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

2018-03-27陈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陈佳

【摘要】 目的 分析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采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

方法 56例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将其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28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斑块面积为(26.41±1.23)mm2, 治疗后斑块面积为(22.03±1.56)mm2;对照组分别为(26.32±1.42)、(24.36±1.53)mm2;治疗前两组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观察组斑块不稳定率为92.86%(26/28), 治疗后为60.71%(17/28);对照组分别为89.29%(25/28)、85.71%(24/28);治疗前两组斑块不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斑块不稳定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可有效使斑块面积缩小, 提高稳定性, 临床治疗成效十分明显, 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 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关键词】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78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对其经常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治疗成效, 但随着临床广泛应用, 其出现明显的抵抗现象, 易导致患者发生血栓症状[1]。在本文研究中, 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对其采取不同治疗方式, 探究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将其依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47岁, 最大77岁, 平均年龄(62.13±5.35)岁,

冠心病患者11例, 伴糖尿病患者9例, 高脂血症患者8例;观察组男12例, 女16例, 年龄最小48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62.10±5.52)岁, 冠心病患者10例, 伴糖尿病患者11例, 高脂血症患者7例。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课题研究, 并将语言意识、精神障碍等患者及合并严重肝肾器官疾病等患者排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口服阿司匹林(湖南新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3021756)100 mg/次,

1次/d , 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取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阿司匹林服用方式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819)口服, 100 mg/次, 1次/d, 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面积(最大直径×最大厚度), 并对治疗前后斑块不稳定性(不稳定斑块数量/斑块总数)进行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兩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大小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斑块面积为(26.41±1.23)mm2, 治疗后斑块面积为(22.03±

1.56)mm2;对照组分别为(26.32±1.42)、(24.36±1.53)mm2。治疗前两组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不稳定性比较 治疗前, 观察组斑块不稳定率为92.86%(26/28), 治疗后为60.71%(17/28);对照组分别为89.29%(25/28)、85.71%(24/28)。治疗前两组斑块不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斑块不稳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就是高血压, 其中发生率最高为动脉粥样硬化, 是无高血压患者发生率的

4倍左右, 而且引发高血压发病的关键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粥样硬化在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的同时, 还会使全身周围血管特别是颈动脉受到累及, 一旦血压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会致使靶器官受到损伤[3]。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治疗前观察组斑块面积为(26.41±1.23)mm2, 治疗后斑块面积为(22.03±1.56)mm2;对照组分别为(26.32±1.42)、(24.36±1.53)mm2。治疗前两组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观察组斑块不稳定率为92.86%(26/28), 治疗后为60.71%(17/28);对照组分别为89.29%(25/28)、85.71%(24/28)。治疗前两组斑块不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斑块不稳定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采取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一方面能使动脉硬化症的面积缩小, 另一方面还能将斑块的不稳定性降低, 避免斑块出现破裂现象, 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其出现原因进行分析, 可能表现在以下方面[4]:阿司匹林药物能有效对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进行抑制, 可将血栓形成状况减小。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取得明显的临床价值, 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中的一种, 该药物能够对肝脏内胆固醇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的合成抑制, 还能使血浆中的胆固醇浓度和血清脂蛋白降低[5-8]。他汀类药物还能使患者的内皮功能得到改善, 经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进行抑制, 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得以改善, 进而使血栓的形成受到抑制。除此之外, 他汀类药物能有效使患者的血管再生得到促进, 使脑微血管的抗损伤能力提升, 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状况减少, 进而使患者的脑功能得到改善, 还能够经过对谷氨酸的降低, 使其出现介导兴奋性中毒, 而且可促进突触的形成、神经再生和脑缺血后血管再生, 进而使患者的局部缺血脑组织神经元受到保

护[9, 10]。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5], 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药物, 在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比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药物的治疗, 疗效更显著, 可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 并使稳定性

提高。

总之, 对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可有效使斑块面积缩小, 提高稳定性, 临床治疗成效十分明显, 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 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 胡红平, 文媛, 郑娟娟, 等.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疗效观察. 疑难病杂志, 2016, 15(6): 559-562.

[2] 宋秀荣, 王永.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 24(5):59-61.

[3] 刘玉萍.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病患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9): 1605-1606.

[4] 张云燕.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 30(11):68-69.

[5] 丁秀麗.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6): 7048-7049.

[6] 杨智勇. 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健康之路, 2016(9):131-132.

[7] 陈锦雄, 陈炳星, 陈囯新, 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13):1236-1238.

[8] 赵庆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6):113-114.

[9] 李旭东, 杨云, 苏志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 2017, 36(23): 132-134.

[10] 孙勇.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观察. 系统医学, 2017, 2(16):48-50.

[收稿日期:2018-01-17]

猜你喜欢

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
肠溶阿司匹林不能防止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