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刺客聂隐娘》中的“留白”艺术

2018-03-2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刺客聂隐娘聂隐娘公主

侯孝贤在《刺客聂隐娘》运用了大量的留白手法,整个影片就如一首言尽而意不能尽的古诗,初读时就感觉很美,细读之后却又能生出无限的想象与审美愉悦,这也正是独特的东方审美理想带给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一、极简的叙事却带给人无限的想象

《刺客聂隐娘》中大量的叙事留白给观众带来了最大限度的想象自由,想象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决定了作品的意境。影片讲述的故事基于一个十三年前的前程往事,然而导演却没有按照传统的叙事风格,而是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直接从十三年后开始讲起,即便从后来人物寥寥数语的对白中我们也很难拼凑一个清晰的前程往事。我们不禁会想象,窈七如何与田季安相恋的,得知嘉城公主欲与元氏结亲的时候窈七内心是何感受,山上学剑的时候窈七又是怎么度过的,这些导演统统都没有告诉我们,需要我们自己去想象,这就是好的作品的魅力,它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影片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的留白也是极其耐人寻味的,甚至这些留白直到电影结束也没有填补。李安导演说过;“我们没有权利给观众下答案,我们做的是如何刺激观众的想象力是,设下一个谜面,让观众去猜谜”。①影片中隐娘的性格非常孤僻、沉默,道姑送隐娘回到家中,十三年后母女二人再次相见,彼此都没有关切和问候。两人唯一一次交流就是母亲告知隐娘嘉城公主的死讯和公主最遗憾的事就是屈判了阿窈,隐娘掩面失声痛哭,这使我们不禁想象为何隐娘与母亲聂田氏的感情如此凉薄。隐娘与磨镜少年的感情线导演也没有大肆渲染,这位磨镜少年的身份背景不甚详细,他如何爱上了隐娘更是不得而知,然而却自有一种清风自来的舒适真挚。

二、人物情感上的留白表现出极具中国特色的审美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审美,追求的是节制,隽永,发乎情而止于礼。此外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言志的诗中,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孤独。影片多处使用留白手法和缓慢的长镜头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感伤、悲愁的意境。嘉城公主和隐娘都是孤独的,公主只身一人从繁华的长安来到魏博,她应该充满了孤独与思乡之情,隐娘成为一个多余的人远走他乡十三年,她们都是政治的牺牲品。青鸾既是嘉城公主,也是隐娘,更是导演内心的表达。隐娘在得知嘉城公主死讯之后,是掩面痛苦,而不是歇斯底里的嚎啕大哭。隐娘为什么会哭,又为什么将巨大的痛苦压抑在内心深处,一个人没有同类,隐娘对嘉城公主的死伤心悲痛,因为他们同是为政治利益而牺牲的孤独者,这压抑隐忍的悲痛也是隐娘自己内心孤独的一种表达,如果是嚎啕大哭反倒不美了。在表现隐娘对田季安的情感时,隐娘是隔着重重的屏障窥视田季安与胡姬的,绚丽薄纱后的隐娘静默不动,画面里的田季安与胡姬隔着薄纱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就如同隐娘的视线时而被薄纱遮挡。在刻画隐娘与磨镜少年的感情时,同样是淡淡的、有所保留的,而其中的真意却已让人心灵神会。

三、画面构图中的留白勾勒出中国传统美学意境

除此之外,整个影片最明显的就是在画面的色彩和构图上运用的大量留白手法,使得整个影片就如一幅精美的中国写意山水画,表现出了明显的中国古典美学倾向。不同于以往的武侠片极尽动作之绚丽,人物飞檐走壁,到处充满了腥风血雨,隐娘的招式都是干净利落的,人物在这样的环境中脱去了喧嚣的江湖味道,却更能使人感受到苍凉的时间感和寂静的空间感。画面中的景物、空镜头更是将中国古诗词里的留白和写意用电影语言表达了出来,夕阳西下的农舍背靠着远山,田间阡陌交错,鸡犬相闻,村中炊烟袅袅,这正是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这诗意的景物,诗意的感情正是隐娘渴望的,也是我们现代人缺少的,我们的精神是疲乏的,我们的生活被各种无意义的琐碎的东西塞满,我们缺少对生活的、对精神的、对审美的精致的诗意的追求。结尾处,隐娘和磨镜少年护送老者离开,人物在明媚如画的山峦中渐行渐远,往那苍苍茫茫的远方而去,直到最后只剩下几个黑点。在这长达七分钟的长镜头中,人物渐行渐远,整个画面慢慢的都是山峦和草木的留白,给观众一种情感上的抽感,然而这看似是故事的结束,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呢,隐娘的人生也许才真正的开始,她已经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走向了自由。

四、结语

《刺客聂隐娘》留白手法在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的运用是一次成功的创新,能够引起人们对于艺术电影的思考,尤其是具有中国本民族特色的艺术电影,怎样将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同受众的审美能力统一起来,怎样将商业利益与艺术价值统一起来既卖好又叫座,是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探索的。这部电影具有极大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部诗的电影,一部真正体现了中国美学的电影。

注释:

①张盼.影视留白的美学赏析[J].电影文学,2008,(14).

[1]张盼.影视留白的美学赏析[J].电影文学,2008(14).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刺客聂隐娘聂隐娘公主
《辽史·公主表》补述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小公主
身份的瓦解与重建
——从《刺客聂隐娘》看侯孝贤的“归去”主题
《刺客聂隐娘》的文艺风格与意境分析
《刺客聂隐娘》浓郁东方美学意蕴的影像表述
《刺客聂隐娘》对中国美学的自觉追求
《刺客聂隐娘》电影镜头语言中的价值传播
从《刺客聂隐娘》到大九湖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