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2018-03-27

传媒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吕 舒

(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普及,新媒体技术对于社会各个领域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环境发生变化,无论是过去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或者教育模式,都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国内各大高校、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为工作开展创造了机遇,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应当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更加深入地探讨。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挑战

处于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挑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在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素养。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这些教育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可利用网络自主浏览新闻,无须走出校园便能直接接触社会,但当前网络环境缺乏科学监管,充斥着海量的信息,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信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极有可能走向岔路,并且无法在网络环境中坚守道德规范,出现侵权、诈骗、造谣以及在匿名环境下的恶意攻击等不道德的行为。但就目前来看,国内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普遍没有涉及这一方面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约束力度不足。

(二)教育工作者面临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挑战。传统教育工作中,教师凭借丰富的教育经验使其在专业领域内具有绝对权威性,对知识掌握熟练,从而才能承担起传道授业的重担,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拓宽,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所搭建的桥梁,大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快速吸收大量专业知识,教师教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与教师相比,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学习速度更快,甚至对于很多新知识的获取时间要早于教师。在这一情况下,教师的权威性无疑受到了挑战,教师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在思想教育工作中会遭受学生的质疑与反驳。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高校、教育工作者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要把握这一机遇,并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以便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时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上,可以凭借互联网进行延伸,在网络中查询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探讨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如何辨别、分析网络环境中所充斥的信息,增强学生是非分辨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

新媒体时代为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便利。以往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过程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果无法达到预期。而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则有效地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以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不同形式呈现出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同时也让学生的接受程度更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丰富,而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存在不足之处,极有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腐蚀,这显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压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升高。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高校及教师应当紧紧把握这一机遇,改变教育理念,积极地迎接挑战,提升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