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舆情反转新闻产生机制及对策探析

2018-03-27申晓雁

传媒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真实性舆情舆论

申晓雁

(资中广播电视台,四川 资中 641200)

舆情反转新闻主要是指新闻内容在报道初期及报道后续跟进及详细了解后得出的反差较大的转变,让社会大众急剧转变自己立场及观点的一种新闻现象,随着舆情反转新闻的不断出现,大众对于媒体及其新闻逐渐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影响了媒体公信力,对新闻媒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匿名性:主要是指网民身份具有隐蔽性,人们在网络上、各大论坛上发布消息及跟帖不需要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及信息透露出来;②公共性:自媒体一直给大众传达社会问题及社会现象的消息,不断向人们提供外界社会的信息,以此方式营造一种类似于传统媒体的公共符号权力,记者在平台上发布消息具有公共性及公开性;③情绪化:由于网络上的言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这也导致少数网民发言具有情绪化。

二、自媒体时代舆情反转新闻产生的机制及对策

(一)自媒体时代舆情反转新闻产生的机制

自媒体时代舆情反转新闻产生的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新闻是为服务大众而存在的,大众需求属于新闻传播的前提条件,由于大众的需求导致舆情反转新闻的出现,导致各种各样的假新闻层出不穷,有的媒体甚至为了吸引大众关注,故意制造一些假新闻以达到宣传自身的目的,这主要是由于大众的猎奇心理为这类假新闻提供了市场;②新闻工作者职业素质不高:新闻工作者辨别真伪的能力与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新闻报道出现偏差或不准确,将会导致社会大众对事件的看法产生偏差及误解,多数新闻工作者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缺乏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真相及掌握事实的职业素养,未能按照新闻行业的标准及要求报道新闻,导致新闻缺乏真实性及可信度;③网络环境下不完善的监管机制:新媒体时代下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质的变化,人们在要求言论自由的情况下,未能设定言论的边界,导致多数网民在过分自由的网络环境下,很难依靠自身的约束达到理性发言的目的,由于对网络环境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及制度,导致越来越多的舆情反转新闻的出现。

(二)自媒体时代舆情反转新闻的相应对策

1.由权威机构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

舆情反转新闻的出现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媒体行业应规避这种舆情反转新闻的出现,媒体行业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当出现问题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及蔓延,依靠权威机构的辅助,在第一时间内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详细告知大众,等全面调查的结果出来后再传播给社会大众,引导舆论的走向,减少不良影响带来的损失现象。

2.媒体行业应规范制度管理,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舆情反转新闻现象,首先应监督新闻工作者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规范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不采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进行报道,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提高新闻工作者辨别事实真伪的能力,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全面地调查及分析之后再进行判断。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准确拿捏新闻事件的时效性及真实性,对该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及探索,加强职业自律精神,不能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而忽略新闻的真实性,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将真实的新闻及信息传达给社会大众,更好地体现新闻媒体的价值。

3.树立媒体正面形象,重视加强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随着网络信息及自媒体的出现及发展,社会大众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新闻内容的生产者及发布者。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行业应大力加强公众媒体的素养及素质教育。当舆情反转新闻出现时,社会大众的舆论一般是倒向一边的,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报道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大众也不应盲目跟随舆论走向,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及看法,要做到提高媒体素养应针对大众、媒体本身及社会等方面相结合共同努力,在出现舆情反转新闻时,媒体行业应借助社会及大众的配合最大程度上减少舆情反转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建媒体行业的公信力,树立可信度高、报道真实的正面形象。

三、结语

自媒体时代给人们带来强大话语权的背后也隐藏着较多的负面影响及不足之处,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言论自由,导致舆情反转新闻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着社会大众的舆论走向,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应对及解决自媒体时代舆情反转新闻的过程中,应由权威机构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正确走向。媒体行业应规范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素质,重视培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树立媒体正面形象,将舆情反转新闻的出现率降至最低,给社会大众带来真实、可靠的新闻。

猜你喜欢

真实性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广告的真实性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