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8-03-27韩桂梅徐晓颖李秀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抑郁焦虑

韩桂梅 徐晓颖 李秀荣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 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采用心理干预, 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低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41.2±

14.5)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8.2±14.7)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9.1±15.8)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5.1±

10.1)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5.5±10.1)分, 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41.1±14.4)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8.6±13.9)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8.8±15.2)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4.5±1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4.9±10.2)分, 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8.2±15.8 )分、躯体疼痛评分为(85.5±15.1)分、生理职能评分为(69.0±17.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68.2±14.9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0.0±15.8 )分, 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39.1±12.9)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3.7±11.8)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5.4±13.4)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1.5±1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5±10.2)分, 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使其治疗依从性更好,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协同作用。

【关键词】 心理干预;胃肠道肿瘤;抑郁;焦虑;生活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90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 100 例行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 例, 女21 例, 平均年龄(56.00±7.88)岁;平均病程(84.0±4.6)d。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 平均年龄(55.00±5.92)岁;平均病程(84.0±3.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①患者诊为胃肠道恶性肿瘤, 术后肿瘤分期为Ⅱ~Ⅲ的患者;②均遵医嘱进行术后化疗方案治疗, 且无沟通障碍;③无精神类疾病, 无长期服用刺激神经系统药物;④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对于化疗耐受, KPS评分≥60分, 预计存活>6 个月;⑤知情同意, 患者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或不良反应强烈不宜坚持化疗者;②伴有精神类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性疾病或严重的心肺血管类疾病者;③3个月内接受其他放疗或有创治疗者;④失访, 病例资料不全者。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化疗后指导患者及时翻身减少和防止压疮发生;告知化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合理及营养饮食;严密监测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并进行针对性处理或及时告知主管医生[2, 3]。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护理, 主要内容:①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主要包含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临床治愈情况等方面。帮助患者对于该病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同时指导患者掌握一些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的自我应对技巧,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提高患者治疗依存性。②认知行为疗法: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帮助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使得患者及早康复。③集体性心理干预:挑选配合度较高的患者和恢复较好的患者与其他肿瘤患者进行交流, 帮助其他患者学习经验、建立良好的信心, 组织患者和家属学习恢复较好患者的经验, 针对个人情况拟定康复计划[4]。④支持疗法: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 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日常中对产生不良情绪的患者要耐心疏导, 使得患者在精神层面对护理人员得到认可与信任, 有助于对患者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躯体症状及时了解和消除[5]。⑤社会支持: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培训, 使得患者家属参与到心理干预过程之中, 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心理安慰及之情, 从社会层面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 3 观察指标 采用SDS、SAS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价[6];采用SF-36量表(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等)对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活質量进行测评。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低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41.2±14.5)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8.2±14.7)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9.1±15.8)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5.1±10.1)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5.5±10.1)分, 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41.1±14.4)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8.6±13.9)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8.8±15.2)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4.5±1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4.9±10.2)分, 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78.2±15.8)分、躯体疼痛评分为(85.5±15.1)分、生理职能评分为(69.0±17.1)分、总体健康评分为(68.2±14.9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0.0±15.8)分, 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39.1±12.9)分、躯体疼痛评分为(43.7±11.8)分、生理职能评分为(45.4±13.4)分、总体健康评分为(51.5±1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5±10.2)分, 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 对患者实施的科学的心理干预措施,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存性、帮助患者战胜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有研究指出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延缓癌症患者病情进展, 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转

归[7]。心理干预方法是恶性肿瘤心理状态脆弱, 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极易对患者治疗积极性和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目前对患者在治疗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是常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胃肠道肿瘤患者行根治术后持续化疗的10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 旨在探索心理护理对于术后化疗患者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低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化疗后机体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 积极地情绪能够有效防止疾病的恶性循环, 是较好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8]。也说明经过化疗后随着不良情绪的加重影响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 从而影响病情转归;经过心理干预的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得到改善, 有较好的生活态度去面对后续治疗, 说明心理干预对改善癌症患者的负性情绪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

作用。

综上所述, 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使其治疗依从性更好,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红玉, 古再丽努尔·阿布力孜, 崔莉青, 等. 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河北医药, 2017, 39(22):3509-3511.

[2] 林粤祺, 彭慧伶, 唐碧姬, 等.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分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 5(11):633- 636.

[3] 梁丽云. 优质护理用于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2):252-253.

[4] 陈秀贞, 田甜, 李敦旭, 等. 循证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30(11):1577-1580.

[5] 彭涛. 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舒适护理体会. 医学信息, 2013(28):410.

[6] 黃文芳. 舒适护理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 2015(4):91-93.

[7] 强淑英, 王艳婷, 于桂春, 等. 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的舒适护理策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26):

191-192.

[8] 何珊, 王晓娜, 王瑛.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医药与保健, 2014(4):118.

[收稿日期:2018-01-10]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抑郁焦虑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