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学文艺创作的回顾及新常态下创作方式的思考

2018-03-27许海生

传媒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潮常态科普

许海生

(吉林大学出版社,吉林 长春 130021)

一、什么是新常态?新常态对科学文艺创作的影响

新常态涉及的领域很大、很广,新常态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给当前的科学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是新常态的表现形式,而具体到对科学文艺创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点:

1.要出精品

从严复翻译赫胥黎的科普著作《天演论》以来,拉开了我国的科学文艺创作的序幕,从1915年开始,我国的科普文艺创作出现了三次高潮,这其中可谓星汉灿烂,名家辈出。像胡适、鲁迅、陶行知、高士其,茅以升、郑文光、徐迟、叶永烈、童恩正、刘兴诗等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的科普文艺精品。像《细菌的衣食住行》《十万个为什么》《哥德巴赫猜想》《飞向人马座》《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等,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到今天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新常态下,我们从事科普文艺创作的作家们,更是要以出精品为己任,精雕细刻,不懈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传世之作。

2.要有实效

科学文艺作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它自身的概念内涵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实效性。当前我国权威的科普概念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科普是指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报告》也提到了有关科普的概念,科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实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和互动过程。综上而言,结合新常态下科普创作的实际意义,我们要把创作的实效性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3.要有突破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广大科技人员要承担起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重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首要的是要实施创新型科技发展战略,因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因此,科普及其科普创作要有突破,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的科普创作人才。

二、科学文艺创作的发展历程

回顾历史,我国的科普创作共经历了三次创作高潮,从1915年~1949年,形成了中国科普创作的第一次高潮,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科普作家、科普活动家和科普编辑家,如严复、杜亚泉、胡适、陈独秀、丁文江、鲁迅、陶行知、陈望道、高士其和董纯才等。

新中国的成立给我国的科普事业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1949~1965年,中国迎来了科普及科普创作的第二次高潮。在这次高潮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科普作家是茅以升和郑文光。茅以升是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杰出的科普作家。于90高龄出版科普文集《桥话》10册。郑文光是新中国科幻小说的开山者,中国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普创作高潮的领军人物之一。著有科普读物《天空的神秘》等。《从地球到火星》《太阳探险记》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写作的一批“科普式”的科幻小说。这期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谈21世纪》也不影响巨大,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受读者欢迎的一套优秀青少年科普读物。

中国科普创作的最高峰,即第三次高潮(1978~1999),于十年浩劫结束的1976年姗姗来迟。1978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8月,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后更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期间,全国共出版各类科普图书4万多册,科普报刊和影视作品也异常火爆,发行量十分巨大。在中国科普及科普创作的第三次高潮中,出现了叶永烈、童恩正、刘兴诗等一批科普代表作家及一批由科普作家群体完成的大型科普畅销丛书。徐迟、黄宗英和黄钢等一批著名作家也加入了科普创作队伍,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的《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刊登播出,在全国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新常态下科学文艺作品的创新

1.科普文艺演出

形式如“曲艺,歌曲,戏剧”等等。

2.科普影视演出

形式如“科幻电影,电视剧,科普微电影”等等。

3.科普美术

形式如“科普动漫作品,科普摄影,科普挂图,科普画廊”等等。

4.网络科普作品的创作

形式如“科普网站,在网络上撰写科普作品”等。

5.移动通信时代的科普作品创作

形式如利用多种自媒体传播工具,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微信,微博上发表科普作品等。

猜你喜欢

高潮常态科普
百折再看高潮来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