,大意是说要为谋求和谐太平的社会而尽力。可以说,追求均衡与和谐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药。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积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有益启发,把其作为治国理政思想的文化资源,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的治国理政思想中,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升华。

1.“四个全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小康社会思想、变革思想、法治思想以及廉政思想,并从发展战略、改革方式、法治保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从小康社会思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一词是古老的词汇,早在西周时就已出现,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就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句子。这里的小康具有“小休”、“小安”的含義。而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的描述,最早见于《礼记·礼运》。书中记载了孔子的“大同”和“小康”观,“大道之行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古代思想家常把“小康”和“大同”思想相联系来表达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这种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也是人类前赴后继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小康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总体”到“全面”、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从“建设”到“建成”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逐渐清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既是对古代小康思想在新时代升华与飞跃,也赋予了理想社会以现实性和操作性。

(2)从古代变革思想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华文化包含丰富的变革思想。《周易》当中就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变革贯穿中国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其中比较重大的变革有: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范仲淹改革和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清末戊戌变法等等。这些变法,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统治者用自身的力量,革除弊政,达到自我完善的举措,是统治者主动承担历史使命,推动历史进程的积极手段。也正是这些变法运动与自我革新,才能使中华民族能与时俱进、经久不衰。“变革”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推动我国现代改革的精神源泉。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中华民族在当代的一次伟大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在内容、方式、方法、目标等方面深化和丰富了中华文化当中的变革思想,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全面推向了前进。

(3)从古代法治思想到全面依法治国。我国法治思想的最初萌芽是先秦法家法治思想。以子产、李悝、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很早就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春秋时期,子产提出“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并铸刑书于鼎,开创了公布成文法之先河。李悝编撰了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法典——《法经》。商鞅主张以法代礼,“任法而治”,认为法令是“民之命也,为治之本”。并将《法经》引入秦国,以此为立法蓝本制定了秦国法律。韩非提出“以法为本”“唯法为治”,认为国家能否强大取决于是否依法行事:“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并主张将法律“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使“民知所必就,而知所必去”。这些思想尽管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仍不失为法家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对古代法治思想的继承,更实现了古代法治思想与实践历史性的巨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的作用不断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重申,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

(4)从传统廉政思想到全面从严治党。中华文化虽鲜有政党建设的思想,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在古籍中“廉政”一词很少同时出现,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一书的“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中。“廉政意识”也早有体现,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有《虞夏书·尧典》一篇,记载了帝尧、帝舜为政,“允恭克让”“克明俊德”,即包含着早期廉政的内涵。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廉政思想已经得到了多元的发展,其中儒道墨法四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儒家廉政思想的核心是爱民,选贤,取廉。道家廉政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墨家廉政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是“崇尚节俭”。法家廉政思想主张因“势”倡廉,本“法”兴廉,以“术”促廉。这些廉政思想对历史上风清气正社会局面的出现起到过积极作用,也对当前的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全面从严治党挖掘了古代廉政思想的精华,继承和吸收了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是对新形势下党建规律的新探索、新认识、新创见,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是古代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些思想瑰宝虽历经磨洗,但在今天仍熠熠生辉,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塑造和发展提供了最初始的动力源泉。习近平对待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纳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24个字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变法图强”“民惟邦本”“文教昌明”“和谐共生”等治世思想相契合。社会层面上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传统文化中道家所提倡的“逍遥”“无忧”都具有“自由”的概念。“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思想体现的是平等与公正。法家提倡的“法治”思想则蕴含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个人层面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爱国情怀;提倡“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敬业精神;提倡“言必诚信,行必忠正”的诚信意识;提倡“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友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坚实基石和思想宝库,习近平站在提高治国理政科学化水平的高度,从中吸取丰富养料,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其治国理政思想更加饱满和有张力,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治国理政精神力量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用文明创建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