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技期刊特刊组稿的策略与实践探索
2018-03-27■高伟
■高 伟
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编辑部,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200438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重要传播载体,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学术质量与国际影响力水平关系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学术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科技期刊的对外交往也愈发频繁。目前,全球约2/3的科技期刊是英文期刊,数量远远多于其他语种,这一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高等学校哲学社科“走出去”计划》,明确提出“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外文科技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六部委自2013年起先后组织实施2期“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大力扶持优秀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机遇期,当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约300种,并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0—2013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增加了24种,2014年增加了18种[1],2016年有19种英文科技期刊问世(其中4种为中英文双语种期刊),约占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批准67种期刊的28.36%[2]。
整体而言,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不高,并且大多数期刊的创刊时间较短,内容与品牌影响力不足。在国家大力支持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的环境下,期刊人应当紧紧把握国际化和英文期刊主流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英文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强大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话语权。然而,相当一部分英文科技期刊处于初创期和发展期,知名度较低,并且未被SCI、SSCI、Medline等知名数据库收录,在吸引高质量稿件方面困难重重,与此同时,我国学者的优秀论文因国内缺乏顶级刊物、职称评审要求等原因大量流向国外期刊,严重影响本土期刊的发展。打铁还需自身硬,若要改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困境,期刊自身急需采取有效、非常规的措施来吸引优质稿件,迅速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知名度。
特刊(或者学术专刊)通常是科技期刊针对某一学术焦点或者话题所出的特辑[3-4],以整期或者某期部分篇幅登载专题稿件,为读者全面展示该话题最新学术成果或研究进展,提供探讨学术问题的平台,实现期刊服务学术交流与传播的目的。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涉及特刊组稿对科技期刊发展的作用,研究视角包括关注稿源国际化[5],期刊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稿策略[6],专题或特刊主题选取技巧[7],以及特刊组稿中需注意的问题[8]。骆超[9]和吴宁[10]以期刊所覆盖学科的重大活动或期刊重要时间节点(例如5年、10年)、刊庆等为契机组织特刊,探讨特刊组稿的切入点。田恬等[11]以《科技导报》“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特殊事件为主题策划专题。刘丽等[7]和黄娟等[12]的研究针对英文期刊如何通过组织特刊而提升期刊整体质量。
这些研究充分肯定了科技期刊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特刊对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提出特刊组稿应当成为科技期刊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研究或关注特刊组织技巧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细节,或主要聚焦于国内的中文期刊,或关注某些已经创办多年、在领域内已有名气的英文科技期刊。关于一般英文科技期刊如何不断提升学术质量与影响力、为何要组织特刊,以及组织特刊的频率和效果、未来方向与启示等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JournalofSportandHealthScience, JSHS)创刊5年来组织特刊的实践为例,从特刊能够带来高质量稿件、提高下载量、增加被引频次、展示中国元素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特刊组稿的作用。此外,论述JSHS组织特刊的途径和模式、未来组织特刊启示等,为英文科技期刊同行提供借鉴。
1 特刊组稿的重要意义
