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018-03-27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天津300350)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集中体现了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中华“和”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坚持以和为贵、有容乃大的情怀;追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倡导天下为公、万邦和谐的信念,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P58,59)习近平总书记凭借深厚的国学素养和理论积淀,向国际社会深入诠释了中华“和”文化之精髓,积极倡导不同文化的国家要彼此珍惜友谊,坚持包容互鉴,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谐相处,共同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中华“和”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解析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核心理念,其意思引申为和谐、和平、和睦等,指同一事物内部各要素间或不同事物在一定结构内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形成多样性形态的统一。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心灵关怀与价值理想,是精神家园与终极关切。”[2](P268)中华“和”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崇尚和谐、和平,追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理念的体现。中华传统“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的彰显,是以追求和谐价值观为本质内涵的文化精神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重要的思想价值资源。中华“和”文化本身蕴涵着“和为贵”的价值导向、“和而不同”的动力机制、“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这些特征共同表达了中华传统“和”文化理念的本质。
“和”是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伦理、政治、社会原则和价值目标的总称。先秦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3](P51)意思是“礼”的作用在于维护日常社会秩序的和谐与和睦,构建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可见,和谐与和睦就是“礼”所要达到的最重要目标,和谐与和睦是中华“和”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征。中华“和”文化历来重视以和为贵的精神,“和”所指的文化价值既体现在个人修养上,也体现在协调人际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及各种文化现象相互关系方面。因此,中华“和”文化蕴涵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文化与文化的和谐等系统论观点。中华“和”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指导。中华“和”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政治观;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伦理观;国泰民安、协和万邦的国家观;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自然观等。这其中的诸多内容可以通过传承与扬弃,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借鉴,当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在具体实践路径方面,传统儒家文化以“中庸”的思想方法认知世界、改造世界,通过培养和教育“君子”来促进和谐,用伦理道德维系社会和谐等,在当代也颇有可借鉴之处。两千多年来,中华“和”文化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文明素养的养成、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直到今天,中华“和”文化孕育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仍是我国在世界文化博弈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谐是事物的本来状态,也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最高目标。”[4](P189)世间事物始于和谐,最后终于和谐,和谐是自然界物质与物质间存在的“中庸”之态。中华“和”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以和为贵”是价值取向,“和实生物”是发展思路,“和而不同”是动力机制,这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逻辑结构,全面涵盖了“和”文化的出发点、增长点和平衡点,共同诠释了中华传统“和”文化的理论本质。
二、习近平对中华“和”文化的系统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造诣,他对中华传统“和”文化的系统阐述主要体现在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强调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5]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和”文化的理念,是对中华传统“和”文化内容的高度凝练,同时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之江新语》里所收录的他的重要讲话、指示等,集中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和”文化的敏锐思考。其中,2005年8月16日发表的题为《文化育和谐》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提出“和文化观”的理论萌芽,在此文中他系统阐述了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如何凝练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与养分,显示了其开阔的思维与深厚的理论素养。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并具体解释了什么是“和合”:“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对“和合”的思考善于结合工作、生活中的日常具体事例来进行更为形象的说明。例如在2007年1月19日发表的《要“和”才能“合”》一文中讲道:“在一个班子里就像是在同一条船上,开展工作就好比划船。大家同舟共济,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形成了合力,这船就能往预定的目标快速前进。班子里的其他成员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这样‘和’然后‘合’,大家团结和谐,就能形成合力。”[6](P254)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解说了“和”与“合”之间的辩证关系,注重与实践层面的认知相结合,更加具体化,是他自己对中华“和”文化思考的结晶。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只有秉承“和谐”觉悟,方可形成“合力”。
2006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题为《乐在人和》一文里讲道:“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古往今来,‘人和’理念一直都为有识之士奉为圭臬。”“人和”之德、之贵、之乐,是“人和”精神的精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除了在《之江新语》专栏中用短文的形式阐明自己对“人和”的理解之外,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对参会人员谈了自己多年来的从政体会,用了28个字来概括,其中就有“乐在人和”一词。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在演讲中他谈道,“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和”文化理念加以创新并融入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向世界阐明了中国外交坚持中华传统“和”文化理念,表明了中华传统“和”文化理念与当今世界主流文化的相承性。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0月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说:“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华“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知晓中华传统“和”文化的理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向世界各国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世界阐释中华“和”文化的价值内涵,他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向世界阐释了中华“和”文化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当今世界各国要努力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中华“和”文化观,营造国与国间健康平稳的互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8]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是世界和平的守护者,中国真诚期望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来维护世界和平。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阐述的和谐价值观是对中华“和”文化理念的传承和创新,集中表达了中国致力于打造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和”文化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把我国的发展自觉地同沿线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利益均沾。
