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叙事方式分析
——以“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报道为例
2018-03-27蒙爽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蒙爽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报道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可以视为一种叙事方式,用叙事的手法使新闻兼具真实与美感,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海外版》关于“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报道就是我国在对外传播领域进行的国家叙事的实践活动。
一、叙事时间:新闻报道的叙述顺序
(一)叙事时序顺叙为主,直白简洁
“汶川地震十周年”的纪念报道以顺叙为主,即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自然顺序来叙事。如在报道昔日获救的受灾者时,以时间为脉络,从十年前的地震到十年后的近况,记录他们十年来的生活轨迹。顺序作为最简单、最清晰的一种时序,在讲述故事时可以次序井然地安排事件,条理清楚并且符合受众的一般认知过程,更易为受众接受。
(二)叙事时距合理安排,节奏适当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中,叙事节奏快慢得当。这表现在叙事主体对新闻事实的详略处理,体现出叙事主体对新闻价值选取、报道目的以及对主题表现的综合考虑。以《十年回望 涅槃重生》一文为例,这篇报道着意从灾区的新面貌展开详细报道,辅之以队昔日灾民新生活的细节描写,放慢了叙事节奏,而对十年前的灾情的回顾进行简要叙述,加快了叙事节奏,不仅没有导致悲伤的氛围的泛滥,还使得涅槃重生的汶川形象跃然纸上。
(三)叙事频率变化适当,重点突出
叙事频率即叙事主体将相同新闻事实进行叙述的次数。在“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中,叙事频率根据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在此次纪念报道中,十年来汶川灾区的重建成果、受灾同胞的生活状况、援川人士与援川成果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因此在这一系列报道中,这三个新闻事件的叙述最为密集,如有关灾区重建成果的针对性报道就占据了5月11日与12日要闻版的主要篇幅。
二、叙事语态:新闻报道的叙事主体
(一)叙事主体人称以第三人称为主
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叙事主体本身并没有介入报道客体的故事中,没有被角色化,报道客体不会受到叙事主体的干扰,在叙事主体进行叙述时会显得更加客观,传播的信息也会显得更加真实。在“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中,叙事主体多为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了灾区重建的状况、受灾者的生活、援川者的奉献等,将一个个事实片段串联成完整的有机体。
(二)叙事主体类型多元
因为叙事目的的不同,在新闻报道中的叙事主体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类型,“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中也不例外。其叙事主体包括将灾区和灾民十年来的变化等新闻事实整合起来进行叙述的隐形叙事人;还有以叙事人亲历重建的灾区和感受灾民的生活为代表的,取材聚焦于新闻事实,体现见证作用的旁观叙事人;也有以人物采访为基础,引用灾区人民原话叙述新闻事实的人物叙事人。多元化的叙事主体从不同侧面对“汶川地震十周年”这一纪念事件进行了报道,增加了叙事的完整性、可信性和感染性。
三、叙事语式: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
(一)全知视角为重,把控全局
全知视角,即对报道客体观察充分的全知叙事者处于故事之外,全知地向受众进行叙事,这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一种视角模式。全知叙事者可以从任何角度来观察事件,站在全局的立场来进行报道,使受众可以全方位地接受信息,身临其境。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报道中,大多数报道立足于新闻事实,向受众完整地呈现事件原貌,以对事实的全面陈述为主,辅之以“望海楼”评论,夹叙夹议的新闻综述有力地传达出各方的态度。
(二)次知视角合理运用,灵活生动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次知视角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人物视角的开拓上,如以借助新闻事实中的某一人物的目光来进行叙事,在叙事中传达新闻人物的立场、思考、话语等。在“汶川地震十周年”的报道中,人物视角涵盖十年前的受灾者、十年前的援川者、十年来一直密切关注汶川发展的相关人士和组织等。在这些报道中,直接引语的使用是一大特色,报道大量引用各类人士的话语构建事件。在人物视角下,叙事主体与新闻人物合二为一,更利于受众贴近新闻事实,获得亲身的参与感,一方面可以从细节处完善全知视角下的新闻事实的叙述,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报道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四、小结
当今世界,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我国领导人就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国际舆论话语权。《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我国海外华文媒体中最具权威性的媒体,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塑造和传播我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开辟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闻叙事风格或许可以在国际传播领域成为与世界各国进行博弈的一大筹码。
[1]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欧阳明.新闻报道叙事原理研究[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