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发展时局述评
2018-03-27王子朴
邵 山 朱 姣 王子朴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191;2.首都体育学院 期刊部,北京 100191)
作为我国体育学科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的运动人体科学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受到临近学科尤其是母学科如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快速发展的影响,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剧。诚如当前我国新时代的社会矛盾问题,中国体育学科整体时局使然,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也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可以说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不仅在体育学科中所处地位有些“尴尬”,同时自身研究进展也呈现出一定的“貌似成熟却低水平重复”现象。作为中国体育时局研究的一部分,我国人体科学发展时局有待于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发展,以及更好地促进整体体育学科发展。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2007—2016年10年间人体科学发文、引文、研究热点等文献的分析,结合代表性文献进行综述,分别对运动人体科学总体、学科发展历史以及所包含的二级、三级学科进行分析和展望,以其了解洞察我国运动人体科学时局特征、发展规律,旨在进一步推动该学科的发展,为解决体育学科的充分性、平衡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1 运动人体科学概述
1.1 中国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迅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学与其他众多学科交叉的运动人体科学应运而生,并经过50 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然而,至今为止,运动人体科学仍然没能拥有一个完全准确的概念性定义。国内外学者们普遍认为,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科学。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者利用生物学、医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代谢等多方面的发生发展规律。运动人体科学在体育科研和训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用以推动和促进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事业的良好发展。如在竞技运动中促进运动员潜能的发挥,促进运动员获得良好的成绩;在大众健身中,运动人体科学可以揭示人体的运动规律,倡导健康规律的锻炼行为。我国以往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较多地立足于提高竞技体育的成绩,而国外的运动人体科学研究则多数围绕“运动与健康”进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看到,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向正在发生转变,与大众健身有关的研究数量正在逐步增加。
通过表1-2可以看到,近十年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仍以动物实验为主,尽管这样的情况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及相关体力活动的干预。另一方面,可以看到,2007—2010年运动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是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方向,但这种情况在2011年之后被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所替代,这一点让人深思。
表1 运动人体科学2007—2011年的关键词top10
表2 运动人体科学2012—2016年的关键词top10
1.2 运动人体科学的“体医之争”
大部分的体育院校、医学院校或师范类院校将运动人体科学的主干课程设置为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等。在一项针对15 所院校培养方案的调查中显示,运动人体科学的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10~15门,前10门课程的出现率依次为: 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中医基础理论、心理学、营养学、统计学、推拿学、医务监督[1]。然而,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习阶段(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也不尽相同。值得关注的是,在全国范围内,不仅众多体育院校开设了运动人体科学的课程,还有多家医学类院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可以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诞生伊始,就具有鲜明的生物学色彩,所以有关于运动人体科学是“姓医”,还是“姓体”的问题,则一直存在争议。在医学类院校中,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设置具有鲜明的医科色彩,而体育的色彩则被相对弱化。在体育类院校中,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的生物学相关基础课程设置则又可能相对薄弱。如在2009年的一项研究[2]中,通过对全国6 所体育院校的调研发现认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医学内容与体育运动内容孰重孰轻不清楚。研究者强调,这将导致运动人体科学体育运动手段的突出地位相对于医学地位不够明显。
通过表3-4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关键词仍集中在动物实验,体现了运动人体科学最重要的研究范式;研究的重点人群集中在大学生、运动员与青少年,体现学科的关注点;研究的重点内容仍为生理学的骨骼肌相关领域,运动对于大学生心理与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的主要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通过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既具有鲜明的医学特色(动物实验范式),也具有独特的体育学视角(以有氧运动为主)。
表3 2007—2016年的体育学二级学科关键词top10
表4 2007—2016年的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关键词共现top10
1.3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特点
国人或将运动人体科学翻译为“kinesiology”,但此词在西方国家的语义范围与在国内不同。所以本文中所述的运动人体科学,仅在我国语境下进行阐述。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范围至今仍然存在争议。相关从业者普遍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内容包括运动生理学、 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3]。这些专业方向可以作为运动人体科学的三级学科,也可以作为自己母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如运动心理学还可以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也可以是生物力学的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手段多样,主要与其所属的母学科有关,整体上可以认为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技术为主,突出强调实验研究的整体设计。其中运动生物力学专业以三维摄像及影像解析、足底压力系统、肌电仪为主;运动生理学以针刺活检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为主;运动心理学则以心理学测量、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眼动技术、行为学实验等为主。
出于本身的交叉学科特色,运动人体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仍然是跨学科研究,即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将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特色。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范围的研究问题,将使研究更加全面、客观、科学,这也与世界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相吻合。如运动生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融合研究在现今的学术论文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在脑机制研究方面,既需要获取生理学的相关数据,也需要得到心理行为学上相关数据的支撑。
如表5-6所示,2007—2016年运动人体学科发文的基金论文数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数目基本上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一倍,这一方面体现了运动人体科学自然科学的天然属性,另一反面也体现了运动人体科学的多学科融合性质。
表5 2007—2016年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发文基金论文数量
表6 2007—2016年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国家自然/社科基金论文数量