中国梦是和平富强之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梦,不是唯我独尊的梦,是国际社会这个大家庭共同的梦。中国政府不认同“国强必霸论”,当然“和”既不是零和博弈,也不是无原则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中国“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9]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相互依存、和平发展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为支柱,是对传统国际关系准则的超越,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和平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实现中国梦和追逐世界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集中表达了中国衷心希望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追求人类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以天下为公、和谐万邦、天下大同为价值共识。中华儒家文化的大同思想所追求的是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利益的共享。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生活在日益联系紧密的一体化世界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自然而然地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
儒家天下为公的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广泛认识和感悟以及对“人”这个个体的生命和人格充分尊重基础上的。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仁”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属性,“仁”包含两层含义,既是指做人应该具有的仁爱之心,又是政体运行发展所应实施的仁政德治之道。儒家文化尊重人的存在价值,追求社会的和谐进步,这种追求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标相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正是对儒家大同思想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目标是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这与中国儒家文化里仁者爱人、天下大同的思想一脉相承。中国愿和世界各国一起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之路,中国将继续锲而不舍地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全力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新征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时代要实现各国和谐发展、共享和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思想理念上确立当前全人类的命运是相互联系、休戚与共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中国儒家大同思想追求的是人人为公、各得其所、人类社会永久和平的理想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利益交融为存在依据,以平等相待与合作共赢为支柱,因此,二者在内涵与外延上,乃至价值观的认同上,都是相通的。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将中华“和”文化视为维护国际关系的准则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10](P234)这种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法”就是中华传统“和”文化观,体现在当前国际社会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美”,正在于把世界中的“你”和“我”,打造成了世界中的“我们”,而“我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站在全球发展的前沿、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来的中国方略和中国智慧,必将推动世界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中国推动全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也将得到不断丰富和深化。卢梭认为,“人类当中存在着两种不平等,其中一种,称之为自然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外一种,称为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11](P30)。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利益结合起来思考,积极寻求共同利益,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交汇点,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三赢”新理念。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要在重要问题上敢于发出“中国声音”,积极带动各国坚决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1](P58)这充分表明今后中国将继续奉行包容互惠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竭力构建更加互惠互利、利益共享的伙伴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阐述了以开放、公平、全面、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提出增强各国发展能力、改善发展环境、优化伙伴关系、健全协调机制的四点意见,指明了中国致力于各国和谐共进、包容互惠的共同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科学地指导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发展,也适用于促进全球发展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有共同的国际准则和规矩,习近平总书记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他强调指出:“对于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12]。因此,促进世界各国包容互惠、持久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中华儒家文化历来注重以理化人、以德服人,中华“和”文化讲究的是怀柔感化,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一直把忠恕之道、天下为公的理念作为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准则。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国际社会要本着尊重、信任、真诚的原则,通过友好的国际合作,构建和平、安全、开放、互惠的国际新秩序,建立多边、民主、友善、文明的国际治理新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种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中华“和”文化化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克服和化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13]要彻底化解上述难题,首先需要用全人类是一体的眼光看待问题,坚守“和”文化理念。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今中国社会新的现代文化一起构成当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它们共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提供了智慧和力量。中华“和”文化思想中蕴含着解决人类难题的智慧,比如关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关于以人为本、和谐万邦的思想;关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想等。
世界各国应加强相互交流,倡导文明对话,通过交流对话、文明互鉴,让世界不同文明共同造福人类社会,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1](P60)各国间要积极倡导实践公平正义、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以此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伙伴关系。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可一味地输出本国制度模式和发展模式,要持辩证的、理性的眼光看待我国和别国的发展,努力做到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进步。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飞速发展,当前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和平的忠实维护者。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积极发挥大国作用,积极倡导建立平衡、稳定、民主和非对抗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解决国际事务和国际难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政府积极作为,公正合理地表达国家理念和主张,推动世界性事务和平顺利解决。中国积极参与解决全球性和地区性热点难点问题,带头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本国经济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仍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无私援助。所有这些都是中华“和”文化精神的真实体现,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和无偿付出。