JSHS是由上海体育学院主办的中国大陆第一且唯一的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 JSHS为季刊,2012年5月正式创刊,2014年1月被SCI和SSCI同时收录,成为中国唯一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体育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2.531,在SCI和SSCI中双双进入Q1区。2015—2017年,JSHS连续3年在2000多种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国际影响力排名中位居第1,并且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7年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7年5月,JSHS迎来创刊5周年,也从籍籍无名成长为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中坚力量。总结5年办刊经验,优质稿源是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根本,而特刊组稿是优质稿源的重要来源方式,对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1 特刊带来高质量稿件
作品是出版必须具备的前提之一,没有作品,出版工作便是“无米之炊”[13]。英文科技期刊未被SCI、SSCI、PubMed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之前,来稿尤其是优质稿件非常少。在此时期,期刊必须主动约稿。JSHS在创刊初期同样面临优质稿源匮乏的问题,从第2期开始,编辑部着力组织特刊,力图解决稿源不足的困难。截至2017年12月,JSHS共出版23期,其中特刊共21期,几乎每期都有特刊或者专题(表1)。
表1 JSHS特刊出版概况(截至2017年12月)
由表1可以看出,这21期中特刊文章数量约占每期文章总数的一半,甚至个别期的稿件几乎全部由特刊文章组成。被SCI、SSCI数据库收录之前,JSHS年度自由来稿约100篇,接收的稿件难以满足需求,编辑部在编委会支持下着力组织特刊[14],不仅度过创刊初期的“稿荒”,而且由于特刊或者由编委担任客座主编进行约稿,或者由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织约稿,稿件质量相对较高,能够使期刊持续保持高质量,JSHS创刊仅一年半即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创刊5年来保持高速发展势头,特刊组稿功不可没。
1.2 特刊稿件提高下载量
高质量稿件是期刊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15],而稿件带来的点击量、下载量及其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的传播情况是评价稿件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4]。稿件的下载量越大说明稿件受到的关注越多,下载量大的稿件带给期刊的关注与认可程度则越大,下载量是期刊影响力由内涵到外延扩展的渠道[4]。JSHS创刊5年来单篇稿件总下载量排名前15中只有2篇为自由来稿,其他13篇均为特刊稿件,15篇稿件中6篇为原创文章,9篇为综述文章,排名前10的文章中7篇为综述文章,原创文章仅3篇,说明综述文章的关注度更高。以下载量单个指标分析,特刊稿件贡献巨大并且综述文章所占比例较大,这对未来组稿方向和文章类型的选择具有借鉴价值(本研究的下载量统计数据来自JSHS出版商Elsevier的Scopus数据库)。
1.3 特刊稿件带来高被引频次
关于稿件的学术质量以及对于期刊的评价,学界、业界见仁见智,影响因子作为客观、具有公信度的期刊评价指标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7]。因此,本研究引入被引频次评估特刊文章对期刊的贡献,同时引入“零引用”数据。零引用是期刊评价的反向指标,一般而言,文章发表2年后依然零引用,说明文章受关注度较低,学术价值较低[16]。本研究所使用的零引用是指文章发表后至本研究数据统计之时依然零引用的文章。
由表1可见,JSHS每期一般由特刊文章和自由来稿组成,也有某期均由特刊稿件或者均由自由来稿组成。2014年第2期为“赤足跑与穿极简鞋跑”特刊,由于特刊文章数量较多(11篇),整期均由特刊稿件组成,截至笔者统计本研究数据之时,11篇文章的总被引频次为108次,占2014年全年发表文章总被引频次的39.56%,所有11篇文章均带来引用,零引用率为0。与此相反,2015年第3期均由自由来稿组成,13篇文章总被引频次为17次,仅占2015年全年发文总被引频次的7.20%,其中7篇文章为零引用,零引用率达53.85%。JSHS创刊至今,总被引频次排名前15的文章中13篇是特刊稿件,同时,高被引频次与高下载量的文章重合度较大,说明特刊稿件在下载与引用方面具有双重功效。以JSHS最新影响因子(2.531)分析,2014年与2015年发表文章在2016年的引用排名前10的文章中仅有1篇为自由来稿,其他均为特刊文章(本研究所提及的被引频次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由此可见,特刊文章带来的被引频次对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1.4 特刊发出中国声音
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和窗口,中国科技期刊还担负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展示中国科研成果的使命[1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体育科研实力大大提升,但是我国体育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有待提升,我国传统体育领域的精华急需开发,中国体育学者在国际体育学术交流中的展示度不高。JSHS创刊伊始便将宗旨定位为全方位、深层次报道国内外运动与健康科学领域前沿性研究成果,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JSHS特刊组织过程中不仅关注国际热点问题,邀请大量国际稿件,还十分注重展示中国体育特色,先后组织“中国传统医学与运动”“太极拳:从传统应用到现代实践”“中国体力活动、老龄化与健康”“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体质健康与肥胖最新研究”等特刊,从不同视角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对现代公共健康和养生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国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面临的健康问题与急需采取的措施,试图开出“运动处方”。中国体育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特刊的筹备、选题策划、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文章撰写等工作。这些特刊的组织和出版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传统体育的魅力,反映中国体育与健康问题并且引起了世界关注,还向世界发出中国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声音。
