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2018-03-27张明军高宇飞林裕开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依从性体质

张明军 汪 浩 高宇飞 林裕开

(惠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1 引言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多年以来一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超重/肥胖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超重/肥胖相关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也将延续到成年,容易导致相关的成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提早发生[1-4]。系统的健康教育,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众多要素,就个人而言,青少年是否具备一定水平的体质健康知识和技能,能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能否进行有效的自我行为管理,直接决定了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整体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本研究以珠三角地区就读的超重/肥胖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就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研究,尝试性揭示年龄、居住地、父母职业、家庭月收入情况、居住情况和籍贯与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因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和体育锻炼方案,实施分类教育,提高超重/肥胖青少年健康教育质量,开展有效的体育锻炼,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2 研究过程

2.1 问卷的编制

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挑选长期从事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和管理的行政部门负责人、中小学高级职称体育教师、高校体质健康研究专家共10人,经过三轮意见征询,筛选出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问卷的项目,由10个项目构成,主要包括三个维度,既饮食依从性(项目1、2),体重监测维度(项目3、4),运动依从性(项目5、6、7、8、9、10),反映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

自我管理水平评价等级依次为:完全没有做到、很少能做到、有点做到、较多能做到和完全能做到。选择后分别得分1-5分,总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水平越高。总得分以百分制计分,各维度得分=(各维度实际总得分/各维度设置的最高分)X 100。结果设置三个等级,良好(得分>80分)、中等(40-80分)、差(得分<40分)。

信度、效度检验。随机挑选20名学生开展预调查,间隔2周的问卷统计重测信度为0.91,三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77、0.74和0.80,能够满足研究要求。专家法检测问卷内容效度值为0.86。

2.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参考《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5],依据13-18周岁各年龄段BMI指标,挑选超重/肥胖青少年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2.3 调查对象的选择

选择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的9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目标学校均具备以下特征:①完全制中学,包含初一至高三年级;②非重点中学;③非民办农民工中学;④非贵族学校;⑤同时面向本地户籍和外来学生招生。

在每所目标学校初一至高三年级中,各选择1个自然班,共6个自然班,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班均需要符合以下标准:①非重点班;②非艺术、体育班等特长班;③本地户籍学生或外来学生比例均不低于10%;④9所学校高三班级中,文科班和理科班分别为4个和5个。

2.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包括以下两部分:(1)一般情况问卷;(2)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问卷,制作成为一份问卷。均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监督下在教室内完成。共发放问卷2711份,回收2655份,剔除无法统计的废卷,共获得有效问卷2602份。

2.5 伦理和质量控制

从伦理学和关爱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角度出发,开展调查的班级所有学生均完成问卷的填写,最终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BMI为依据,遴选出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合格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监督学生在教室中填写问卷,问卷中涉及家庭及父母信息的内容,已经提前一周要求学生询问家长。禁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信息,保证学生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减少信息的偏倚。

2.6 数据的统计

得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组别学生得分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强迫法拟合模型回归分析。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和非常显著性差异分别取P<0.05、P<0.01。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3 研究结果

3.1 人口学特征

共回收2602名学生的合格问卷,依据《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中不同年龄段的超重/肥胖BMI标准,共遴选出287名超重/肥胖青少年,作为实际研究对象,超重/肥胖青少年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11.03%。

3.2 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总体情况

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总体得分均值为47.16±0.92,饮食依从性维度总体得分均值为55.51±1.09,体重监测维度总体得分均值为41.3±0.78,运动依从性维度总体得分均值38.8±0.19。

超重/肥胖青少年饮食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维度中,达到良好水平的超重/肥胖青少年比例为22.4%,处于差水平的比例高达56.6%。体重监测维度中,达到良好水平的超重/肥胖青少年比例为6.4%,处于差水平的比例高达89.6%。运动依从性自我行为管理维度中,超重/肥胖青少年达到良好水平的比例为31.2%,处于差水平的比例高达62.4%,见表1-3。

表1 饮食依从性维度自我行为管理情况

表2 体重监测维度自我行为管理情况

表3 运动依从性维度自我行为管理情况

3.3 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分类情况

3.3.1 初中、高中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差异情况

与初中年级超重/肥胖青少年相比,高中年级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既饮食依从性、体重监测和运动依从性平均分均显著增高,得分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中年级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平均分较初中年级分别高 36.1%、39.4%和23.5%(见表4)。

表4 不同年级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

注:与初中相比,*P<0.01

3.3.2 不同居住地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差异情况

与居住地在城市的相比,居住在乡镇和农村的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平均分均显著降低,得分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其中城市超重/肥胖青少年的饮食依从性得分比乡镇和农村的得分分别高31.7%、35.1%,体重监测的得分别高31.3 %、33.9%,运动依从性的得分别高22.4%、25.0%,(见表5)。

表5 不同居住地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

注:与城市相比,*P<0.01

3.3.3 不同父母职业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差异情况

与务工、其它职业相比,国家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家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饮食依从性和体重监测维度的平均分均显著增高,得分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其中国家工作人员家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饮食依从性和体重监测维度的得分比务工家庭的分别高31.7%、34.0%。不同父母职业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运动依从性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6)。

