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实施策略举隅

2018-03-27章小英

中小学德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品德道德笔者

章小英

摘 要 “品德+”回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品德课程为主线,通过学习主题聚焦、学科融通、现场体验和家校“团契”等方式,整合多样德育资源,引领学生参与鲜活的社会生活,构建系统的道德生活,感悟生活的道德意蕴,共建共生的德育样态。

关 键 词 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品德+;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3-00-04

“互联网+”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与重构,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同时也让每一个人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种变化与发展,也充分彰显了科学融合的强劲功能。作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回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努力拓展“品德+”道路。即以本课程为主线,探寻与其他学科教学、学校各项活动、社会实践体验等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实现整合,促进目标融合、内容统整、方式综合,让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主题聚焦,在“发现”中参与鲜活的社会生活

鲜活的社会生活是品德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而要激活其德育价值,我们就必须紧扣教学主题,通过设计层层深入的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重新“发现”生活,在体验与探究中学会参与生活,从而实现认知的深化、情感的升华、行动的坚定。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选自苏教版《品德與社会》,下同)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火眼金睛找“朋友”。让学生站立,左手托纸片,右手握钢笔,在纸片上写“你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借此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没有桌椅的帮助,写字是如此困难,从而水到渠成地揭示:像桌椅这样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设施,就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用设施。随后,让学生在图片、生活中找“朋友”。

2.真心真意夸“朋友”。公用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呢?笔者请学生用儿歌、谜语、自述等不同方式,夸夸自己熟悉的“朋友”。接着,出示小区快递柜的图片,请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这个新“朋友”,可能会带来哪些不便?在交流中,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公用设施的作用。此时,配上熟悉的歌曲《春晓》,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公用设施好,生活离不了。默默为人民,功劳知多少。”

3.美好生活盼“朋友”。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朋友”不断出现。在图文并茂地介绍几个新型公用设施后,笔者引导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便设计新“朋友”,并通过画示意图作简要介绍。学生创意无限,设想了能自动感应植物湿度,及时补充水分的“植物湿度器”;能自动收放、既照明又供人休息的“树状太阳能路灯”;能像油烟机一样吸掉空气中各种病毒的“病毒吸收仪”……

4.走进生活访“朋友”。公用设施为人们服务,但有时它们的生活并不幸福。笔者出示被压碎的窨井盖、被撞弯的交通标志、被垃圾掩埋的小花坛图片,请学生听一听它们的诉说;阅读关于公用自行车使用情况的新闻报道,了解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以此激发学生对公用设施的关切、同情,进而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自己去了解身边“朋友”的现实状况,并拍下照片、写写感言。

5.千方百计帮“朋友”。在聆听同伴讲述调查结果后,学生们开始思考:身为小学生,我们能为“朋友”做点什么呢?在热烈讨论后,笔者引导学生付诸行动:走进小区仔细观察研究,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建议,交给小区物业;采访一些成年人,总结他们的想法,制作“公共自行车使用提醒卡”,挂在车铃铛上;设计卡通宣传画,交给城管部门;开展“我的‘护友行动”记录,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爱护公用设施。

层层深入的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从认识到了解、从怜惜到保护,不仅获得了感性认知,更付诸实践,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切身体验,生动实践,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知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品味社会的规则与法治。可以说,只有当品德教学打通教材与社会生活、儿童世界的联结,才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学会参与社会生活,让每一颗童心与时代共同跳动。

二、学科融通,在“跨界”中建构系统的道德生活

在现有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不同学科往往编排有同一主题内容,它们以不同形式传递着相同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学时,我们可以打破学科壁垒,通过有机整合,发挥联通效应,引领学生实现“跨界”生长,构建系统的道德生活。

例如,五年级下册“南湖游船”一课旨在让学生关注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史,感受其走向强大的艰难历程,领略其摧不垮的革命精神。如何让遥远的历史故事贴近学生的心灵呢?语文课本中“卢沟桥烽火”“七律·长征”“囚歌”等故事、诗歌,音乐课本中“热爱共产党”“义勇军进行曲”“北京有个金太阳”等歌曲,“长征”“红岩”等经典红色影片,这些不同形式的作品都形象而深刻地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由此,笔者联手各学科老师和同年级各班,开展了“重温红色经典”系列活动:

1.“故事串烧”识英雄。请学生用稚嫩的声音讲述可歌可泣的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海娃、视死如归的王二小……一个个故事,一次次感动,让孩子们懂得了:踏着英雄的足迹,努力学习,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2.“烽火赞歌”抒情怀。孩子们唱响《闪闪的红星》《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等旋律,雄壮的气势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澎湃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个少先队员。“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做一个建设祖国的先锋!”这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庄严宣誓!