2 JSHS组织特刊的实践
期刊的质量取决于刊载内容,唯有持续刊登行业内高质量研究文章才能不断提升期刊的“内涵”[17]。从特刊文章在所有文章中的占比分析,组织特刊已经成为JSHS的出版特色,这得益于JSHS创刊初期坚持“高水平、高起点”的发展策略,且上至期刊主编、编委会,下至编辑部成员十分重视特刊组稿工作。
2.1 对特刊不作“量”的限制
特刊稿件势必影响自由来稿的出版,而两者之间的平衡向来是期刊出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的期刊十分注意特刊的出版频次,建议双月刊1年内出版1~2期特刊为宜[4,12],我国著名英文科技期刊CellResearch也基本维持这个比例。但是这一周期主要针对知名期刊而言,新创刊与处于“爬坡期”的期刊依然急需高质量特刊。一是期刊要不断打造自身学术质量,仅靠自由来稿难以满足需求,必须主动出击组织高质量稿件;二是对于大部分英文期刊而言,国际作者稿件所占比例较大,而在数字化出版的大环境下,在线出版已获得多数作者认可,对收录于某期的需求远没有中国作者迫切,在特刊稿件与自由来稿的平衡方面尚有较大的缓冲余地。
2.2 丰富特刊来源途径
特刊组稿是一项创新活动,是编辑部、编委会成员以及主编的创造性活动,与被动等待投稿有天壤之别[18]。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收集、捕捉选题信息,为精准、优质、高效地组稿提供帮助[19-20];紧跟学科发展,不断与科学家沟通交流,从而获得学科前沿发展信息进而组织稿件[18];利用编委会资源约稿等[14]都是组织特刊的重要方式。JSHS在充分利用上述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体育学科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采取编辑部根据相关数据挖掘相关选题、编委主动请缨提出选题、编委邀请他人组织,或者其他学者主动提出组织特刊等方式,丰富特刊稿件来源。此外,依托主办单位学科优势组织特刊也是稿件的重要来源。2016年,上海体育学院“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团队”受教育部委托,独立承担全国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效果评价研究,此项工作同时获得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是首次开展全国范围内青少年健身指数调研,打造青少年体育健身研究的“世界标准”。JSHS抢得先机,积极筹划组稿,成功组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体质健康与肥胖最新研究”特刊,向世界报道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问题。未来,响应国家“3亿人上冰雪”的号召,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JSHS编辑部与编委会推动下,一位奥地利冬季运动领域顶尖学者将与国内学者共同组织“冰雪运动”特刊,为我国冰雪运动科研工作带来新视角。
2.3 严格把关选题与审稿流程
特刊“不限量”并非意味着“来者不拒”,JSHS组织特刊一贯坚持高质量原则,坚持由主编总体把关,客座主编执行操作的思路。每一期特刊都由客座主编提出详尽提案,包括文章选题、文章数量、作者背景等,主编详细审阅、综合考虑后判断是否继续推进。若提案通过,客座主编组织作者撰稿并且将稿件投至JSHS投审稿系统,编辑部指定一名责任编辑协助客座主编。客座主编和责任编辑全程负责和监控审稿流程,同行评审全部线上操作,确保审稿流程规范,每篇稿件至少需要2个审稿人的匿名评审意见,客座主编综合审稿人意见作出判断,最终提交主编终审。JSHS虽然已经出版21期特刊,但是也曾经拒绝,甚至削减了很多特刊提案,例如2015年,一位来自加拿大儿童运动与健康领域的学者拟组织一期关于儿童健康的特刊,但是其提案中绝大多数稿件作者来自1~2个单位,并且许多文章接受某项基金资助,主编从稿件来源和作者利益关系等因素考虑拒绝了这期特刊;2017年,某特刊因为稿件数量太多并且覆盖的运动项目重叠,主编要求客座主编对该期特刊进行“瘦身”,在完善作者多样性和项目平衡后,主编方才许可继续推进,然而在终审时,仍然有一篇稿件因为质量问题遭主编拒稿。特刊选题和审稿流程的公平、公开、公正是特刊顺利进行与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编委会和该领域专家学者对期刊的评价,对期刊声誉至关重要。
2.4 跟进特刊推广工作
稿件出版后并非特刊工作的终结,通过各种渠道向更多作者、读者、相关领域学者推介特刊能够为期刊带来更多关注,增加期刊在该领域的曝光度[17]。JSHS于2015年第1期出版“急性运动与认知功能”特刊,该主题是运动心理学领域近年来的热点话题。该期特刊出版后,恰逢北美运动心理学会年会,编辑部通过参加该年会的编委向大会邮寄、赠阅150本纸质期刊,样刊在短短几小时内全部被“抢走”。除了借助编委力量之外,编辑部也亲自参加体育领域重要会议,2017年7月,编辑部参加在德国举行的欧洲体育科学学会年会,将最新出版的特刊面对面推向参会学者。
除参加学术会议之外,新媒体推广也是重要的推广手段,JSHS目前已经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JSHS_weixin),此外还与美国华人学者团队合作,创建Twitter、Facebook、ResearchGate、Linkin账号,专人负责维护,在特刊出版后,向国内国际用户发送特刊目次及全文,受众只需要点击文章题目便可打开链接阅读相关文章。以2017年第2期“腘绳肌损伤:拉伸与张力——主要的损伤机制”这一形式新颖的“辩论”特刊为例,JSHS在微信公众号以及4个国际新媒体平台进行专门设计并推送,引发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讨论。该期特刊出版后,仍有3~4名学者投稿就这一话题阐述学术观点,参与“辩论”,由此可见,本期特刊的推广工作卓有成效。
