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探究
2018-03-27许黎雯
许黎雯
【摘要】包装设计是目前各大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遇到瓶颈,对其理解不深,学习过程中状态模糊。文章依据PBL“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引导设计思维的方式,辅以具体实践案例进行剖析,从教学的不同阶段逐一进行分析,以探求科学有效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学习方法。
【关键词】包装设计PBL设计方法
包装设计的内涵特征及教学困惑
1.内涵特征
包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包装是指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已经属于人文学领域的范畴,超出了该专业的范围;从狭义上来说,包装是为了方便商品的存储、运输、销售而采用的各种技术工艺与包装容器、材料的总称。包装设计其实融合了几个设计领域,在结构及材料处理上,它更接近于工业设计,在外观部分的设计上,又属于平面范畴。好的包装设计,要考虑的客观问题很多,包括保护问题、便利问题、传达问题、市场经济问题、美观和生产问题等都要全面满足。一件经过设计的产品包装可以完成许多不同的功能,不仅仅是为运输和储存提供了一个保护性的外壳。当下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于大众的日常,想要做到从各种相似物品中脱颖而出需要设计者将各项技能融入到实际设计过程中去。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不知道要做什么,怎样设计,而问题的提出常常是找到出路的关键,因此要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好的设计动因是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造的起始点,对于善于图像化思维的学生,加强其逻辑性思维和策略性思维与视觉审美结合的能力是该课程的重要训练内容。
在学习包装设计之前要有设计基础课的训练为前导,尤其在三大构成中立体构成相关知识与内容将辅助学生完成结构方面的部分,是包装造型设计学习的要点。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及版式设计同样是包装设计的前期视觉表现学习要点。
2.教学困惑
(1)创意不是表演艺术里的“一拍脑门灵感到”,如此而来的创意只是空壳,经不起推敲,创意与灵感只会在思考中产生。笔者因多年的留学经历深刻体会到中西方教育的不同,以及学生间的学习差异。中国学生惯有的学习模式、思维想法全部储存在大脑中,常常快速出结果,看不到过程,这种学习的惯性方法往往造成设计成果的脆弱,包装设计的教学应当摒弃这样的学习惯性,注重引导学生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收集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至关重要。
(2)学生处在学习过程中,较之具有丰富经验的准设计师来说有其之长——思维活跃,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阅历不足,缺乏实战经验,受经济、现有条件的制约,常因为找不到合适材料而半途而废,却不会另辟蹊径,发散式地寻找出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前期掌握的知识不够用,在发挥实效的过程中有遗漏。学生们恰恰可以通过发现这些问题和差距,进一步对过往的知识点和思维架构进行学习补充,从而综合性地完善自我。
PBL设计方法
基于前文列举的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在思考创意之前,透彻了解创作的动机、需求、目的、定位等综合信息,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处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尝试以PBL“问题导向”设计方法引导整个教学实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Howard S.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还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这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BL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研究各种背景资料自主探究和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在理性的思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鉴于巴罗斯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笔者总结出适合包装设计的教学环节及要点。
1.教师课前提出问题。例如,为何会有种类繁多的包装纸盒样式等。问题的设计可以是递进式的,根据课程的进度来提出问题更为行之有效,且问题的提出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完成既定目标后再进行下一环节,类似于订单模式。
2.学生查找资料进行调研——这一阶段教师要辅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信息疏导,包括观察分类情境、图片搜集、阅读理解等,还可利用信息捕捉智能工具进行调研。学生在熟悉的大学校園范围内进行调研,模拟实际“项目”或类似销售技巧的调研法,使学习与实践不再有距离。大学学科种类多元化,学生数量多,所以通过调研会得到相对完整且综合可靠的数据,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从结果来看是行之有效的。
3.分组讨论并设计制作——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个人专长以带动同组学生的能力,也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推演能力,并进行随后的设计制作。例如,造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和善于手绘的学生协作完成设计,学生间的充分交流为未来走出校门跨入社会、适应社会作准备。单兵作战的设计师已不再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是现今高校的教育之重。
4.教师总结及汇报——这一阶段笔者采用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堂进行简报的模式,这一模式是要让学生在现有的时间内,对情绪、语言表达能力、脉络清晰地表述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锻炼,并将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展示自我。简报不仅仅是PPT展示,也可结合实物、草图、效果图等,鼓励学生用图形的形式代替文字来阐明问题。简报结束后可以问答形式进行课堂交流,最后由教师作最终点评。
