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学术期刊编校一体化利弊分析
2018-03-27姚丽
姚 丽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自从有了原始文字——甲骨文之后,为了传承文明,编订和雠校活动便逐渐出现了。最早的书籍编订活动出现在周朝,最早形成校雠法理论是始于西汉[1-2]。由于古代传播技术的限制,人们的读书过程自然而然地伴随着校对的过程,清朝的校勘学家王鸣盛曾经说过,“读书先从校勘始”。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使校书成为一种高级知识分子才能从事的活动,通常是国家组织人力物力才能做到的,所以,在官方修书占主流的古代社会,编校一体集中于上层社会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精细化,宋朝,也就是书籍版本中质量最好的宋本产生的时期,编书和校书分离成两个独立的体系。这种精细化分工是宋本一书难求的成因之一。在从宋至今的漫长时间里,编校分离一直是图书出版界的主流模式。但对于后起之秀的期刊来说,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固定出版周期和时效性的限制,编辑一体则成为主流模式。下面针对目前日趋明朗的数字化期刊出版趋势探讨社科类学术期刊编校一体化的利弊。
一、编校一体化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的有利方面
编校一体化在期刊界的存在由来已久,并不是今时今日才出现的。相对于图书从选题策划到成书的过程,期刊的出版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工作量大的种种局限。因此,编校一体化无形中满足了期刊出版的需要,尤其存在的价值。
(1)编校一体化缩短了学术期刊用于编校上的时间,保证了学术期刊出版的周期性。相对于图书出版,期刊的出版有其固定的时间限制。有的学术期刊是月刊,有的是半月刊,甚至有的是旬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保质保量地按时出版,只能在最耗费时间的编校环节上着手。相对于图书,期刊的选题策划可以相对节省时间,每期的栏目甚至可以不变;学术稿件更是可以坐等上门,不必像图书出版那样做大量的市场调查,节省了组稿的时间;有的学术杂志甚至提前半年收稿,为的就是保证出版的周期性。这些方面的努力最终还要审稿和编校的有力配合。很多学术期刊都把三审提早到最前面,从接收到作者稿件起就开始三审工作,有的还要外审。三审确定稿件可以录用后,发给作者用稿通知。接下来就是稿件编校。这里确实是编校,既有编,又有校。编辑、排版、校对一次性完成。包含了编辑对稿件的加工整理、校对的三校一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此举是无奈之举、必要之举。
(2)编校一体化节省了人力物力,减省了学术期刊的运营成本。所谓的编校一体化不仅指编辑和校对的一体化过程,也指编辑和校对是同样的一批人,他们既做了编辑的工作,同时也做了校对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人双职,而且从来只领一份工资。这是期刊社为了应对自己生存发展做出的必须选择。
(3)在数字互联网出版背景下,编校一体化发展如虎添翼。社科类学术期刊虽然没有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那样对论文发表时间上的分秒必争,但是优先出版依然是高质量稿件的不二首选。为了保证出版的时效性,编校一体外加人机共校是信息化背景下很多社科类学术期刊的选择。但是机器校对绝对不能代替人校,它客观上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是亟待完善的,人的作用目前来看还是校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编校一体化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的不利方面
编校一体化在缩短编校时间、保证出版周期的同时,也必然影响到期刊出版质量。下面就编校一体化对于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的不利影响做以下探讨。
(1)周奇在《现代校对学概论》中说:“到了近现代,由于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校对从编辑中分流出来,成为独立的专业。”[3]校对的相对独立是现代出版业为提高出版质量而做出的选择,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就是因为出版是一个精细活,每一次的编辑和校对都能够有效提高出版质量,编校次数越多,出版质量越好。年鉴的出版周期是一年,有充裕的时间编校,校次可以达到七校,因而质量非常高。图书的出版周期平均也有半年,质量也比期刊和报纸要好得多。期刊的出版周期和报纸一样,是固定的,为保证按期出刊,编校一体化带来了质量的下降,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图书、期刊质量检查差错率标准就可见一斑:图书差错率标准是万分之一、期刊差错率标准是万分之二。也就是说,国家允许期刊每万字可以出现两个错误。编校一体化带来的出版物质量下降是必然的。
(2)编校一体化造成编辑过程的后移,影响稿件问题的早排查早纠正。前文说过,很多学术期刊的三审都前移,就是为了对有问题的稿件进行早排查,好进行适当的退稿和退修工作。但是三审并不能完全筛查出所有稿件问题,三审过程之后的编辑加工整理工作却和校对工作一起进行,而且往往由同一责编进行,这就出现了编辑过程的后移,无疑会产生工作过程的重复进行和工作量的增加。我们说校对很大的一个作用是为了弥补编辑工作的不足[3],本应该在编辑工作进行完之后再进行。但是编校一体造成了编辑和校对的同步,这时出现了编辑加工整理后查找出的问题,就使校对工作成为一种浪费。退修后再进行一遍编校一体化处理,无疑也增加了责编的工作量。
(3)在数字优先出版背景下,编校一体化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为了保证出版时间,编校一体化的过程往往更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编辑,容易忽视校对过程中的文章细节的把握。而好的学术期刊需要对校对差错率的严格把关,二者形成的矛盾因出版时间而不可调和。
