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审视研究
2018-03-27刘娟
刘娟
【摘要】文章从文化审视与高校英语教育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对高校英语教育进行文化审视的必要性,并对在文化审视角度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以丰富高校英语教学内涵,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英语文化审视教学研究
文化审视的概念及其与高校英语教育的关系
文化审视是从文化的角度对高校的英语教育进行评价。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获得公认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能够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得到普遍认同的一种传承的意识形态。从这种文化的意识形态视角出发对高校的英语教育进行审视,主要是看高校英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否能够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文化的视角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其语言背后的文化以及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文化所倡导的是将教学的工具性和文化的人文性进行有机的统一,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将这种影响力与高校英语教育的影响力整合起来,为历史和未来的社会连接开辟新的道路。
高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适当用英语进行交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国际化的一种基础教育。高校英语教育与文化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在文化视角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媒介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文化大门,高校英语教育应以文化精神为指导,丰富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构建好以文化理论为框架的高校英语教学,注重以人文性教学为目标的教育。高校英语教育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教育和文化两者的强大影响力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的未来,将文化的新生力量注入高校英语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基础和良好社交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是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
对高校英语教育进行文化审视的必要性
1.新形势下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会议上,“文化育人”被多次提及,在英語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的日常使用,在满足工具性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素质和英语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此要求下,高校英语的教育教学改革重心应该向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方向倾斜。我国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一直强调的是英语教学中的英式文化熏陶,而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的文化。高校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时所处的环境是本土的文化环境,在提高英语教学科学性的同时要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增加英语教学过程中本土文化知识。也就是在本土的文化环境中运用英语语言的工具性来重新解析和理解本土文化,这是一种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来深入解析本土文化氛围的教育理念。高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发展的,在当下的多元文化环境下,在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影响下,将英语这门世界语言作为交流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工具来为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2.高校教学文化研究趋向的变化
高等教育的文化研究逐渐由普遍的价值追求转向了更为人文的“兴趣”“实践”方向,通过兴趣的解放来获得语言能力的加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就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的工具性不仅决定了在教学方法上要关注语言的基本词汇和句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将单纯以语言作为工具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关注语言的文化本质。在跨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化融合的大环境驱使下,必然会导致高校英语教学的价值诉求发生新变化,高校的英语教学是一个不断随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学的成功标准也不是从一两个方面的指标就能衡量出来的,但是教学效果是与个体的互动体验直接发生关联的。在人文性的英语教学中,高校要关注英语内容的体验性和文化主客体间的互动性,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教学体验和文化体验,通过学生的体验获得学习效果,在互动体验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3.多元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工具,在推动多元文化共生共存方面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充分利用语言工具性的基础上,再从文化审视的视角将英语在不同文化融合创新之间的传递和桥梁作用凸显出来。所以,在整个世界的文化融合过程中,高校英语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理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途径。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下,要培养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所需人才就要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去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文化审视下的高校英语有效教学探究
1.优化资源投入,改善教学结构
优化教学资源的投入,高校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融入英语教学中。高校可将“英语教育”设置为不同水平的公共选修课,对不同需求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英语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英语需求,也优化了高校的英语教学资源投入。例如,在面向有较高英语需求的出国留学学生时,应注重加强对语言的交际能力和考级水平的培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国外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教育和视野扩展;对于打算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工科学生,或者原有英语基础水平较差的技术类专业学生,可开设基础的日常交际英语教育。
2.树立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航向标,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育作为一门语言,教学的工具性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重点集中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领域。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9年的版本中,就将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学生的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被忽视。在文化审视的角度下,高校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要适应社会的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发展趋势,人文性要成为与实用性同等重要的教学目标。高校的英语文化教育也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发展状况,从而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
3.注重教学内容的文化性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实际载体,文化审视下的大学英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各方面的综合需要,诸如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标准等,这是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关键因素。高校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不仅是学生的兴趣,还要将英语语言的实用哲学作为理论依据,英语教材内容要兼顾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还要兼顾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要在文化渗透的基础上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英语教学内容不能离开人际交流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而独立存在,英语语言学习最终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交流和文化理解,在此基础上的英语教学内容选择要求高校要树立多元化的文化教育观,在互联网发展共享经济的大平台上增加文化的通识教育,以及本土的主流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内容。
4.提高教学过程的体验教学
教学过程是教学实施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包含师资水平和教学环境两个方面,在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要从文化审视角度来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文化素养,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通过教学能力的培养来提高母语文化的迁移能力;另一方面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进行多种类型的体验式教学,如通过开展课堂活动、举行西方文化节等形式改善传统英语课程体验差、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过程。同时,在高校的现代化教学中积极地将现代化教学媒介和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突出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认知活动发展和文化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辉:《文化哲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探究》,《长治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第99-101页。
[2]王静姝:《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审视》,《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第32页。
[3]赵海燕:《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中国高校研究》2016年第11期,第99-102页。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