总结反思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1.动机问题
现代大学生处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膨胀的阶段,学生对知识的吸取往往是碎片化的,对一件事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深究下去,半途而废,研究能力匮乏,总是被动地提出我该怎么设计?这样设计行不行?遇到问题总是抛给他人,教师要让学生从自身个体兴趣出发,启迪学生,让学生自主找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思辨中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但在具体设计方案实施中如遇到技术问题要给予辅助、演示等。拓展视野将看到想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丰富草图本,比起在网络中拼凑找捷径,是更加能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方法,使其由被动变主动。笔者在教授包装设计的过程中,曾经向三个班138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有两项内容:(1)你是否能够接受问题导向式教学,选项分别为:非常能够接受、还可以、绝对不能接受。(2)能够/不能够接受的原因。共收回122份调查问卷,其中“能够接受”的93人占比77%,选择“还可以”的26人占比约为21%,选择“绝对不能接受”的有3人,占比约为2%。在原因方面,选择“能够接受”的同学普遍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让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少走弯路,提升了自我学习和与人沟通的能力。选择“绝对不能接受”的理由为:艺术创作是独立完成的工作,直接把成品拿出来就可以,不需要不断询问。此外,还有学生会担心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式会影响自己艺术风格的形成,还有学生无法接受的理由是:我不爱说话。对于绝对不能接受的同学来说,直接交成品的同学其实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来说问题导向是学习的常态,因此不需要特别进行辅导。但是对于这一类学生来说,恰恰更加需要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式,在师生、同学彼此的交流中他们其实会提高得更快。
2.设计问题
这里着重讲具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包装中的标志设计,很多学生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如果是再设计常常将原有标志改动较大,完全是另一品牌形象,或是干脆直接使用字库自带字体,没有创意,好的字体标志设计往往能更准确地传递出企业精神,符合大众审美,鼓励学生在包装设计中多使用创意字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设计中学生结合产品特征及地域特点设计出符合陕西关中地区饮食习惯的“秦椒”系列包装,把辣椒形态借物于字,使整体包装形象出彩。
色彩在包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引导受众的心理感知,色彩心理学也是设计人员需要学习了解的,学生对于色彩的把握和运用往往不准确。如,在包装设计解决结构及计算问题后,对于色彩的运用作了充分的尝试,在经过近二十种色彩比对后共选出四组色彩被最终采用,以块面与线条为元素,将面与线相互融合,运用颜色的补色相互协调,从而代表着黑巧克力味道浓厚而理性,微苦却别具口感。牛奶味白巧克力以流动柔软的水流线为图形,结合纯度及明度较高的色彩,体现出牛奶与可可之间的相互依赖与温暖的属性。在包装结构中是最容易出现瓶颈的,从结构来看,包装也是产品设计的范畴,而学习平面类的学生在空间、造型和结构上的知识学习相对薄弱。
印刷当然和包装设计不可分割,由于非专科院校学生对印刷知识了解不深,学生要动手完成工业生产中本能通过机械对材料的成型与加工制作,可以转变观念,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性的尝试,将手作之美发挥尽致,这与机器完全不同。例如,在设计中学生选用“葫芦”这一天然材料,在其外部进行雕刻镂空,使之不仅能够当作包装罐体储存商品,在商品用尽之后还能再利用成为装饰灯具。葫芦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雕刻工艺之美及内涵应用于现代设计,具有文化承载之意义。虽然学生最终呈现的不能与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比拟,在形式上还有待创新,但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将“创意,手艺”这条路走下去,为民艺探出新路,将工匠精神之实质传承下去。
结语
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有些情况下无标准答案和唯一答案的特殊属性,因此,在教學过程中要适当安排教学实例课题,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小组合作所出现的问题都要灵活进行有效指导。设计教育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良,以PBL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理念,改变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向学习的陈旧观念,提倡双向互动学习的理念,以“心手合一”为教学目标。同时,包装设计也承载着时代重任,环境保护问题的迫切性、可持续性问题等对于包装设计而言日益重要,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回收,设计师们在他们的设计中尽量少地使用材料(比如纸板和塑料衬底)。一些新型材料的开发研究(例如可再生和生物降解材料的运用)都将是未来包装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有问题出现就需要有解决方法,设计教育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用同一概念解决不同难题,亦是PBL学习方法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吴振东、过伟敏、艾小群:《问题导向下的动态图形设计教学模式探究》,《装饰》2016年第10期,第109-110页。
[2]杜翔云,Anette Kolmos,Jette Egelund Holgaard:《PBL:大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第29页。
[3]李鹏斌:《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包装工程》2009年第3期,第19-20页。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