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中的效果

2018-03-27马悦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

马悦光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介入术后接受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者介入术后接受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治疗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 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价中社会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病情、医疗情况、工作状况、运动耐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中能够保证患者良好恢复,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术;优质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94

介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方法, 具体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经心导管技术的应用, 将出现狭窄或者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重新疏通, 使得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改善[1, 2]。但是由于冠心病以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居多, 由于身体机能减退, 所以术后恢复较慢, 必须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具体分析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56.28±6.36)岁;发病类型:16例心绞痛型,

10例隐匿型, 6例心力衰竭型, 8例心肌梗死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 女18例;平均年龄(57.59±6.14)岁;发病类型:15例心绞痛型, 11例隐匿型, 7例心力衰竭型, 7例心肌梗死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介入术后实施基础护理, 在术后安置患者到病房后进行口头健康教育, 在患者出院前叮嘱出院后注意事项。观察组在患者介入术后实施优质护理, 内容如下。

1. 2. 1 介入术后住院期间优质护理 通过护理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护理人员在术后根据患者接受能力对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冠心病病因、危险因素、介入术治疗的作用机制、术后的恢复注意事项、术后饮食、护理要点等, 可以将内容编制成宣传册, 也可以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或者视频向患者进行介绍, 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了解, 主动配合术后的康复。另外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的耐受度差, 术后身体不适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心理, 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和患者交流, 掌握患者内心状态, 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术后的恢复, 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绪对于恢复的促进作用, 缓解不良情绪。

1. 2. 2 介入术后出院时的优质护理 护理人员通过调查表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对患者掌握欠缺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疑问, 护理人员详细的解答。详细向患者讲解术后居家恢复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保证足够营养摄入, 保证足够休息, 合理参与运动。在出院时向患者留下科室联系电话, 告知患者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及时寻求科室内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

1. 2. 3 介入术后出院后的优质护理 除了重视患者术后住院期间的护理, 还应该重视患者出院后的护理, 间隔1~2周进行一次电访, 间隔1~2个月进行一次家访, 直到患者完全恢复。随访期间除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还要分析恢复期间存在的问题, 告知患者问题具体出在哪里, 并给予改进指导。

1. 2. 4 并发症预防护理 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般因为术中未正当操作, 或者术后鞘管拔除以及压迫止血等操作存在不当使得形成疼痛刺激, 鞘管对血管壁形成过度刺激, 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 患者会有多种不良情况出现。所以患者需要协助患者平卧, 给予吸氧, 静脉推注0.5~1.0 mg阿托品, 给予大量补液, 确保循环血量有效维持, 通常0.5 h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能夠得到缓解。②低血压:因为术中插入导管深度过大, 术前长时间禁水禁食, 术后使用过量血管扩张剂, 因而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迅速给予血容量补充, 必要情况下借助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③皮下出血:护理人员应该在出血点重新压迫止血至少1 h, 同时对抗凝药物剂量进行调节, 待无出血后给予绷带加压包扎。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周围血管并发症及出血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通过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进行评价, 内容包括一般社会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病情、医疗情况、工作状况、运动耐量6项共计24个问题, 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术后周围血管并发症患者2例, 占5%, 出血患者2例, 占5%,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术后周围血管并发症患者6例, 占15%, 出血患者6例, 占15%,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价中社会心理功能评分为(19.18±3.01)分, 对照组为(12.56±

3.24)分;观察组生活功能评分为(9.18±0.36)分, 对照组为(5.62±0.49)分;观察组病情评分为(16.22±2.45)分, 对照组为(10.81±2.62)分;观察组医疗情况评分为(5.14±0.18)分, 对照组为(3.51±0.60)分;观察组工作状况评分为(5.29±

0.53)分, 对照组为(3.12±0.55)分;观察组运动耐量评分为(15.79±2.16)分, 对照组为(8.16±2.30)分;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当前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加大, 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及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挽救濒死心肌, 实现临床症状的缓解, 帮助患者预后得到改善[3, 4]。因为导致冠心病的日常危险因素较多, 所以术后如果没有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出现复发的可能性很大, 严重情况下甚至直接影响患者生命安全[5-10]。所以针对介入术后的冠心病患者,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本研究对介入术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 主要从住院期间、出院时、出院后三个时期分别进行, 重视患者术后的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指导, 在健康指导中, 护理人员通过宣传册、PPT、视频多种方式开展宣教, 更便于患者的理解。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 观察组术后接受优质护理, 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 明显低于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的30%;观察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价中社会心理功能、生活功能、病情、医疗情况、工作状况、运动耐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 加快术后康复, 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良初, 黄金, 童成枝, 等.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6):551-553.

[2] 张玲. 循证护理应用于10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142-144.

[3] 陈宜, 张光君, 黄明君, 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2):207-209.

[4] 陈玉婵, 邱启银, 曾晓明, 等.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自我管理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7):181-183.

[5] 張辉敏, 代芬, 张艺, 等. 冠心病介入术围手术期专科护理的循证实践应用效果.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z1):225.

[6] 黄红英.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 当代医学, 2013(32):124.

[7] 赵彩霞.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4):132.

[8] 梁彩薇, 陈升. 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4):221-223.

[9] 高志平, 傅华平. 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评价. 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8):105-106.

[10] 农宝兰, 潘艳逢, 黄红叶. 优质护理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分析. 医药前沿, 2014(19):308.

[收稿日期:2017-12-06]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