表6 不同父母职业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

注:与务工、其它职业相比,*P<0.01

3.3.4 不同收入家庭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差异情况

与月收入3000元以下家庭相比,月收入3000-5000元、5000元以上家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饮食依从性和体重监测维度的平均分均显著增高,得分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其中5000元以上家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饮食依从性和体重监测维度的得分比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分别高30.0%、36.7%。不同收入家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运动依从性维度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7)。

表7 不同月收入家庭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

注:与3000元以下相比,*P<0.01

3.3.5 不同居住情况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差异情况

与留守儿童相比,与父母同住的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平均分均显著增高,得分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与父母同住的超重/肥胖青少年饮食依从性、体重监测和运动依从性的平均分分别比留守儿童高24.1%、39.0%和40.1%(见表8)。

表8 不同居住情况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

注:与留守儿童相比,*P<0.01

3.3.6 不同籍贯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差异情况

广东省籍与非广东省籍的超重/肥胖青少年饮食依从性、体重监测和运动依从性的三个维度平均分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9)。

表9 不同籍贯超重/肥胖青少年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

3.4 影响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的多因素分析

自我行为管理得分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中的年龄、居住情况、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籍贯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强迫法拟合模型回归分析。年龄、居住情况、父母职业是影响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自我行为管理的显著预测因素。

自我行为管理的饮食依从性维度、体重监测维度和运动依从性维度中,年龄、居住情况、父母职业3个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分别对三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0)。

表10 影响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的多因素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总体及分类情况

本研究在探讨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分类情况同时,总结出了调查学校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超重/肥胖青少年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11.03%。本文中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总得分仅为47.16±0.92,饮食依从性、体重监测和运动依从性维度的分值均为中等水平。进一步分析自我行为管理分类情况的结果显示,超重/肥胖青少年教育程度越高,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的水平也相应提高;城市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的水平高于乡镇和农村;职业为国家工作人员家庭、5000元以上家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中的饮食依从性和体重监测维度水平最高;留守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自我行为管理三个维度水平最低;不同父母职业、不同收入家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运动依从性维度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籍贯不同的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的三个维度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2 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强迫法拟合模型回归分析,筛选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预测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居住情况、父母职业是影响超重/肥胖青少年的自我行为管理的显著预测因素。自我行为管理的饮食依从性、体重监测和运动依从性三个维度中,年龄、居住情况、父母职业3个变量均对自我行为管理有显著影响。

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年龄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加,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进行有效自我行为管理的能力也逐渐提高。超重/肥胖青少年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家庭、学校和社会均是供给主体,均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教育主体责任[6-8]。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家庭和社会切勿忽视、弱化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必须深刻汲取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历史教训[9,10]。如今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及其带来的严重恶果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有效地遏制了忽视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的错误,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体育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逐步形成了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热潮。学校体育教育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中必须则无不带地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引领社会和家庭加入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教育活动中来。

居住情况也是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在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化方面均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城市、乡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也比较显著[11, 12]。处于不同成长环境中的超重/肥胖青少年也受制于这些教育、体育和健康方面的差距,久而久之,逐步显现出了自我行为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差距。

父母职业也显著影响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父母的职业从侧面折射出了父母受教育程度、专业能力水平高低,实际上反映出能够为子女提供何种程度家庭教育的能力,对于青少年而言,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家庭教育承担了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应该积极构建实施高质量家庭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的提升。

5 对策与建议

1)在国家宏观层面持续关注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和体质健康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改善教育、医疗、居住、生活等条件,提供高质量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提升超重/肥胖青少年自我行为管理水平,为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2)有必要构建超重/肥胖青少年儿童自我行为管理水平提升的促进系统,社会、学校和家庭各层面共同能力,努力缩小乃至消弭城乡差距,改善和提升农村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体育和健康均等化。

3)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政策,持续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力度,规范体育健康教学秩序,提高体育健康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各类校外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体育健康的重视程度,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途径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逐步养成终身体育观念、习惯和技能。

4)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全社会要致力于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终身教育状况和生活水平,在家庭内和学校为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平等,为改善务工人员子女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智力支持和条件保障。

[1] 徐伟, 刘红, 吴小娟. 江苏省淮安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4):383-385.

[2]马颖, 林穗方, 蒋琳等. 广东三城市青少年睡眠时间运动情况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338-340,344.

[3]徐焰, 徐荥, 蒲毕文.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J]. 体育学刊,2015(4):95-98.

[4]张明军. HOMA在中文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评述. 惠州学院学报,2014,34(6): 101-1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M]. 北京: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3:9.

[6]周细琴. 现代化进程中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社会因素探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3):10-15.

[7]陶行, 尹小俭. 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营养状况的比较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5,36(5):112-120.

[8]杨万龄, 罗盈怡, 王晓明. 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958-961.

[9]周细琴. 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问题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6(2):35-39.

[10]秦怡玲, 熊丰, 赵勇等. 重庆市城市农村儿童肥胖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8):827-832.

[11]周细琴. 现代化进程中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社会因素探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3):10-15.

[12]吴俊. 惠州农村留守儿童体质检测问题研究. 惠州学院学报,2015,35(3):92-98.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依从性体质
提升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对策浅析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