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
2018-03-27专栏主持人杨沐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专栏主持人:杨沐,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新时代下,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明确上升为继“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之后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显然,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至少包含两层涵义:其一,作为重要合作平台和载体,助推港澳搭上国家发展快车,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其二,作为重大区域增长极,增强我国在全球国际竞争体系中的创新优势,支撑我国抢占全球高端制造与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
在上述定位下,粤港澳三地如何联手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协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重大基础平台等方面,就成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开展研究与推进实践的重要议题。虽然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发展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重要镜鉴,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主要城市”的格局就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成就世界一流湾区的建设之路上,必须要在中央的顶层协调与地方的自发探索之间走出一条契合各方共识、需求与利益的独特道路。这条独特道路在设计上的复杂性与过程性,决定了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的长期性。这就是本专栏设置的主要意义与理论价值所在。
本期五篇专栏文章,开始将研究视野从以往更多地开展与世界其他湾区的比较研究,转向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发展条件的本土性研究。《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与路线图》从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正在不断进行重构的历史条件下,明确提出,相较于破除经济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一体化融合的制度壁垒,确立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不仅可以成为打破当前粤港澳协同不足局面的增量改革突破口,而且也符合我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战略需求,将为我国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在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聚力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问题上,文章进而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战略思路以及按照“创新走廊——创新环带——创新群落”三步统筹推进的路线图。
除了推动科技创新区域合作的发展思路之外,环境治理和交通一体化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区域合作的重要需求。《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监察协同治理研究》认为打破内地与港澳协同治理困境,可以环境监察体制为切入点,通过正确处理中央全面管治权与自治权、环境监察权与港澳监察体制的关系,以生态经济共同体规则统领跨法系环境监察立法冲突的解决,以治理格局的提升强化不同法源背景下的跨界污染转移及规避行为的整治。《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陆路交通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则详细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陆路交通一体化存在的许多问题,进而在规划协同、完善交通结构、整合共建共享信息系统、推广TOD模式、智能通关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发展,在强调城市之间保持竞争以激发发展活力的同时,更须加强穗深港三极的协同引领。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应如何定位并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对此,《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广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双向四维一体”发展战略。该战略有“两个向度”和“四个维度”。两个向度是指广州要面向两个客体和任务,即对内面向珠三角其他城市,实现珠三角一体化;对外面向港澳,推进粤港澳深度融合。与其他城市的合作必须要有实际内容支撑,这些内容可分为四个维度,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空间布局,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一体”的含义是,由广州做“催化剂”和“黏合剂”把大湾区整合为一个要素自由流动、政府间合作无缝对接的发达经济体。
此外,如何在整体视角上对粤港澳大湾区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从而为湾区建设提供方向上的更好指引?《基于“外部对标——内部聚合”框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评价探索性研究》选取了湾区经济、人口、土地、资金和人力等指标,基于世界三大湾区和粤港澳湾区2016年数据样本,采用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方式探究了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水平竞争力,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湾区内部11个城市之间相关要素的协调发展基础,从而对大湾区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内部聚合状况作出某种程度上的系统性评价。研究表明,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规模上表现出色,但在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和人才培养等其他方面仍与世界三大湾区有较大差距。
当前,国家层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已基本完成,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在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协调之下,只要社会各方面被广泛动员起来,群策群力,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