中国在当前国际外交舞台上积极作为,主动担责,和广大爱好和平的国家相互间不仅叙友谊、话合作、促发展,还在诸多国际事务中仗义执言,展现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话语权,在各种国际性事务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中国不断加强同美国等发达国家间的文明对话,协商应对各种国际性敏感事件,妥善处理分歧;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稳步向前推进,彼此不断深化合作、团结奋进,能够把各种棘手的事件通过对话,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发展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和诉求;同周边国家自始至终坚持“与邻友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原则,秉承“远亲不如近邻”的和合理念,依靠“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建设等重大举措,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妥善处理各种“邻里矛盾”,首先推进同周边国家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因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正在全方位、多层次地向世界诠释中华“和”文化的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依靠中华“和”文化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世界各国因为文化的差异,对外呈现出不同的文明样态。正是世界各国千姿百态的文化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互鉴正是中华“和”文化最直接和最真实的表达。只有多样文明的相互尊重、和谐共存,才能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和谐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演讲,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14]。“一带一路”倡议的主旨在于引导沿线国家树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格局,以对话代替冲突,携手发展,利益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里,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各国各民族的不同文化,收获友谊,凭借构建“文化圈”扩大中国的“朋友圈”,从而推进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每一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不同民族、国家长期发展内聚而成的精神瑰宝和文化象征。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包容,对于外来文化一直持开放的心态,历史上对于外来各种宗教的传入,中华文化始终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借鉴其优秀成分,充实本土文化,实现与外来文化的和谐发展,这集中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大度。当前,中国要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共促和平发展、共享和平发展的成果和机遇,这就需要有一种价值思想作为国家间的连接纽带,毫无疑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便是最合适的连接纽带。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融性在不断提升,这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和”文化的无限魅力,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5]这句话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视和期待。只要我们注重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文化的根基,就会在世界文化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中华“和”文化理念,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局面。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自觉摒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模式,树立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新思维,自觉尊重国家间的不同文明和文化,推动以文明对话代替冲突对抗,构建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出自己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6]因此,中国作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起国和倡导者,更要主动作为,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结束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后,扩大合作、共谋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殷切期盼,这就给中华“和”文化理念走向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整合期,地缘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更加突出和日益重要。当前世界局部动荡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世界持久和平发展才有希望。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推进国际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有序发展,中国着眼于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评价说,“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17](P36),这就是摈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中国解决世界难题的的伟大创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和”文化理念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它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为解决复杂多变的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立文.和合、和谐与现代意义[C]//唐晋.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国学热与文化传承.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马中.人与和:重新认识中国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5]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 net.com/politics/2014-05/15/c_1110712488.htm.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国学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座谈纪要[N].光明日报,2013-12-23(15).
[8]习近平.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628/c16411 3-25213199.html.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 19150660.htm.
[10][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M].郭小凌,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张庆博,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1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30(01).
[1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14]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5/14/c_11209 69677.htm.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EB/OL].http://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
[16]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pm/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htm.
[17][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