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学生自主成长是一种使命

2018-03-27张建升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育目标教师

张建升

新课改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自我成长,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因此教师的教学思维要随之有所改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把德育作为我教学工作的使命,一种唤醒学生自主健康成长的使命,与学生一起体验成长之美。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很受启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如何借用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认识去“唤醒”我的学生?去“唤醒”学生的潜能呢?又如何做到“启迪智慧,提升人文素养,养成健全人格,确立积极人生”?想到这些,我把德育教育当作自己的一种使命,一种唤醒学生自主成长的使命。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很重要。而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德育的过程应当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是:教师以说教、训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的灌输,学生被说服、被教育、被管教、被管制、被指挥、被批评、被训斥,这样的被动地位使得学生的自主意识淡薄。而當今时代要求教师在学习生活中转变角色,以便适应时代管理目标的要求,更加能积极促进学生健康自主的成长,使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有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判断、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磨练、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发展、与人合作、和谐交际等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健全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人。德育教学就是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及时适时合理正确的对学生进行自我唤醒,唤醒学生自主健康的成长。

一、在教学中明确师生的角色和职责:德育工作的核心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唤醒者

在德育工作中,毋庸置疑学生是主体是核心,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目标,只有学生参与了,德育的渗透才不会显得单调乏力。教师在整个德育教学实践中的角色与传统有所改变,教师是德育教学的设计者、策划人、整合者。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时刻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修养、开拓自己的视野、不断发展提高自我。教师的引导唤醒是为了学生的自主成长,这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体验,谁缺位了都不会成功实践。

二、德育教学中正能量的示范至关重要

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德育的目标,即将学生培养成或接近于什么样的人,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德育素质;教师还要熟悉德育实践的预设方案:怎样将学生引导成具有积极人生目标的人、会学习有思想、会合作、会感恩、会宽容、会生存并能独立的人?怎样打开学生健康成长的心门?同时,教师在德育实践内容的选择上,正能量的案例是必须且多元的。这种德育教学的正能量更多是教育工作者不断唤醒学生内心的秩序和规范。

中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行为的规范,所以中学生的日常规范在日常教学中的引导和渗透很是必要,学生从切实感受中懂得遵纪守律的重要,在学习交流中认识规范的重要,而不是在班级有班级扮鬼,这是班级风貌的体现,严格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归属感荣誉感。在学校有校规校纪,让学生明白在校园里如何文明言行,如何与人交流合作,这样就能够从点到面强化对学生的引导,促其全面成长。

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并观察农村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后,我决定从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开始。课堂行为规范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日常行为中有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还有交际方式等等,这些规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在课堂上,我整体施教与因材施教兼顾。整体施教就是按照教学计划有步骤进行,引导全班学生对课堂教材有整体认识,对所学内容及要求有明确的目标,我用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班集体的潜力,使班集有自我成长的目标,从而扬班级之正气。因材施教是针对高中不同学生的心理、思维、气质言行、能力、性格差异等进行观察分析后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梳理教育也就是旁敲侧打,使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促其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校园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也是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但原则是以育人为主要目标,将德育的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和养成自觉主动积极上进的品质,这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行为,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还强化了学生吃苦耐力和信心。德育活动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体卫艺活动都是有效的而且可以广泛实践的德育教学模式。

三、德育教学正能量的示范还来自对学生健康多元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使其能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增强交往的主动性、自我调适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学的方法多样化。

1.德育教学个性化。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任性追求自我型的,引导其理性、学会自我约束,兼顾的品质;对于活泼好动导其沉着冷静,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蜗牛般慢性子”提醒其积极主动克服犹豫;敏感多疑在其本身有细心敏感谨慎守纪等优点,但多狭隘多疑胆小的基础上寻找本因,导其树立自信心。这些都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的探索经验,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适当正确的引导,教育教学才会有成效。在实际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做的。

2.德育教学要明确化,细致化,日常化。德育教学的整体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原动力。德育教学的明确、细致、日常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有助于负起生命的责任。学习是学生人生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很有可能影响到他的一生,所以德育教学就是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潜力、自我学习发展的欲望,解决学生自身系统学习的原动力。而这些要独立自主的完成,在适当的引导下让学生去思考人生,思考学习的意义方法,用心灵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质疑、求索、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多元联系,打开心灵的窗户,让生命的活力流淌。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习惯了一定的程式却忽视了内在的改变。但德育教学不仅唤醒了我的学生,也唤醒了我的潜力,促进了我自身的发展,使我在学习实践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享受生命的成长之美!我感谢这神圣的使命!

猜你喜欢

德育目标教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最美教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圆我教师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