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2018-03-27夏正婷

教育界·中旬 2017年8期

夏正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受到外界的重点关注,因为小学语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与文学素养,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很多教师提出了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观点,希望学生能够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对此需要广大教师加强教学研究,选择科学的策略,使视觉素养的作用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视觉素养的作用及其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视觉素养;作用及其实现

研究显示,视觉素养已经成为当代人需要的一项基本素养,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不仅要对文字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还要能够通过对图片素材的解析获取有效的信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显露出较大的弊端,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更重视视觉素养的培养,并且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将其作用实现,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那么笔者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视觉素养在其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一、视觉素养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视觉与听觉是重要的两个感官因素,对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主要发挥学生的听觉效能,学生会感觉这样的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并且学习效果也是有限的。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视觉素养的作用就在于打开学习的另一扇窗口,学生可以通过视觉获取更生动有趣的知识,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可以看见的知识,并且可以从多样的素材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发挥视觉素养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二、实现视觉素养作用的策略

1.利用视觉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机械地进行文字内容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受这样的学习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等视觉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猴王出世》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表现了猴王出世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磅礴场面,为了吸引学生来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加入相关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向学生播放一段动画片《西游记》的片段,学生看到这个有趣的动画片立马被吸引,于是教师提问:“同学们,我想你们都认识他,为了更全面地认识这个盖世英雄,我们先从他的出世来了解吧。”于是教师再加入相关的图片表现猴王出世的画面,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导入环节利用视觉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在于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接受文学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似乎很难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故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感悟。就以《丑小鸭》的教学为例,这篇童话实际上是通过简单的故事启发学生感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置来引导学生感悟。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加入相关的素材,让学生感觉自己就像身临其境一般,从而从一个直接的视角来看待这篇文章。而当丑小鸭最后变成白天鹅飞上天时,教师再加入音频等素材,让学生感受丑小鸭的那种心境,最终能够领悟到“心灵美比外在美更重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通过情境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3.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上的内容已经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来发挥视觉素养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以《黄山奇石》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向学生表现了黄山奇石心态各异的形状,突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直接来感受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从这些奇妙的作品中来感受大自然造物的力量。接着教师可以以黄山为背景,加入有关迎客松的素材,让学生直接看到在大自然的作用下,黄山迎客松的奇妙姿态,理解到这些神奇的美丽。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展了教学内容的范围,学生可以直接地看到更多的内容,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而言之,视觉素养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图片等视觉信息,從中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在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以上进行更高层次的领悟。那么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更清醒地认识到视觉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从而根据其特点选择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提升基本能力的同时发挥视觉素养的作用,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凌.基于认知地图的隐性知识表达与共享——广义认知地图与狭义认知地图[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2(9):44-51.

[2]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