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分析播音主持实践的重要性

2018-03-27于程鑫

传媒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范儿文艺马克思

于程鑫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推理演进、逻辑体系、概念术语本身的复杂问题,更是指通过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文艺和美学现象更迭的介入与指导,使得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中国文艺发展产生更加重要的指导意义。

事实上,马克思并不曾写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完整的文艺理论或者是美学方面的理论著作,但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提及美及美学。后人在根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基础之上,不断对其进行延伸与拓展,使马克思主义美学理念不断发展起来。

在对于美的探讨中,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劳动实践作为研究美的哲学基础。一切的美都来自于人类的劳动。由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美学命题,实质上是将美与实践联系起来。他还十分鲜明地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样的论断,提出了“美的规律”的命题。可以说这样的论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往对美的研究,不是把美内化为人的主观世界能动性,就是将美纯粹地推给自然的客观性,比如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说。而马克思从劳动的对象化的角度进行美学界定,将实践的观点引入美的分析,为美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从中我们也可以意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基础和核心。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美学理论的引导下,一以贯之的“实践”观点也已经渗透到文艺理论的发展中。播音主持艺术作为一个建国之后才出现的新型的学科,其发展更是展现出了“实践”的意义与重要性。

一、播音主持艺术学科离不开实践的积淀

首先,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不断发展,牢牢以实践为根基。播音主持的理论研究推进,是一线播音主持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不断积累工作资料,深入研究总结而成的。正如张颂老师在《中国播音学》中所言:“人民广播半个多世纪的播音创作实践,以及对这些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探索,为播音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其中包含浓厚的实践性,从吐字归音的规范性,到文章稿件的不同类型的表达的驾驭,都是紧紧围绕实践基础而来的。可以说,没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材料作为根基,其理论的大楼无从而起。

二、播音主持艺术的教育中实践的重要性

再者,在播音主持艺术的教育中,实践的地位十分突出。赵莉老师在《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个性化思考》一书中,详细地论证了这一理念。书中强调,在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传授如果没有实践课程作为依托,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很多学习播音主持艺术的学生,喜欢端着架子,喜欢追求主持人范儿;或者播报新闻的时候追求新闻范儿、播音范儿。这其实暴露了我们教育过程中实践缺乏所导致的理论僵化问题。作为播音主持从业者,镜头感、语感是我们必备的职业素养。如果没有大量的实践,单凭书本中理论的文字说明就妄加臆断,往往没有办法明确表现出受众真正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形象,不仅基本功无法扎实推进,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使受众产生亲切感、交流感。而那些在一线能够出色完成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在求学阶段就将理论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明晰理论的指导意义。从实践中来,又投入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将理论素养融入到实践的生命里。

三、新形势下,播音主持艺术发展与实践的联系

最后,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播音主持未来的发展与走向,也需要紧紧抓住实践的牛鼻子。随着2009年新媒体的出现到如今,广播、电视的受众的媒介更加的复杂多样并且进化飞速。而传统的媒介模式必须变革,因为受众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比如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你说我听的模式,更加喜欢交互性强的沟通模式等。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这其实给我们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走向出了一道难题。在这样的历史大浪潮中,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其实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迪。我们的“美”是人类社会依照美的规律通过劳动实践所创造的。那么在当下,如果我们可以继续践行实践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形势下受众的审美趋向,同时牢固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动摇,走出一条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受众期望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并举的道路,未来的前景会更加光明。

猜你喜欢

范儿文艺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1942,文艺之春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2018年,如何穿出范儿?
□文艺范
抓准风格 古着穿出范儿
黄皮肤也能穿出范儿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