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媒中的女性英雄形象
——《人民日报》2000年以来报道内容分析
2018-03-27李雪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李雪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英雄的“在场”是维护集体认同、确认核心价值的必要条件。英雄形象作为文化源代码,具有深层文化逻辑,英雄形象所指代的“核心话语”往往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风向标,是对当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直接体现。
研究问题的提出
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主要探讨的研究问题包括:
1.在2000-2018年间,《人民日报》上有关“英雄”的报道呈现怎样的特点?“中国式英雄”的媒体形象是怎样的?
2.《人民日报》上有关女性英雄的报道中隐含着怎样的新闻框架?
3.关于女性英雄媒介形象的研究对于我国的新闻报道实践以及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何启示?
研究发现及讨论
(一)在2000-2018年间,《人民日报》上有关“英雄”的报道呈现怎样的特点
英雄作为文化象征符号,是从特定时空背景中抽象出来的理想类型,英雄形象的建构往往同步于社会变迁的过程。抽取样本时间跨度为2000-2018年,共计365篇报道。
1.“英雄”报道数量的年度分布
报道数量最多的前三年分别为2008、2005、2003年,数量最少的三年为2013、2004、2000(2001)年。从2006年至2011年期间,关于英雄的报道数量持续较多。在2003年非典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奥运会等国家大型事件中,各行业中涌现出大量的“英雄”,同时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等特殊的时间节点,也会出现大量针对抗战英雄的特别报道。
2.关于“英雄”报道的主题、体裁、版面篇幅
在报道版面主题中,设置在要闻板块的报道最多为161 篇,其次为社会板块的报道为35 篇,体育板块的8 篇,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到国际、文化、副刊等相关板,由此可见英雄的群体形象是受到较高重视的;在报道体裁上,人物通讯为199篇,新闻通稿98 篇,评论88 篇。人物通讯此处的界定为通过第三人称描述其英雄事迹,新闻此处的界定为对其英雄事迹产生的影响进行叙述,两者有所区别;在版面篇幅上,有137 篇所占为一版,169 篇所占为两版,剩余42 篇所占为三版以及以上。
3.关于“英雄”形象是否有仪式表现的问题
仪式表现这里所指为追悼会、召开相关报告会、追封称号等形式,数量为240篇,所占比例较大。从传播仪式观角度来看,相关仪式的召开不只是信息的传递过程,更是各种符号被创造、理解和共享的媒介仪式行为,其传播方式、内容以及媒介本身都体现了媒介仪式性特征。仪式可以通过共享和体验符号表征系统所传达共同的情感、信仰、规范和价值观,形成一种团结与国族认同空间。
(二)《人民日报》上有关女性英雄的报道中隐含怎样的新闻框架
在365 篇报道中,共有197 篇未提及女性,25 篇所塑造英雄形象为女性,143篇报道中虽提及女性,但是以集体形式出现。其中128 篇是作为男性相关社会关系人物出现,常见的社会角色为男性英雄的妻子或女儿、女儿等角色。在对待男性英雄所贡献的社会事业中也并非全力支持,会出现懦弱、躲避等消极情绪。
(三)关于女性英雄媒介形象的研究对于我国的新闻报道实践以及女性形象塑造有何启示
诸多学者都阐明了女性是社会、政治、文化等权力塑造出来的观点。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入以及我国在政治、社会等层面对女性地位的抬升,我国女性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她们在高声倡导“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自我”的同时,也努力寻求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希望改变以往的形象特征,取回女性身份在现有文化中被定型和被再现的权利。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2000-2018年《人民日报》有关“英雄”形象的新闻报道内容分析,对提出的四个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 现:(1)在2000-2018年间,《人 民日报》上有关“英雄”的报道呈现数量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特点,体裁多为人物通讯,主要刊载在要闻版面,英雄主要的社会角色身份为角色战士,报道的数量及身份与社会变迁及社会事实密切相关,同时随着商业色彩的深入,英雄形象从集体主义逐渐向个人主义的方向发展;(2)《人民日报》上有关女性英雄的描述,通常以男性英雄附属社会关系角色的形式出现,作为单独职业女性的形势较少,且在重要事件中身份角色有所缺失;(3)关于女性英雄媒介形象的研究对于我国的新闻报道实践以及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一定影响作用,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会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