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语言暴力分析
2018-03-27俞梅容
俞梅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为我们提供交流信息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平台的同时,也弥漫着各种非理性的语言暴力。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身份与个体身份的分离,使人们觉得不需要为自己发表的网络语言负责。各种暴力语言滋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引起各界关注。
网络语言暴力,就是网民在互联网上对其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嘲讽和窥视等攻击行为,严重侵犯受害者的隐私并对其造成身心伤害。这种暴力行为,是采用不正当的言辞对他人进行攻击,可以说是礼仪原则和伦理原则的缺位。自媒体时代,扩大了我们的言论自由,热点事件一经上传立刻引起网民的兴趣。他们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采用不文明、不道德甚至是不合法的语言,对他人的事件进行恶意评判,并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今天的我们在受惠于互联网的同时,必须思考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和危害,反思网络言论自由的新内涵。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相关研究
(一)网络欺凌研究
网络欺凌是指在虚拟网络上发生的欺凌现象,通常发生在未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是指利用互联网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恐吓、骚扰、羞辱等不当行为。网络欺凌现象与校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暴力施加者多为中学生。据统计,参与网络欺凌的学生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花费网络上的时间少得多,而且长期从事这一行为会增强他们的暴力倾向。网络欺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呈正相关的关系。网络欺凌者的学业成绩更糟,显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网络欺凌容易使受害者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所提出的社会失范理论,认为当人们用合法的手段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就可能会尝试使用各种非法的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因此,个人在面临无法实现目标的紧张局势,将会利用欺凌或犯罪来应付。欺凌作为一种负面刺激,可能导致年轻人利用网络语言暴力来攻击他人以获得快感,从而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
(二)“人肉搜索”研究
“人肉搜索”嵌入我们的日常文化生活环境中,是网民使用自己的社交关系,借助于匿名的网络空间,由某一网民发起,多个互联网用户用不同的方式,检索收集他人的具体信息,并将其公布于众。被“人肉”的受害者信息是通过网友们跟帖和追问方式挖掘出来的。当前中国式“人肉搜索”逐渐增多,是因为法律的不健全,没有详细划分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使得网民在虚拟空间中可以隐藏自己的身份,再加上自身的从众心理。
“人肉搜索”是一种互联网集体行为的特殊表现,主要是借助虚拟的网络空间发生。“人肉搜索”产生一种社会建构,在搜索过程中,网民跟帖建构某一社会事件。被“人肉”的受害者在整个事件的建构过程中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网民对受害者进行全方位的窥视和指责,形成一种网民占绝对优势的权力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和家人只能选择道歉和求饶的方式,但她们的示弱又进一步助长了网民的暴力。在这一搜索的过程中,暴力行为频发,尤其是当事件涉及爱国主义情怀、社会道德责任等方面。
二、网络语言暴力发生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传播手段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每一个人都能借助网络自由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言论,不可避免地助长了网络语言暴力发生。网络语言暴力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它产生于人,存在于网络,其产生与网络、网民都不可分割。
(一)社会层面
一方面,人是具有公共空间需要的,人们沟通的公共空间在互联网时代被大大拓宽,网民可以自由在网络上释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另一方面,暴力语言充斥在不健康的网站上,从而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社会的文化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当前我国的文化现状折射出日益严重的网络语言暴力行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曾经高雅的中国文化趣味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艰难地求生存,由一种理性活动转变为纯粹感官的活动,演变为一种低级的文化趣味。人们开始用粗话宣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在文学批评界也有使用,于是网民们纷纷模仿滥用。
(二)网民层面
目前我国网民的构成多以年轻人为主,整体素质不均衡,文化程度偏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理性思维能力弱化,容易情绪化,许多网络语言暴力都是他们情绪的表达。从众心理是网民在网络上使用暴力语言的重要原因。心理学上的从众是指某一群体的成员在群体压力的引导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和群体保持一致。人们的感性思维会主导自己的行为,具有强烈感性思维的网民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很容易受到网络不健康言论的影响,不由自主地跟帖扩大事件,导致集体暴力行为的发生。从众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事件中,使得网络上很小的一件事变成公共事件。
(三)网络层面
互联网具有虚拟的特征,在网络公共空间中人们通常不会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这种虚拟的公共空间使得责任感缺失,容易滋生语言暴力行为。传播媒体追求销量和人群效应,故意以极端的方式、夸张的言辞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有时候会为了追求市场效应,要么热烈表扬,要么恶意中伤。例如,报道贪污腐败的时候,就会夸大贪官的贿款和桃色新闻。这种舆论导向,对公众尤其是偏激的人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还有一些血腥、涉黄的信息,在媒体中随处可见,势必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我们的网络缺乏过滤机制,不健康言论肆意传播。这就需要尽快建立网络管理机制,严格把控网络信息的传播,将恶意言论扼杀在传播之初。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应对机制
网络语言暴力被称为“游走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病毒”,绝对不能不予理会,不采取任何应对手段。一个洁净的网络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为所有的网民服务。缓解和遏制网络语言暴力这一社会问题,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一)社会层面:加强合作,共同引领网络方向
首先要建立以学校和家庭合作为基础的教育环境,使得青少年的社会化能在健康的氛围中进行。青春期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容易受干扰的阶段,肆虐的网络语言暴力必定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必须加强沟通与合作,对他们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
然后要鼓励创新,通过新闻界和学术界的创新,来构建高雅的社会文化氛围。新闻界、学术界是社会文化的主阵地,必须主动承担责任引导社会文化行为、净化文化环境。一方面,应该联合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专家系统在解惑、知识普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坚决抵制对低俗趣味文化的报道和宣传,并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传播平台,用自由、新颖的机制使得网络言论走上正轨,真正做到人言可敬。
(二)网民层面:提高防范,遵守网络言论道德
网民是语言暴力事件的主角,他们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或者肇事者。他们必须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学会对自己负责。在上网的过程中既要严格遵守网络行为规定,又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以免成为被攻击的对象。遇到暴力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尽量走合法渠道制止事件的发生和蔓延,成为净化网络环境的一员。
自觉遵守网络行为和语言规范,绿色文明上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在网上发布愤青式的言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网络暴力行为,做到不围观、不跟贴、不传播,更为重要的是要勇敢地向网络管理人员举报。不在微博、微信、贴吧等公共言论空间中发表转载违法庸俗的言论和视频,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尚。及时寻求心理疏导,学会自我解压,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网络层面:制定法律,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要大力度整顿网络环境,加强网络管理。最主要的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照章程对散播暴力言论者加大惩罚力度。实名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中就提出了“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网站的概念,就是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个人言论进行约束,在网站注册需要后台实名。目前,我国正在探讨并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这种实名制度,它在很好地保护网民隐私的同时又维护了网络环境和网络安全。
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消解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是要建立和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具体的操作方法:第一,定期监控、检查、抵制一些污言秽语在网络中的出现,要求网站建立和加强网站言论审核制度;第二,对网络编辑人员规范网络用语进行培训,特别是语言文字修养的培养;第三,网站技术的升级管理,通过技术手段过滤网络语言,杜绝网络语言暴力的流通。
互现网时代,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网络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冲击。我们在享受便捷网络服务的同时,不能忽视网络语言暴力横行、网络游戏成瘾等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语言暴力是指网民使用谩骂诋毁、蔑视等侮辱性言语,对其他人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当前网络社会暴力语言行为猖獗,面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从社会、网民、网络三个层面加以分析和解决。这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网络空间也一定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