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课外阅读
2018-03-27潘银艳
潘银艳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在大力推广阅读的同时,如何让农村的留守儿童也跟上时代的脚步,是每一个农村一线语文教师郑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课外阅读;推荐好书;适时引导;掌握策略
现今对学生阅读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也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利用点滴时间,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作为一名农村的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在不断的接受各级关于阅读教学培训的同时,也整合一些网上的公众号学习资源,慢慢摸索,龃龉前行。
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虽然比不上城里孩子优越的学习条件,但也慢慢懂得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大部分的孩子也慢慢地养成了回家主动看看课外书的习惯,而且外面的家长们也开始重视起来,愿意在孩子的学习上多花一点精力。所以在书本的购买方面的难度不是特别大,难就难在如何长期有效的开展。我们班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近两年,《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怎样会有更多的好书呢?我的做法是:发动学生捐书,建立图书角。短短一星期,学生就捐了近200本图书,有《时代广场的蟋蟀》,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四大名著。学生们集思广益,还给图书角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黄金屋”。其次是把学生们的兴趣和老师的引导相结合,开列书目,其目的是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允许孩子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是为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种开放性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量上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规定是不少于145万字,其中小学第一学段是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是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是不少于100万字。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允许孩子的阅读量有增有减。特别好的作品,改变其一次性阅读的习惯,而是让学生多读几遍,这样钻得深,悟得透,才能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运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
二、由课内引向课外
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课文为“经”,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有机扩大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赤壁之战》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它是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觉得这是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一个好机会。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阅读原版《赤壁之战》前前后后的故事章节,完成以下五个问题:1.曹操把船连起来,是谁出的主意?2.曹操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难道没有想到周瑜会用火攻吗?3.“火烧赤壁”的成功离不开诸葛亮借东风,东风真的是借来的吗?4.关羽为什么会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5.诸葛亮神机妙算,难道不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吗,他怎么还要安排关羽收在华容道呢?这样五个蕴涵机智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很多学生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在上《赤壁之战》时,学生真是唇枪舌战,好不热闹。课后好几天了,我还看见学生捧着《三国演义》读得津津有味。
三、熟练运用好“K-W-L”策略
K:what you know(你知道什么)
W:what you want know?(你想知道什么)
L: what you have learnt?(你学到了什么)
这个策略是我在“第三季整本阅读教师共研共享”手机APP里面学到的,我觉得对于初读的孩子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刚入门读的时候他们按照这三个步骤把所思所得写在读书笔记上,不求多但求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的感悟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为后面的深度阅读做了良好的铺垫。
四、上好每周的阅读课
每周四第五节课是我们学校的阅读课,我们注意营造读书、爱书的氛围,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在阅读展示环节,孩子们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的感受。师生同读。不同年龄不同生活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感受肯定是不相同的。师生之间交流读书感受,益处多多,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增加了他们的读书热情。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我们能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去寻找,不仅读文学作品,也读科技、历史类的文章;不仅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也读戏剧、小品;不仅读中国的作品,也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读中国现代的作品,而且读中国古代的作品。让这些美文成为他们生活的向导,写作的拐杖,精神的力量,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