2.5 从特刊中发现期刊所需人才
编委会、作者、审稿人是期刊的核心资源[21],是期刊发展最为重要的依靠力量,也是期刊最需要持续维护关系的对象,事实上,这三者之间也是可以转换的。2014年被SCI、SSCI收录后,JSHS的国际显示度不断提高,引起中国台湾学者的普遍关注,一位台湾运动心理学领域学者十分认可JSHS特刊组稿方式,主动请缨,组织“急性运动与认知功能”特刊,其联合的客座主编曾担任北美运动心理与体力活动学会主席,是运动心理学领域顶尖专家。本期特刊的出版迅速拉近这位台湾学者与JSHS编辑部及其所在单位与上海体育学院的距离,双方不断推进多层次校际合作。此学者已被吸收为JSHS第二届编委会成员,也是目前JSHS的活跃编委之一,经常为JSHS献计献策。
3 讨论与未来启示
特刊出版是迅速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期刊扩展稿源、扩大知名度、提高学术质量的有效手段,这一做法已经得到科技期刊界普遍认同[22]。我国著名英文科技期刊CellResearch于2011—2014年每年出版1期特刊,并且将内容放置在出版商Nature网站主页进行重点宣传,利用合作出版商资源扩大特刊影响力,效果非常显著[23]。ActaMechanicaSinica非常重视特刊出版后的数据整理,总结特刊出版方向、问题和经验,为未来组稿提供参考[7]。
特刊稿件能够迅速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有其内在机制和规律。这源于特刊稿件的“特殊性”:首先,特刊是有目的地组稿,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科内有影响力的作者邀约稿件,稿件质量较高;其次,特刊稿件具有规模效应,特刊集中展示不同作者针对某一话题的不同研究,能够引起读者和学者的集中关注;再次,客座主编、编辑部等都非常重视特刊组稿和审稿过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争出版精品,保证稿件质量;最后,特刊出版后,编辑部、客座主编通过学术会议、社交媒体、网站、出版商等多渠道进行推广,能够扩大稿件的影响范围。
从JSHS创刊5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特刊组稿对于提升英文科技期刊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JSHS不断利用编委资源、主办单位学科优势、编辑部努力等方式拓宽稿件来源渠道,在审稿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设计严密合理的审稿流程、确保特刊质量,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国际会议等方式推介特刊,善于从特刊组织中发现期刊所需人才。这些成功经验对其他新创英文学术期刊具有借鉴意义,也为未来特刊组稿带来启示。
3.1 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摆脱中国“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科技期刊同样面临此问题,目前几乎所有学科内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期刊均来自欧美,中国科技期刊总体处于弱势,并且中国期刊为进入国际话语体系需要经常刊登国际作者稿件或者按照国际期刊的叙述方式进行报道,难以“讲好中国故事”。未来期刊在组织特刊过程中应当努力组织中国主题的特刊,以体育学科为例,太极拳对于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传统养生运动的中医理论机制、力量和太极训练对于改善膝骨关节炎病人运动能力以及症状的作用等视角都是阐述中国传统医学价值的切入点。未来组稿中应当从传播中国传统医学、传统养生,增强中国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层面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稿件。
3.2 特刊系列化和可持续化
组稿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常规工作,特刊组稿也不例外[24]。在期刊信息化、数字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特刊组稿带来的下载、引用等期刊影响力指标非常易于获取,这些参考指标为未来组稿提供参考依据。将相关数据整理后反馈给客座主编和相关作者,能够为未来继续组稿打下基础,编辑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重视数据整理工作并将其列为常规工作,为今后组稿提供借鉴。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纵向研究具有可持续、系列化等特点,应当持续关注并形成系列,期刊应成为这些专题组稿的发表阵地,成为此类数据的权威发布平台,帮助读者和研究者形成认知共识,需要相关数据时首先想到该期刊。
3.3 特刊组稿规范化,编辑部发挥主导作用
特刊组稿的特别之处体现在稿件来源、审稿流程、处理方式优先级等方面,造成特刊稿件时有“特殊”。特刊组稿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客座主编对于邀请的稿件碍于情面审稿宽松,有的稿件质量不高、审稿修改轮次太多,最终主编鉴于作者和客座主编所做的工作无奈接受;特刊稿件来自相同国家或者相近单位作者,缺乏多样性;特刊稿件作者影响力偏低并且研究无持续性。这些都是未来特刊组稿需要注意的问题,编辑部应当在总结特刊组稿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特刊组织规范,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特刊勇于说“不”。此外,编辑部对期刊最为了解,应当在特刊组织中发挥更多作用,例如查阅特刊提案中的作者背景,研究特刊主题在该领域的价值,综合考虑期刊的近期、远期规划,协助客座主编和期刊主编作出决定等。
4 结论