三、编校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之路探讨
为了保证学术期刊出版的周期性,很多学术杂志已经达到提前半年收稿,严重影响到了学术文章出版的时效性;为了加快出版速度,编校一体化已经成为学术期刊的必然选择,但也造成了学术期刊质量的下降;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出版的大趋势,同时保证期刊出版质量,很多学术杂志不得不增加了校对软件的应用,但是校对软件的不完善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多的矛盾,学术期刊将何去何从?编校一体化是否应该持续下去?
笔者认为,我们学术期刊编辑界的同仁们应该朝向以下方向进行努力。
(1)加大对编辑和校对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保证期刊质量。学术期刊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对外交往的窗口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其地位和作用理应得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我们作为学术期刊出版人,更应该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为作者服务、为中国学术发展服务,以更多的投入换更好的学术期刊出版质量。一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增加同行间的经验交流,让好的编校模式为更多的学术期刊所采用。二要注重编辑自身业务素质提升,努力使自己适应互联网时代期刊出版的新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编校质量和效率。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编辑人数、扩大编辑队伍,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编辑素质,用交叉互校的方式增加校对次数,提高编校质量。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将收稿与出版之间的时间尽量缩短,以对作者出版时间负责,对广大读者获取知识时间负责的态度,保证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时效性。针对学术时效性问题,将有特殊学术价值的优先出版稿件以特事特办的方式加强编校,提高编校质量,不因时间仓促而影响出版物质量。
(3)针对网络时代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学术期刊发展,我们既要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调整学术期刊的发展步调,又要仔细分析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采取适当的措施。编校一体化在学术期刊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的选择,因而其瑕不掩瑜,仍然适用于目前学术期刊的发展,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完善。一要增加校对软件的校次,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要人为地加以判断,不能因校对软件而误改,期待将来能有更为智能的校对软件出现。二要增加校次,不能因责任编辑的“责任”二字就不实行交叉校对,因为不同的编辑的校对能力和业务水平都不同,交叉校对是对整个期刊质量的负责任。在自校、他校后再进行自己的二校,用打时间差的方式节省校对时间、保证出版物质量。
(4)提高三审制度的把关作用,将编辑问题提早解决,不给后面的编校添麻烦。三审制度是学术期刊编校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它能够有效保证期刊内容上不出大问题。但是有些细节往往是三审中容易忽视的,有些稿件粗读没什么大问题,从文章题目到内容框架都中规中矩,但是细读内文往往会发现一些政治性、知识性问题,它们有的只涉及文章的一小部分,不影响全局;有的只是隐晦地提及个人的一些错误观点,不是文章主旨,但是,这些问题都是不能忽视的,一旦忽视了,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往往在三审后的编校过程中,这些问题才会凸显出来,再进行退修,已经成为一种对时间和人力的浪费。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出现,应在收稿后的三审过程中加强对内容细节的审读,不因错小而遗漏。
四、结语
编校一体化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来说是有利有弊的,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利大于弊,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在网络数字出版的大背景下,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我们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姚福申.中国编辑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谈维.校对业务教程[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
[3]周奇.现代校对学概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4]周远成.编校“合一·分离·合一”——现代校对管理规律的基本模式[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4):124-127.
[5]王军.编校一体与高职学报规范、质量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6):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