3.“红色画展”立鸿志。让孩子们用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图画、一张张工整俊秀的书法,以书言志、以画传情,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4.“一站到底”显风采。老师们领着孩子们观看抗战影片,阅读抗战书籍,在班级中开展抗战知识“战神”的激烈角逐,掀起了一股明历史、学精神的热潮。

5.“光影诉说”悟心境。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烈火中永生……我们和学生一起观看一部部红色影片,并选取其中经典镜头,用心揣摩人物内心,入情入境练配音,真正走进那段峥嵘岁月。

我们由衷感叹整合教育的力量,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以最大的可能启发学生,让他们沉浸在情感与思维的王国。这样的主题学习串起了碎片式、零散的生活,实现了不同学科德育资源的整合融通,引领学生建构起系统而完整的道德学习生活。

三、现场体验,在“行知”中感悟生活的道德意蕴

现场教育体验活动是学生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领悟现实生活情境中的道德原则和实践智慧。[1]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我们借助开放性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现场,亲历道德情境,不断实践体验,深切感悟生活的道德意蕴。

三年级下册“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身边各行各业劳动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教学时,笔者创设了现场体验实践活动,要求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通过“四步曲”走近身边的劳动者:

1.火眼金睛找达人。走上街头,寻找生活中一位身怀“绝活”的师傅。所谓“绝活”不是“仅此一人”,而是其在某个方面技艺娴熟、高超,比一般人做得出色。比如,削面味道独特的刀削面师傅,鞋子修得又快又结实的修鞋匠,蔬菜种得特别好的菜农……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从平时视若无睹的人群中,发现一个个普通却独特的劳动者。

2.屏息凝神看绝技。聚焦达人的“绝活”,仔细观察其劳动时的动作和神态,真切体会其“绝”。这里的观察不是平常的观看,而要聚精会神,像体育频道中播放慢鏡头比赛过程一样,将劳动者的动作分解开来,从而真切地了解劳动步骤。

3.拜师学艺试身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着“劳动达人”娴熟、轻松地完成作品,孩子们也许会觉得这活儿轻而易举便能干好,没多少技术含量。因此,笔者要求同学们在观看后,向“劳动达人”拜师学艺,尝试其中的部分工序,用心体验这项劳动的滋味。由此,学生深切感知到看似普通的劳动其实有着诸多“不易”,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

4.刨根问底知心声。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当他们亲眼目睹一个个令人“惊奇”的劳动镜头时,心中会产生一些问题。笔者要求他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采访“劳动达人”,注意提问有礼貌,认真倾听,提取关键信息。劳动者的回答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心灵之声,从中折射出质朴憨厚的普通劳动者的本质,让学生在对话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

看绝技、试身手、提问题,这一系列真实的过程悄然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在体验中有所感悟。此时,笔者组织他们回味活动情景,倾吐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这样的学习活动环环相扣,构建了生活化德育磁场,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且行且思,有效拨动他们的情弦,启迪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一颗颗童心就这样在“行知”中悄然润泽、愉快生长。

四、家校“团契”,在“协同”中走向共生的德育样态

“团契”源自《圣经》中的“相交”一词,意为相互交往和建立关系,旨在增进共同追求信仰的信心和相互分享、帮助的集体情谊。笔者认为,家校合作也是一种“团契”,通过彼此的协同教育,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努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对孩子教育引领的过程,也是教师、家长进行精神生命第二次发育的最佳时机,是彼此借助交互作用而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生存样态。在品德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组织家长充当以下角色:

实时记录员。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展开行动,在生活实践中深化课堂认知,增强道德体验。如何促成行为作业的落实,并准确反馈真实情况?这就要求得家长的协助了。比如,学完“做事不拖拉”一课后,笔者设计了 “行动记录卡”,请家长坚持两个星期记录孩子在起床、洗漱、吃饭、作业、整理物品等方面的表现。两周后收集记录卡,召开行为评价反思会,强化学生“知行合一”的意识。再如,学完“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后,笔者悄悄通知家长,请他们用手机拍下孩子主动为家人做事的动人镜头,发布到班级微信群,再附上几句感言。这些就成为最直观的素材,指引着学生的言行。

活动指导者。在开展品德实践活动时,我们倡导家长不仅仅是陪伴者,更是热心的指导者,从方法、策略指导到情绪、勇气等方面的心理疏导,给予孩子温暖而有力的帮助。比如,在“世界微笑日”到来之际,笔者带领孩子们了解节日的起源,诵读微笑诗歌,然后,布置他们回家制作“微笑小信物”,在双休日走上街头,微笑着向陌生人介绍节日起源,赠送小信物,并请其在本子上撰写微笑格言。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要克服胆怯、害羞等心理,主动热情与陌生人交流,而这离不开家长的鼓励与指导。

时事评说家。对于内涵丰富、引人深思的时事材料,笔者总是通过微信平台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交流感悟,并在群内发布,与其他家庭的观点碰撞。比如,“宁波老虎咬人事件”启示录,如何面对“校园欺凌”,“音乐、美术纳入中考”会带来什么变化……让孩子和家长在对话中深化认识,在接纳中贴紧心灵。

资源分享人。家长从事着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丰富阅历,其中不乏“专家”,可以说家长就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动态资源库。比如,学习“平安回家”一课时,我们请当交警的爸爸来校讲授交通规则,示范简易手势;学习“家庭的记忆”一课时,我们邀请几位爷爷奶奶现场讲述过去的故事;学习“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时,让学生与爸爸或妈妈进行视频通话,点燃彼此的真情……不同形式的“请进来”激活了家长资源,让家庭和学校成为一个团队和整体,通过构建“协同”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其中,变换的是教师的身份,不变的则是“以儿童为本,为生长而来”。

“道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教师要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将藏匿在远方的教育目的的种子种植到生机勃勃的儿童的心田,让德育变得可感可触、温润自然,助他们走向人生的大成!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

(作者单位: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江苏南通 2265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品德道德笔者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跟踪导练(五)(2)
好学者贤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