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剖析

2018-03-27田军贵州新闻图片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刻板理性舆论

田军 贵州新闻图片社

标签是一种印记,当人或者事物被贴上标签,人们在进行认识的过程中第一直觉就是来自于标签,甚至没有进行思考,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效应,为什么会出现标签效应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标签的本身就具备着一定的特点,并且标签自身的特点具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刻板印象具体指的就是一成不变、概括笼统的看法。刻板印象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并且刻板印象会经常出现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更加快速的对某事件进行报道,没有深入事件的本身,而是根据形成的固定看法进行,为了达到节省所用时间,抢先报道,对具体的事实没有进一步的追踪了解,只是通过一些固定看法从而贴上某种标签,盲目的定下结论,导致错误的新闻信息误导大众。在这样的情况下报道出的内容缺乏了一定的事件真实性。

一、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刻板印象的两面性

刻板印象通常有着两面性,一面是消极,一面是积极,但是在刻板印象出现的时候,消极性更多的覆盖着人们认识人或事物的过程。并且消极作用一旦出现,就会很难消失,因为在人们进行认识的过程中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印象,甚至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激烈与快速。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虽然是一句俗语,但是也能够从某一方面反映出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之快,事实说明,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确实比正面新闻的传播速度快,并且传播的范围也较为广泛。

二、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以刻板印象为基础

当前的时代是全媒体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与媒体密不可分。在人们更好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时,一部分源自于媒体与网络的手段。所以一些新闻的报道会给人们的认识带来直接的影响,这时就需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一旦人们在脑海里形成刻板印象,就会难以更改,成为意见领袖。例如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件,大多数的人们已经对其进行了标签式的印记,所以形成了大的标签效应。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的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因替药家鑫进行了正面辩护,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着独立的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向,观点的出现,让一些人失去了思考,认为“人数多就是对的,呼声高就是正确的”,因此,一些人不自觉的进行盲从,这种随波逐流的形态也让李玫瑾教授遭受到了很多的批评与质疑,一些人并没有理性的去对待此类事情,而是随着主流的声音而选择发声,随波逐流的行为只会让事件失去更多的理性,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网络上人们可以了解这个世界的一面,也可以自由的言论与发声,因此,发生重大刑事案件背后,几乎都可以听到各种汹涌的“民意”表达。这些观点当中缺乏理性的判断与思考,而且个人色彩偏浓郁,法律是客观的,人的情感又是主观的。因此,当民意产生了起伏与波动,也势必会影响司法判决的公正性。

三、新闻传播过程中如何消除标签式舆论的不良刻板印象

如何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除去标签式舆论产生的不良刻板印象,实现舆论场上的“理性共鸣”呢?首先,应从其生成源头——受众入手,有媒体传播的地方就会有受众,受众是穿梭在人群中的你我他,所以作为受众,应该保持理性的思考,对待新闻认真的分析,不被主流带偏,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成为某些媒体的掌中“玩具”,一件事情被不同的人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所以,受众应该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多角度的出发,在人们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出现了“官二代”“富二代”此类的标签,失去理性思考的人觉得这样的标签很有代表性,所以遇到有钱的人就称之为“富二代,家里有做官的就称之为“官二代”,即使对其没有了解,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何渐渐与这些群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高频率、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

其次,传播信息的媒介源头是媒体,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平台,应该恪守新闻者的本心。对社会热点问题等进行理性、客观的报道,而不是为了抓住大众的眼球一味的夸大其词,编造出与事实不符合的新闻,从而煽动大众,当下的时代是一个大的信息时代,媒体掌握着公共话语权,就应该自觉的履行相应的义务,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应主动为受众提供“多维的视角”,全面呈现事件的全部面貌,而不是以偏概全,抽离事实,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公众的心理安慰,科学、耐心的对公众情绪进行疏导,新闻工作者应该从基层做起,去深入基层,去倾听更多来自基层的心声,并将事实进行客观报道。让理性、和平的声音更多。

最后,相关职能部门应增强公信力,深化部门的职能,将部门的职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打造新闻传播的良好环境,净化新闻传播中的声音,只有这样,正能量的消息才能在传播中保持畅通,为群众带来积极的能量,不被歪曲的信息所误导。在消除标签式舆论的过程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不断的深化部门职能,增强公信力,坚 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民众放在第一位,为人们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保障民生的目的。只有这样,人们的幸福感才会更强,生活的土壤才能充满正能量,减少标签式舆论的出现。面对舆论时,媒体应该保持着媒体人的初心与原则。做好部门的工作职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正确规划受众的思考方向,避免出现极端的思想。总而言之,“刻板印象容易使个人在对有限素材梳理基础上作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忽视个体存在差异,导致认知上的偏差”,而以刻板印象为基础的标签式舆论的盛行容易误导公众形成社会偏见,由此产生的“偏激共振”会引发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巨大破坏作用。所以,撕下标签式的舆论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全面的撕下标签式的舆论,让舆论的产生更加有营养,而不是成为煽动人心的导火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具有着两面性,分为消极和积极,如何真正的撕下标签舆论,应该从受众、媒体和相关部门入手,受众应该保持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和新闻,不被其他声音影响,媒体应该保持端正的媒体态度,对新闻进行客观的报道,不煽动舆论,相关部门更应该深化部门职责。清晰地认清舆论标签,消除舆论标签中不良刻板印象的影响,培养树立正确的意见领袖,客观、理性地看待新闻事件。

[1]付洁.刻板印象的生成与变化机制研究——以中国革命历史影片的英雄刻板印象为例[D].厦门大学,2009.

[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69.

[3]童玲,解伟.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4]汪露.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0(5).

[5]胡玲.论记者认知中的刻板印象[J].媒体时代,2011(1).

[6]吴焰.新媒体时代舆论法则思考:如何消除“偏激共振”[N].人民日报,2012-02-28.

[7]梁立超.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刻板理性舆论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理性的回归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