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18-03-27陈蕾张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陈蕾 张蕾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中效果。方法 74例接受人工授精排卵患者,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成功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成功排卵

34例(91.89%)、妊娠30例(81.08%), 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9例(51.35%)、14例(37.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多囊卵巢综合征;人工授精;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115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i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为代谢紊乱综合征下导致高雌激素症和胰岛素抵抗, 常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和不孕症, 临床数据统计, 其发病率高达7%[1]。而人工授精为主要治疗方法, 在实施人工授精前应促进排卵以及各项指标符合妊娠, 且临床研究发现, 良好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和排卵妊娠成功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中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4例接受人工授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7例。对照组年龄23~36岁, 平均年龄(29.70±6.19)岁, 不孕时间2~9年, 平均不孕时间(5.20±2.96)年;观察组年龄25~37岁, 平均年龄(30.10±6.39)岁, 不孕时间1~8年, 平均不孕时间(5.40±2.8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年龄≥38岁;②患有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促性腺激素(Gn)储备低导致无法排卵;③患者和家属对本次调查内容知情了解并签署同意书;④本次调查内容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⑤近1个月内参加类似医学调查。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 3. 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详细内容如

下:①拟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了解患者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用药情况等, 拟定相应护理方案, 根据综合情况纠正病因并拟定护理方案;②延续服务:通过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和治疗周期, 并提醒患者按时进行检查, 同时阶段性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纠正指导;③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将人工授精原理、准备措施、授精标准以及排卵数量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告知患者和家属, 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且告知患者自行绘制体温和月经周期曲线, 同时按时检查血常规、B超、白带以及尿黄体生成激素(LH)检测值, 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按时饮食、控制体重、保持低脂、低糖饮食, 坚持适量运动, 保持愉快心情[2];④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对患者目前病情进行评估, 告知患者和家属离院后的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共同监督患者用药和配合治疗。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成功排卵和妊娠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成功排卵34例(91.89%)、妊娠30例(81.08%), 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9例(51.35%)、14例(37.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治疗的依从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排卵的临床治疗较为复杂, 需要长时间、多周期的检测、服药、检查等, 且以上三个环节均紧紧相扣。临床护理路径主要为通过拟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个人日常生活、饮食、休息以及用药习惯了解患者综合情况, 并且给予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日常自行拟定体温、体重、月经曲线图, 同时通过电话随访方式, 给予患者动态监测和督促治疗指导, 提高患者成功排卵和妊娠率[3]。

3. 2 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育龄妇女内分泌常见疾病, 主要由于患者患有高胰岛血症、高密乳素血症等, 且大多数患者伴有肥胖或超重显像, 患者在长时间用药治疗后可由于内分泌系统异常导致体重控制不佳,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必须经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减肥和控制体重, 及时给予患者运动和饮食干预, 若患者自控能力和自我监测较差者, 应采用电话随访方式, 帮助患者做好认知重塑、自我监测、社会支持以及应急处理等, 纠正错误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 调动患者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 改善由于自我行为的不佳导致代谢水平异常和体重超重情况, 提高患者人工授精排卵妊娠成功率[4]。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将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能和即将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见性干预措施, 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我对问题处理不佳而出现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5-10]。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 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臨床护理路径, 患者纠正不良生活、饮食以及作息习惯, 自我控制、检测、配合治疗其成功排卵率和妊娠率为91.89%和81.08%, 对照组分别为51.35%和37.84%,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工授精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改善排卵和妊娠成功率,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彩英, 连蔚. 临床护理路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工授精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7):165-167.

[2] 谭卉妍, 王素玲, 陈翠环. 临床护理路径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针刺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17, 31(18):2250- 2251.

[3] 邢素娟, 王茜, 张丽, 等. 临床路径在人工授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14):191- 192.

[4] 徐雁, 梁丽笙. 不同促排卵方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0):4217-4219.

[5] 王瑾, 高天旸, 李少玲, 等. 针灸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体质调理并促成怀孕的结局的影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 37(5):44-45.

[6] 雷燕.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授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4):32-33.

[7] 侯静, 周兰. 人性化护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信息旬刊, 2013, 26(10):234.

[8] 罗小欢. 不同促排卵方案用于PCOS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广州医科大学, 2014.

[9] 刘晓艳, 陈志云. PCOS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不同促排卵方法的疗效比较.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5):433-434.

[10] 林津, 李萍, 沙艳伟, 等. 不同促排卵方案在PCOS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应用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 23(3):111-112.

[收稿日期:2018-01-12]

猜你喜欢

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