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融合:学校教研创新机制的统整

2018-03-27王介锁

教育界·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研组学段研讨

王介锁

【摘要】“跨界”(Crossover)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模式。当代的学校教育正在呈现开放、多元的态势。学校的教研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平台更应适应时代的发展,用大世界、大眼光以一种大教育的情怀从多角度、多视野实现开放、多元的创新模式,尝试把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新型的教学研究组,让他们相互融合,在研讨和交流中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跨界;教研;融合

一、何为“跨界”

“跨界”(Crossover) 是现在潮流圈常见的字眼,原意是跨界合作,是指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并由此引发全新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模式。教育上的跨界可以是跨越教学工作的边界,向教育以外的行业、领域进行借鉴、学习甚至引用,汲取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的多元素交叉的人类文明成果的教育行为。也可以是专指在学校内部的不同学科、学段的教师跨界组合而成的有别于以往的那种单一学科的新型教研组。在“跨界”教研组的活动中,教研组内的教师们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为何“跨界”

1.社会不断进步与课程改革的需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网络化的海量知识让他们的信息量、知识面成倍扩张,知识结构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新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理念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认知结构要更具开放性、专业技能要更加综合化……以往那种相对单一的教研活动已经逐渐不适应教师的成长了。

2.学生综合体验与核心素养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前不久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说白了就是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综合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立体的知识。

3.教师内涵发展与专业成长的需求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的大背景,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从相对单一的某个专一的学科转向以某一学科技能为保障的综合技能发展?“跨界”研讨恰恰能打破原有的研讨思维和教研活动形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某一学科研讨目标,而是采用多个学科的融合研讨,从而让教师从本学科的框架中跳出来,用“大教研”的视野审视本学科的学科研讨目标,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能力的联系与整合,进而提升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的全面认识和综合理解,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4.学校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的需求

“跨界”教研意味着突破学科界限,让不同学科的教师带着各自新异的思维,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所研讨的学科教学,既有助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实现“共同提高”。这样也能让学校的学科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校集体资源的優越性发挥到极致,实现各学科的平等、均衡、协调发展。

三、如何“跨界”

1.创新观念,营造“跨界”的良好氛围

跨界的核心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教育者要敢于超越传统的讲究程式,严密、控制的思维模式,寻找开放、多元甚至跳跃的思维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让自己站在更高、更广的高度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解放思想,放开思维。只有思维跨越没有界限,创新才永无止境。

2.确立主题,关注“跨界”的共生价值

确立明确的活动主题是教研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跨界教研涉及的是不同学科、学段的老师,因此在确定活动主题时,要充分考虑所有参与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要有利于让组内每一位教师在研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同时也要让每位老师都能在教研组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有事可做、有事乐做、有事会做,让跨界教研活动的共生价值得以完美体现!

3.落实措施,提供“跨界”的实践平台

(1)成立“跨界”教研组

“跨界”教研组不同于以往的教研组,它打破了原来的单科的或者是单一学段的范畴。以小学为例,我们可以在学段“跨界”,成立整个学科的教研组,例如整个学校的数学教研组、语文教研组等;我们也可以以每个班级为单位成立一个教研组,由在该班任教的各科教师组成;我们还可以在不同学科“跨界”成立教研组,例如把音乐、美术、形体、手工等学科合并在一起的“艺体”教研组;把语文、品德、社会等学科合并在一起的“文道”教研组等。

(2)开展“跨界”教研活动

“跨界”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也包括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主题研讨以及学术交流等形式。备课上课环节,在研讨某一学科、某一节课的教学预案时,教研组内每一位老师可以站在自己学科或学段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贡献出自己的资源,相互交流,有效协商,这样更容易让教学预案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中更加完善、科学、丰满。在听课、评课中,参与的老师能从其他学科或者学段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借鉴别人的长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加以改进,促进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在主题研讨中,对一些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的评价、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等。通过“跨界”讨论,可以帮助教师们跳出限制,借鉴其他学科的某些教学思路重新思考问题。

(3)拓展“跨界”教研资源

科技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为“跨界”教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上晒课、教育博客、翻转课堂、网络培训、远程教学、读书沙龙等,都可以成为教研活动的有效资源。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课本教研模式,立足大教研的角度拓宽视野,精心选择和搭配各种资源,让教研活动丰富多彩、五味俱全!

猜你喜欢

教研组学段研讨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