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郊区化办学中导师制对师生传播的意义及其改进策略
2018-03-27程梦玲李健蓉杨天骄张哲北京工商大学
程梦玲 李健蓉 杨天骄 张哲 北京工商大学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郊区化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高校郊区化作为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往往造成教师新老校区“两地教学”、学校与院系办公地与学生学习生活区脱离的局面。
本科生导师制在各高校里的探索与推行,为郊区化办学背景下高校师生传播和教学管理的优化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文探讨了在高校郊区化过程中,为加强师生传播而推行导师制的合理性、现存不足与改进策略。
一、本科生导师制对郊区化办学的意义
(一)增加师生沟通的频率和时长
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实质是对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教学时长和频率的适当规范和鼓励,有效避免了大学教育中老师上课就来、下课就走,师生间缺乏应有的互动的弊病。同时,导师制有利于师生间建立深入式的人际传播,减少师生双方心理距离,带动双方沟通的积极性。
( 二)保障师生间必要的面对面直接传播
导师制的推行保障了师生间必要的面对面直接传播,教师对学生的定期面谈辅导,把双方的沟通带向深度、长时间,有利于师生间的学术充分交流和学术外多样性沟通,促进学生高质与均衡发展。同时,面谈辅导有效避免了用即时通讯沟通的“去现场感”[1](“身体和语言是处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彼此看不到体态、表情等肢体语言”[2])带来的传播效果损失——“在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仅传达信息的35%,而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来传达的。”[3]
(三)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科学指导
本科阶段的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班主任或辅导员因负责学生数量过多而造成的学生辅导工作遗漏缺失。并且导师组能形成一个导师针对一组学生制定的长期性有规划性的辅导计划,甚至能针对学生个人特长、个性来因材施教,更利于学生获得更科学的指导意见。
二、郊区化办学体系下导师制推行的现存问题与改进策略
(一)导师制推行现存问题
1.导师制促使教师更频繁来往于城郊校区之间,也更易于造成教师进行学生辅导和科研、会议之间的时间冲突,这进一步加大了郊区化办学对教师造成的时间和经济压力。
2.导师制的推行在师生配备方式方面存在两难困境。一方面,将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学生的特长、兴趣尽可能匹配起来,会有造成过早限制学生多样性发展和潜力开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随机配备则会有造成学生兴趣与教师专长形成偏差的可能。
3.导师在对学生辅导形式与内容上陷入多元化与规范性发展的矛盾中。一方面,多元化的辅导形式与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获得个性化指导、教师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过于多元化、缺乏规范性的辅导,对学校主管方的管理与考核带来了困难。
(二)导师制的改进策略
1.增强教师的后勤和设施保障。高校应增加往返新老校区班车的频次,提供教师郊区校区临时住宿或长期住宿,保证教师郊区校区的办公场所与面积等。教师个人住所甚至办公区域的变化往往滞后于高校办学区域的郊区化迁移,所以为保证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工作更加方便、顺利进行,一系列服务于此的后勤服务和设施建立应该同步制度化,全方位保障教师的郊区工作时长。
2.充分利用新媒体灵活开展导师辅导工作。高校郊区化中,师生沟通对微信、邮件等传播手段的依赖性增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的传播效果。但是如果高校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充分开发,把不同传播手段与方式的运用带向综合化、系统化,这种效果损失的程度也就得到了应有的控制。
3.导师对学生辅导在方向上细化的渐进性。在导师制推行初期,导师不应过多地把对学生的辅导方向限制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应让学生接受全方位的学术和实践指导,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明确自身适合的、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在学生获得适当的多样性发展引导之后,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之所长,把导师的研究方向、教学指导风格与学生的特长、兴趣有机结合,培育出更多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可通过多导师组队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
4.建立有效的导师评价与反馈机制。一方面,学生主体是导师制效果的直接体现者,有效征集学生在导师辅导后对导师的评价、对自身发展与不足的说明、对后续辅导方向的建议,能及时弹性调整导师辅导工作计划,更好完善和发展导师制;另一方面,学校管理方在考核导师工作时,只有做到对其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科学性,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才能有效应对多样化的辅导形式、有效把控导师制的施行。
三、结语
导师制为高校郊区化带来了教学改革的契机,实现了“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促进高校师生间的沟通传播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同时,导师制的施行过程与现状也暴露一些不足。只有导师制与高校郊区化办学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导师制有效助力高校郊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