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教辅图书质量的提高

2018-03-27赵菲河北教育出版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印前编校教辅

赵菲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辅图书是图书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为了切实提升出版质量管理水平和出版物的质量,新闻出版总署将2011年定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并决定开展关于教学教辅类图书、文学艺术类图书作品、少年儿童类图书质量的专题检查活动。从那时起,连续七年的图书质量专项检查都有专门针对教辅类图书的检查工作。无论从社会责任还是从贯彻主管部门要求的角度,出版社和图书编辑都应该做好教辅图书的编校、出版质量工作。

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想保证和提升教辅类图书的质量,应该从落实编校制度、重视选题论证、建设优秀作者队伍、狠抓印前质检、善于推广营销和注重市场和读者的反馈等六个环节层层着手,齐抓共进。

一、落实编校制度

编辑和校对人员是对图书原稿进行审核、编辑、校对和修改处理的专业人员,优秀的编写者当然是重要的,但编写者提供的只是初稿,必须经过出版社的有资质的编校人员的参与下,一本质量合格的教辅图书才可能产生;正如一匹匹纺织厂生产出的布匹一样,需要裁缝的设计和裁剪,才能做出合身的衣服。书稿交到出版社后,出版社编辑要严格按照编校制度,落实“三审三校最后通读”的流程,如果是重点选题稿件或者疑难稿件,甚至还需要增加编校的次数。是否能够落实编校制度对一本教辅图书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受市场经济影响下,图书的出版和生产周期都很短,这就导致有部分的教辅图书没有完全落实编校制度,导致在出版主管部门检查编校质量时不合格或者在市场上的实际使用中出现了问题。从近几年检查的情况来看,教辅图书中常出现的问题包括:存在常见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还包括知识错误、引用原文错误、中文拼音错误以及随附的参考答案与测试问题不一致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可通过落实编校制度来解决。

二、重视选题策划论证

选题是所有图书的一个构思和开端,或者说是一个源头,是一本图书能够实施直至出版面世的计划书,因此,要想切实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选题的策划和论证工作。好的教辅图书选题的策划,应该对教材情况、学生情况、使用地区教学水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助教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或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功能。它们对学生和家长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提升教辅质量,必须从源头抓起,即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重视选题的质量。策划选题之初,务必要对教材、学生对教辅图书的使用情况、教研员或一线教师对教辅图书的意见和教辅图书市场进行全面而透彻的调查研究,为了找出该主题的市场定位和读者群,我们可以为学生和教师规划真实情况。用得上的教辅图书。此外,在选拔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三审制度。负责的编辑将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后提出详细的论据。编辑主任需要仔细审查并最终通过主编来讨论决定。这些选题流程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建设优秀作者队伍

建设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所在的单位,多年来一直重视作者队伍的建设,立足本省,放眼全国,积极物色优秀的一线教师,并与主要教师工作室和当地教学和研究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不断更新本单位的作者资源库,并对所有作者进行细致划分,准确掌握每一位作者的优势所在,定时与作者沟通教材、大纲的变化,力争准确把握一线教学实际和师生的客观需求,做到选题策划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还应要求作者队伍中的教师及教研员务必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能够做到为编辑提出实用性强的选题,力求帮助千千万万青少年提高学习成绩,提升个人素质。

四、狠抓印前质检

所谓的印前质量检验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出版社的要求审查印前样品,并确定其编辑质量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在第三次审判和第三所学校的负责编辑审查该书之后,会交由印前质检部门进行最后一道把关。印前质检中会对清样进行检查,如检查封面,标题页,版权,内容摘要,目录,前言、后记等附文,检查书眉、标题等格式,检查部分内文,依此判断其编校是否达到出版要求。合乎要求的,签字下厂印刷;不合要求的,退还责任编辑修改。印前质检的抽样检查,手稿的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避免了手稿形式或内容的明显错误。印前质量检验是本书印刷前的最后一环。出版单位一定要加倍重视,将错误消灭在印刷之前。

每一本教辅图书的出版都事关学生的未来,努力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是每个教辅编辑应尽的责任。每一个教辅编辑除了要提高责任意识外,还要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提升各自的业务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编辑教辅图书。

五、善于推广营销

要有良好的推广营销方案。我国的出版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市场营销时代,“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本好书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来快速抓住读者、占领市场。一本书能否畅销也有赖于图书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图书的价值最终要靠市场去实现,宣传是使其尽快获得市场认同的有效手段之一。图书宣传得好,会快速为大家所知道,不但会推动图书的销售,而且还会强化出版社的公众形象,从而形成教辅图书的品牌特色,可谓一举两得。例如有的出版社每年都会精心挑选自己出版的优秀图书赠送给贫困地区的学校,或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图书漂流活动,这些活动都会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六、注重市场和读者的反馈

一本书付印之后,编辑工作并没有结束。编辑要深入到读者当中,听取读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对这些反馈进行分析整合,以便再版时改进。同时,编辑也应密切关注市场上的其他同类图书,了解出版动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借鉴它们有益的地方,取长补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辅图书编辑不能只局限于案头的审读,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出去,要培养策划能力,要有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印前编校教辅
探讨印前、印刷与印后工序三者之间的关联
浅谈专题图印前检查重点和方法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GB/T 18721.2-201X《印刷技术印前数据交换 第2部分:XYZ/sRGB编码的标准彩色图像数据(XYZ/SCID)》国 家标准起草组成立会议在深圳召开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