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
2018-03-27于英杰
于英杰
(扬子晚报,江苏 南京 210000)
微信是腾讯公司非常重要的项目,它以用户群为主,提供移动化、强关系、本地化等功能的服务。微信作为一个社交网络平台,正在逐渐替代新浪微博,影响着类似纸媒这样的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主要负责给用户推送信息,微信信息都是在公众号上展开,而且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一、纸媒公众号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1.内容差异不显著
面对内容显示的限制,纸媒不比微信公众号更具有优势。微信公众号包括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而订阅号比较突出的是发布信息,而纸媒多数是注册订阅号,相关的服务比较偏向企业服务。而且目前的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实现群发规则,订阅号是每天只能群发1条信息,服务号则是每个月群发送4条信息。虽然利用微信中的“图文消息”方式可以弥补这个限制,一次扩充信息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视觉因素限制,一般图文消息只能容纳3~5条消息,很少有超过10条的。而且随着社会新闻价值取向的引导,很多新闻开始出现撞车情况,同质化现象严重,进而影响公众的订阅数量。
2.话题扩散能力存在限制
对比微信这种新媒体来说,他们的话题扩散能力较强。特别是微博这种媒体,只要出现特殊信息,该平台的主题就会以这个新闻为主,而且随着这个话题在微博上的传播,讨论人数会显著增加。而微信平台,就是利用文章格式进行传播,相比纸媒传播力度还是比较显著的,但是该软件的传播范围只限在朋友圈,信息爆发性不强,具有封闭性。
3.与用户交流比较被动
公众号的用户,没有相对自由的沟通能力。一旦腾讯平台发出新的战略对策,以往的这些信息都会归零。比如:微信5.0版本,在2013年推出之后,之前可以单独展现好友的类别内容被替代了,统一整合成了“订阅号”,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订阅号传播功能。而且用户一般都不会主动点击订阅号,这样造成受众不能及时知道这些推送的信息。
二、纸媒公众号的探索价值
1.立足本地实现创新
微信也可以说是区域形式的营销工具,纸媒想要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同一个地区的用户,将线上逐渐向线下衍生,从而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公众号推送的信息逐渐本地化,需要加强创意推广的能力。比如: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他们主要推送的内容都是以“互动、本地、好玩”等元素为主,同时与网络热电相结合,及时推送一些“疯狂猜电影”“方言大拜年”等这种活动,这样与本地用户需求向适应,从而数据良好的口碑。目前占用多用户移动时间的微信平台,也逐渐成为了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的最大入口。对于纸媒来说,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是非常有帮助的,它能够更好地提高纸媒信息的价值。
2.转变思维更新界面
利用微信公众号,可以使纸媒不断地进行完善,从而建立互联网的思维。处于信息化网络时代,读者对信息的质量、种类、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通过公众号来说,纸媒在以往的设计中,对用户的自身体验不够重视,而且内容条目的扩充都比较盲目。比如:以往扬子晚报设置的微信公众号,栏目一般包括娱乐、资讯和互动三个部分,并在这三个部分上设计4~5个二级栏目,虽然内容看上去比较全面,但是不方便用户的浏览。
3.分析数据提炼用户
纸媒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对用户类型进行准确定位。这样可以根据用户每天订阅情况,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规划。以往的纸媒在数据发布过程中,是得不到用户阅读的兴趣和特点等这些信息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更好地指导编写,从而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利用数据分析,可以根据用户的爱好、行业、兴趣等属性,对数据进行提炼,从而提高数据推送的质量。虽然这样的用户是有限的,但是具有很高的忠诚度,这样的用户团体才能成为纸媒核心的服务对象。
三、结语
纸媒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群发内容的功能,提供丰富的服务活动,同时也能利用视频、文字、图片、语音等方式实现对信息的推送,这极大提高了纸媒信息的价值。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微信公众号,纸媒想要提高阅读量,首先要有针对性的用户人群,这样才能更好提供服务,还有就是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这样才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