科技期刊在我国由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应当勇于担当,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国家正大力扶持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英文期刊办刊人也应当抓住历史机遇,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逐步扭转我国期刊整体处于弱势、缺失话语权的现状。组织高质量特刊能够为期刊带来质量相对较高的稿件,提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为期刊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英文科技期刊应当持续组织特刊,规范特刊来源、审稿流程、多渠道推广等流程,从特刊组织中发现期刊发展所需人才,充分挖掘特刊对于提升期刊质量的内在机制与规律,不断总结经验,为期刊发展注入持久力量。
[1] 佘诗刚,林松清. 新创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以《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 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65-1076.
[2] 任胜利. 2016年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回顾[J]. 科技与出版,2017(2):30-33.
[3] 李霞. 浅谈国际学术期刊出版中特刊(期刊专辑)的出版意义[J]. 科学新闻,2007(6):15.
[4] 黄锋,黄雅意,辛亮. 出版学术专刊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影响研究[J]. 科技传播,2016,8(14):44-46.
[5] 徐晓,葛建平,蔡斐,等. 英文科技期刊稿源国际化探讨[J]. 编辑学报,2012,24(S1):S70-S72.
[6] 刘丹.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不同发展时期的国际组稿定位与策略[J]. 编辑学报,2016,28(5):498-500.
[7] 刘丽,刘俊丽. 专刊主题选取对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以ActaMechanicaSinica专刊出版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65-469.
[8] 孙鲁娟,张以民,李云霞,等. 专刊组织过程中的经验及问题——以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9):133-136.
[9] 骆超. 科技期刊特刊约稿的实践与思考——以《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百年校庆特刊为例[J]. 编辑学报,2016,28(3):287-289.
[10] 吴宁. 科技期刊刊庆纪念特刊的编撰与设计[J]. 编辑学报,2017,29(3):239-242.
[11] 田恬,陈广仁. 学术特刊出版的主题策划与质量控制——《科技导报》“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特刊”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1):1139-1145.
[12] 黄娟,刘谦,吴民淑. 《中国药理学报》出版学术专刊的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504-506.
[13] 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出版专业基础[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
[14] 张慧,冉强辉,鲍芳,等. 国际化编委会在英文科技期刊被SCI/SSCI收录的作用与实践——以《运动与健康科学》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470-474.
[15] 徐书令. 科技期刊加大专刊出版力度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J]. 编辑学报,2014,26(6):593-595.
[16] Weale A R,Bailey M,Lear P A. The level of non-citation of articles within a journal as a measure of quality: A comparison to the impact factor[J].BMCMedicalResearchMethodology,2004,4(1):14.
[17] 陈更亮.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力与举措——以《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1):1083-1089.
[18] 黄敏. 科技期刊专题策划路径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642-645.
[19] 吕冬梅,陈玲,李禾. 《中国中药杂志》专题策划与实践[J]. 编辑学报,2014,26(3):275-277.
[20] 白娅娜,武英刚,宫在芹,等. 数据挖掘在专刊组稿策划中的应用[J]. 编辑学报,2016,28(6):550-553.
[21] 张慧. 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被SCI/SSCI收录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5(10):87-90.
[22] 何玉娟. 科技期刊如何做好学术专刊的出版[J]. 科技与出版,2012(11):32-34.
[23] 程磊,张爱兰,李党生. 国际化视角——Cell Research办刊经验点滴[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72-675.
[24] 高伟,冉强辉,鲍芳,等. 我国中文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M]//刘志强. 学报编辑论丛.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