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
2018-03-27朱美艳
朱美艳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足底采血过程当中, 应用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缓解新生儿疼痛的具体效果。方法 232例在本院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 各116例。常规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措施, 优质组新生儿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新生儿足底采血的疼痛情况。结果 优质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2.1±0.2)分低于常规组的(4.7±0.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666, P<0.05)。结论 在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缓解中, 给予新生儿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足底采血;疼痛;新生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114
在临床新生儿疾病的筛查方式当中, 足底采血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1-3], 本院在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当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 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232例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 所有新生儿体重>2500 g, Apgar评分>8分。此次研究当中将以下对象排除在外:足底采血
1次未成功新生儿、接受足底采血之前的24 h接受过镇静处理的新生儿、接受足底采血前15 s内啼哭的新生儿、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新生儿、无法接受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新生儿。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 每组116例。常规组男63例, 女53例, 出生日龄3~5 d;优质组男59例, 女57例, 出生日龄3~5 d。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组 在新生儿接受足底采血时, 护理人员需要将其放在治疗台上, 让其以仰卧位接受采血, 选择75%乙醇对新生儿足底进行消毒, 并且将新生儿需要接受采血的部位皮肤绷紧, 选择三棱针沿着90°角刺入新生儿的足底外侧, 刺入深度为2 mm, 并且轻度按压, 确保血液流出。采血后使新生儿侧卧于婴儿床上, 并且观察采血部位是否出现不良
反应。
1. 2. 2 优质组 在新生儿接受足底采血前的40 min,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母亲给新生儿补充充足的母乳(有效吸吮
>20 min), 在操作前2~3 min用手掌轻柔足跟采血部位, 其达到微红状态后, 将让其头偏向一侧略俯卧位或侧卧位, 置于治疗台上接受采血, 绷紧皮肢, 75%乙醇对新生儿足底进行消毒, 选择三棱针以40~50°角刺入, 刺入深度1.0~1.5 mm, 左手反复握紧与放松新生儿小腿, 以保证血液流出顺畅。此外, 护理人员也需要对新生儿进行抚触与语言安慰。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疼痛情况。采用NIPS进行评定, 该量表主要用于早产儿、足月儿的操作性疼痛, 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儿面部表情、哭闹、上下肢、觉醒等状态, 医护人员需要在新生儿采血的不同时间段对具体状态进行分析, 确定新生儿的疼痛强度。NIPS总分
7分, 最低分0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质组NIPS评分(2.1±0.2)分低于常规组的(4.7±
0.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666, P<0.05)。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方式选择而言, 足底采血是早期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的一个常见并有效的方法之一[4-7], 这两种疾病会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最终导致智力低下。新生儿只有接受足底采血, 遗传代谢疾病等才能得到及时筛查, 可以避免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发育障碍等[8]。但是, 足底采血会给新生儿带来疼痛等不适感, 新生儿在出生后就会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 加上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其疼痛传导通路缺乏抑制作用, 会产生夸大的疼痛反应[9]。如果新生儿在接受足底采血的过程当中出现严重的痛感, 就会出现哭闹、烦躁情况等, 新生儿也会不配合足底采血, 给采血带来明显困难。因此, 针对新生儿足底采血的疼痛感进行缓解至关重要。对于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而言, 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新生儿就会出现皱眉、大声尖叫、频繁啼哭等反应。本院在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护理当中选择补充充足的母乳与改良后的采血方式处理, 新生儿在补充足够的母乳之后, 因为母乳中含有的糖类属甜味, 甜味使新生儿有愉快的感觉, 同时甜味会刺激大脑愉快中枢, 内源性阿片物质激活, 促进了5-羟色胺及多巴胺的释放, 而5-羟色胺及多巴胺可以调节疼痛物质的传导, 减轻疼痛[10], 进而产生较为明显的镇痛效果。改良后的新生儿采血方式, 能改善新生儿足底末梢血液循环, 反复握紧与放松的采血手法, 又可将血液进行挤压, 同时阻止静脉的回流, 保证了毛细血管血流充足, 以40~50°角刺入1.0~1.5 mm, 又使针头直接刺入皮肤层毛细血管, 有效避开皮下脂肪层, 达到更好的采血效果, 缩短了采血时间。再加以安慰性语言, 能使新生儿消除恐惧等不良反应, 让新生儿感觉到温暖感与安全感, 提高中新生兒应对疼痛的能力, 进而保证新生儿在接受足底采血的过程当中保持安静状态, 以免出现不适反应等。新生儿在接受这种方式护理之后, 疼痛阈值可以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 避免新生儿出现严重的痛感。
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 两组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分别接受了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优质组NIPS评分(2.1±0.2)分低于常规组的(4.7±0.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666, P<0.05)。体现出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足底采血当中的应用优势。
总之, 在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缓解方式当中, 给予新生儿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芳.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 临床护理杂志, 2015(4):77-78.
[2] 陈星红.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17):75-76.
[3] 王计玲. 不同体位足底采血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 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 2013(9):98-99.
[4] 张洁, 张齐放. 不同干预方法对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研究. 护理研究, 2013, 27(32):3651-3652.
[5] 赵晓红. 两种体位对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感的影响. 全科护理, 2013, 11(34):3221-3222.
[6] 方渝, 吴梅花, 沈润华, 等. 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0):3-5.
[7] 刘茜.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 医药, 2016(1):00096.
[8] 傅思勇.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 2015(45):335-336.
[9] 官小妹.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月刊, 2014(5X):62.
[10] 方冬艳.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减轻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中国临床护理, 2016, 8(4):343-346.
[收稿日期: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