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邢台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3-27李峰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6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农民

李峰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进步的、不断发展的精神文明,包括村民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家庭伦理关系、邻里关系、党群关系,树立进步的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1]乡村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乡村文明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精神面貌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邢台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乡风文明建设阵地匮乏,缺少活动平台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乡风文明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农村中许多地方缺乏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还有一些乡村虽然建立了诸如农村图书室、文化站、村民活动中心、体育运动器材等设施,但整体水平陈旧落后,普遍处于闲置状态。平时没有专人负责设施维护,缺乏日常管理,利用率极低。

(二)乡风文明建设主体缺失,农民参与度低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为提高收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纷纷出门经商或外出务工,他们常年在外,平日很少回家,只有在过年过节才回家团聚。农村日常多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甚至许多家庭的儿童也被送往城市求学。农村平日冷冷清清,极度缺乏人气。

另一方面,在家青壮年劳动力和家庭妇女忙于生计,平日很少相互联系交流,闲暇之时都喜欢上网、玩手机游戏,看电视,极少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更少参加有组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乡风文明建设载体不足,文化活动偏少

部分基层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迫于日常工作压力和必要活动经费的缺乏,平日很少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基本处在空白状态。部分乡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不全面不彻底,教育对象仅仅局限于农村干部,教育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部分乡村开展娱乐文体活动仅仅限于春节,日常群众只能自娱自乐。基层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工作不主动,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没有充分利用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个重要载体。

(四)农村不文明现象大量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蔓延

由于缺乏先进文化的引领,许多乡村出现诸如大搞封建迷信,赌博成风,婚丧喜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乱扔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蔓延,又深深影响了农村群众的价值观。很多农村青壮年理想信念不坚定,日常不求上进,吃吃喝喝,拉帮结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在农村展现。部分乡村偷盗案件频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邢台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第一,因地制宜,调整本地区农业发展的结构。在合理利用土地基础上,参照周边地区做法,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大力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

第二,结合乡镇的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可以借助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平台,扩大种植、养殖的规模,打通农户和市场的联系。政府要为农村产业化发展做好配套服务,同时鼓励有条件乡村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开办村办企业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努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可在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培训就业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了解农民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畅通渠道,吸引更多外出人员回乡发展,为农村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二)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风文明建设,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阵地保障。首先,可以在乡镇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并为文化活动中心配备电视、网络、音响等基本设施,同时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图书、杂志、报纸等基本书目报刊,满足村民日常学习的需要。其次,可以在人数集中的乡村兴建农村休闲娱乐广场,配备相应的体育器材和健身设施,满足村民休闲娱乐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需要。最后,在每一个行政村设立乡风文明宣传栏、宣传窗,制作宣传标语,张贴海报,创造乡风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第二,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政府可以在乡镇层面设立专门文化机构,安排专门人员,从事农村文化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文化活动的专门管理。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文化设施、机构有序高效运转。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可以从学校或者农村聘请有文艺专长的师生、农民担任文化志愿者,指导和规范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文化志愿者一定奖励,调动和保障文化志愿者积极性。

第三,充分发挥村委会、共青团和妇联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作用。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它在一定程度上履行“一级政府”的职能,在一定区域内对所有行政事务享有组织管理全,因而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担负着组织实施和管理的责任。[2]共青团和妇联也都属于群众组织,他们各有自己所联系的特定群众,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政府要协调好这些群众组织的关系,使他们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乡风文明建设的合力。

第四,加强对农村的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农村中出现的打架斗殴、赌博、偷盗等犯罪行为,让社会丑恶现象无处藏身,维持社会治安,扭转社会风气。建立相应奖励制度,支持和鼓励广大村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完善道路交通,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解决好农民如厕,倾倒垃圾等问题。改变部分地方脏乱差的现状,重点解决农村污染问题,保证农民不受污染之苦。

(三)丰富乡风文明建设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第一,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向农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可以利用广播、电视、传单、宣讲等形式向农民传播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农民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农民学科学、信科学、用科学,抵御封建迷信和邪教等伪科学对农村的侵蚀。向农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组织形势与政策宣讲团、宣讲队,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农民传播党最新的方针和惠民政策,让党的方针和政策真正进入百姓头脑和内心,获取农民理解和支持。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让每个农户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成为生产经营,发家致富的能手。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农村中开展深入持久移风易俗活动。可以在农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组织,对农村中出现的红白喜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可以树立典型,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个人等评选,对在乡邻和睦、敬老爱老、崇尚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和个人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榜样力量带动和提高村民社会文明程度。以建设文明乡村为契机,在农村中开展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封建迷信、反对黄赌毒的群众性活动,传播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第三,开展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利用好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民俗活动,以点带线,形成乡风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组织文艺汇演,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经常性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倡导村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建立健全机制,确保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有效推进

第一,建立资金投入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有效推进离不开资金保障。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可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防止专项资金被层层克扣,挪作他用。同时,开辟资金投入新渠道,鼓励社会企业捐赠和赞助,吸引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形成全社会共建乡风文明新格局。

第二,建立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开展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监督和检查。监督检查不仅包括年终考核,更要包括平时督查。对乡风文明建设搞得好的乡村要进行奖励,并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加以推广;对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乡村,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力,要有相应惩罚,总结教训,引以为戒。

第三,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在建设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经验教训中持续推进,不断积累和巩固创建成果,促进乡风文明建设长久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农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乡风
漫说文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