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整体设计的认识和看法
2018-03-27张敏
张敏
一、义务教育的真实含义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二、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2.语文是学好其它所有学科的工具学科。 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课程定性为基础工具,认为语文是学习其它一切学科的工具,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的阅读与表达,这是其它学科学习所必备的条件。
三、工具性的内容
1.语文是思想的工具。2.语文是交流的工具。3.语文是工作的工具。4.语文是生活的工具。5.语文是学习的工具。6.语文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
四、几种文化观
1.教师文化。2.教材文化。3.精英文化。4.主流文化。5.大众文化。6.民间文化。
五、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六、素养的四个层面
1.操作层面。阅读能力,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2.实施层面。语文知识,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的品质。3.动力层面。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情感态度。4.基础层面。文化品质,审美情感,知识视野,思维观念。
七、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要有目标。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建立在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自觉意识上,倘若学生没有自我学习和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样的课堂只会是一盘散沙,对学生无疑是“放羊”,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自立学习是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在于学生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需要。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言,“政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都说明了教师要一切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来组织教学。所以,政治课上老师要做的就是创设吸引学生“眼球”。刺激学生感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老师的讲,主要是在学习方法上引导、点拨,在有疑处释疑,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尝试学习,把感悟理论和体会思想情感、提高觉悟结合起来,在感悟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理论,由此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谈合作重形式和内容。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许多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变了味的讨论。有一位老师教《保护消费者权益》时。说:“我们已知道了在交易市场上,消费者居于主导地位,消费者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关系到生产者的利益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消费者有哪些权益需要保护呢?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四人一组讨论。”一分钟到了,老师说:“停下,现在回答刚才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讨论仿佛成了做广播体操,老师叫讨论就讨论,叫停就得停;不问学生有没有讨论好,或有没有思考好,规定的时间一到,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这既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又不尊重学生,这种名为“合作学习”的讨论是虚假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进行合作学习,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形式主义。有时一人不能解决的事,大家分工合作很有必要;而有时很简单的事,也来个讨论,就大可不必了。学习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制定目标、确定重点、选择方法、评价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如仍由老师“独断专行”,那么“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3.说探究,不仅形似更要神似。我们看到有一些课,老师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只不过是点缀一下,摆摆样子,最终还是老师宣布正确答案,草草收场。不去抓学生思维的过程,却追求结果,学生白白失掉了探究的时机,这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抓住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思维的过程述说出来?他们在述说的过程中,可以整理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收益肯定是不小的。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老师为什么非要包办代替,而不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呢?
八、六个关键词
1.课程标准。原来叫教学大纲,是最高要求。现在叫课程标准,是普通要求。2.语文素养。3.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6.发散性评价。
九、七项建议
1.教材编写建议。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教学建议。4.评价建议。5.关于优秀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6.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7、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十、课标的八个不足
1.把握不足。课程是少数专家的智慧结晶。2.过于理想化。3.性质不够准确。4.目标与内容不够。5.表达不够清楚。6.教学建议重复。7.教学评价缺乏操作性。8.九年学制不科学。9.十大目标不仅这个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