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融合下电台的发展出路
2018-03-27
伴随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持续创新,传统广播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有效的融合新媒体。对此,研究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媒体广播发展的现状
现在大部分广播电台的形式在全媒体时代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拥抱互联网并从中借势促进自身的发展是广播电台发展的必然选择。
成立于1948年的宝鸡人民广播电台,是全省同行业中最早的传统媒体。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宝鸡人民广播电台确立了以“勇于创新、勇于改革,主动拥抱新技术、新趋势”为内容的新媒体发展途径。全台确定了“广播宝鸡”品牌形象,在积极发挥广播“声音”优势的基础上,明确了电台内容各微信平台的功能及定位,形成合力。新闻中心采访部开设了“新闻头条”版块,并搭建了新闻实时发布的平台。目前,宝鸡人民广播电台新媒体推送做到了第一时间“实时推送”,形成了以新闻实时发布平台“碎片化+网络化”,“广播宝鸡”微信公众号“深度+创意”,西部之声网站“海量新闻+资源整合”,四套频率公众号“生活服务+线上线下”的新媒体传播体系。
二、新媒体融合下广播发展瓶颈
在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始终处于一种简单的尝试融合阶段。在融合方式上仍然需要进一步思考、改进。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优先发布权一直是阻碍两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最大原因。由于新媒体的产生时间较短,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由于人才的补给进行完善,但是却无法得到传统媒体优秀人才的帮助。
由于新媒体的产生时间较短,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由于人才的补给进行完善,但是却无法得到传统媒体优秀人才的帮助。
(二)媒体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就目前而言,从事新媒体的大多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技能,但是从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人员,具备较高的传媒方面的知识,缺乏计算进应用、发明方面的知识,就导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对相关策略的执行力较差。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对策
宝鸡作为陕西第二大城市、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甘川宁毗邻地区中心城市,要以协同合作共享资源、线上线下角色转换、内容生产流程再造、精品节目产业化为突破思路,遵循媒体发展规律,打造宝鸡最具影响力、号召力、公信力的新媒体平台。
(一)健全媒体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模式
要立足宝鸡传统媒体优势,改变以往“我播什么,你听什么”的观念和“有什么就干什么”的工作状态,打破惯性思维,从新闻策划、制作、播出、分发、营销等各个环节引入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提供宝鸡地区最快捷、权威、全面、鲜活的新闻和生活资讯。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新闻+服务+社交+大数据”为主的产品定位;以圈住本地人为出发点,树立用户观念和企业思维,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厨房”,建成为兼具视频、音频、广播连线、网络图文等多产品生产发布能力的全媒体采编中心和“一次采集、多种生产、分众传输”的信息枢纽。深度挖掘广播节目承载的信息服务价值,用“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资源”开发新的个性化、轻量化媒体产品,塑造多种价值体系,打造宝鸡新媒体第一平台。
(二)加强对融媒体专业人员的培训,强化人才建设
为媒体融合发展扫清障碍,积极实施“全媒记者”和“全媒编辑”培养方案,力争在两年内对本单位的采编人员进行全员轮训,塑造一批具备全媒体采编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加大广播事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熟悉传媒市场规律、掌握现代经营理念、相关从业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采取项目合作、外聘专家顾问等形式扩充人才资源。
(三)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加强内容建设
新闻媒体要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各自品牌优势,以“两微一端”是(微博,微信手机移动客户端)建设为抓手,以“新闻+”的模式积极构建融合权威发布、民生互动、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打造彰显特色的新媒体和全媒体。坚持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支持各新闻媒体之间在内容生产上深度合作,联手开发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满足全媒体发布需要、贴近用户需求的信息内容产品。
(四)优化内部采编结构,改造业务流程
强化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并行并重、协同融合的理念,推动媒体内部组织结构再造加快推进媒体内部采写、编辑、审核等流程集约化、数字化改造,积极构建建全媒体新闻中心和全媒体数据库,多渠道发布的新媒体运行格局,推动媒体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全市政务信息、城市形象、公共文化休闲旅游、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更好的服务城市发展、服务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