1.4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机构
作为运动人体科学的三级学科,如运动生理学或运动心理学或许可以追溯到较远的历史。但就针对“运动人体科学”这一二级学科而言,只能针对其的变迁历史进行阐述。1958 年,受学习“苏联模式”影响,国家教育部委托北京体育学院招收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2个专业的本科阶段学生,之后间断性招收过4届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时,将体育生物科学专业和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统一更名成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4]。至2010年,全国可授予运动人体科学的硕士学位的单位已达47所、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则为4所,现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多梯度的人才培养模式,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也可以说是初具规模[1]。
依据表7-8,2007—2016年发表核心期刊文章最多的机构是北京体育大学与上海体育学院,发表数量远超其他院校。前10名的研究机构中只有一个,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他均为高等院校。而在所有研究机构中,具有最高合作可能性的是北京体育大学。
表7 2007—2016年运动人科学学科的机构发文情况
表8 2007—2016年体育学二级学科论文跨机构合作的统计数据
2 三级学科发展情况概述
大多数有关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都分散于其三级学科之内,而以运动人体科学二级学科为主体的研究可谓数量极少。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至今尚未看到一套完整的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名的系列专著。所以,下面所谈及的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内容只能以其中的部分三级学科为例,如后面所涉及的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两个三级学科。作者于此,试图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展现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而之所以选择运动心理学与运动生理学两个三级学科,则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发展观,心理与生理作为影响人体的两个重要方面,对这两个学科的发展轨迹加以描述或许能够概括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特点。
2.1 运动生理学发展评述
2.1.1 概述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身体在运动状态,即破坏恒定的状况下,人体结构与功能相关的变化、反应以及长期运动训练而产生适应现象,并以科学方法加以分析的一门科学。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各细胞、器官、系统的机能变化和他们的协同工作的能力和机理,观察整体水平上人体的运动能力,以及人体的形态和机能对运动产生适应性变化。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运动训练生理学和运动锻炼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的母学科为生理学,约百余年前,运动生理学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纵观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运动生理学无时无刻不受到母学科的影响。
2.1.2 运动生理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历史上最早有关运动生理学的描述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具有影响力的医学家盖伦建立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理论,该理论广为世人所接受,时间跨度长达1 400余年。直至1 543年,安德瑞斯撰写了《人体结构》一书,较为明白地阐述了人体器官的解剖构造,部分研究者认为该书的出版可以称之为现代解剖学及现代生理学的起源。此时,早期的生理学研究主要通过人类的肉眼对生理结构进行观察与记录,研究方法均较为局限,所采用的研究视角也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1660年,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之后,研究者们才开始将视野聚焦在微观世界,逐渐了解到肌纤维等的存在。
19世纪中叶,欧洲学者开展了部分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如对骨骼肌的测量及锻炼运动对生理的影响等,欧洲也成为现代运动生理学的发源地。学界普遍认为,1889年拉格朗日编写出版的《身体运动的生理学》是运动生理学的第一本教科书,标志着运动生理学已经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运动生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91 年运动生理学家 George Wells Fitz M . D在哈佛大学建立解剖 、生理和身体训练系,运动生理学作为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当时的运动生理学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体育训练的基础和与训练相关的运动生理学实验法。同一时期,英国生理学家希尔出版了他的三部运动生理学专著,希尔被后来的生理学工作者称为“运动生理学之父”[5]。
哈佛实验室的建立与运动生理学学科的确立息息相关。谈到运动生理学的历史,必须提到的就是哈佛疲劳实验室的建立。该实验室于1927年建立,1947年宣布关闭。20 世纪初,许多伟大的运动生理学者曾在哈佛疲劳实验室进行过研究工作。我国运动生理学研究者对哈佛疲劳实验室最熟悉的莫过于哈佛台阶实验。在当时,哈佛实验室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氧债、运动代谢;不同环境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员血气平衡的生理学作用;营养素的生理作用;以及最为著名的用以评定最大摄氧量的台阶实验等[5]。
二十世纪中叶之后,运动生理学学科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起,奥斯特朗和他的研究小组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不同负荷 、不同方式运动时的最大摄氧量的特点,以及摄氧量与肺通气量、心率、心输出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最大摄氧量是评价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并确定了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标准,引发了全世界对最大摄氧量间接推算法的研究热情。
20世纪中后期,布鲁克斯等研究者认为,人体在从事短时间大强度的力竭性运动之后的恢复早期,血乳酸浓度是持续升高的,而此时的耗氧量却已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而从事长时间力竭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就已经达到峰值,并且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渐趋降低,在运动之后的恢复期继续降低到安静时的水平,而此时的耗氧量却高于安静时的水平。基于此,研究者们提出了运动过量氧耗的概念[6]。另一方面,20世纪60年代,沃塞曼等研究者提出了无氧阈的概念,并于1973年正式使用该术语,而之后的研究中部分学者为了将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值的变化描述得更加客观,改称其为“个体乳酸阈”。从氧债、过量氧耗、无氧阈到个体乳酸阈,运动生理学知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2.1.3 我国运动生理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曾有过与运动生理学有关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家养生领域,但与现今的科学研究相去甚远。直至1924年,我国第一本运动生理学著作问世,即程瀚章著的《运动生理》(1924 年版),研究者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中文运动生理学著作。作者作为一名出版社的编辑,程瀚章先生对国外的著作进行了翻译,该书的内容主要涵盖:运动对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关节肌肉系统等的影响;科学运动方式的注意事项;简单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以及儿童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特点与运动注意事项等。除此之外,应该说,1924 年出版的程瀚章先生的《运动生理》尚不能说明运动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开始发展,这种情况与西方运动生理学的发展类似,此时中国整体对于运动生理学的认识是相对模糊的。1940年,由生理学界前辈蔡翘教授出版了《运动生理学》一书,其后还有赵敏学先生撰写的《实用运动生理学》,但限于当时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较难开展的历史条件,他们所写内容的大部分与体力消耗的劳动生理有关。可以认为:在1920至1940 年之间,我国运动生理学仅限于知识的引入和传播,而运动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没有突破性的发展。我国在1949年以前,运动生理学科的内容基本上是空白 ,可以说运动生理学在我国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50年代初期,我国号召全面向苏联学习,作为生理学分支之一的运动生理学,理所当然地也将巴甫洛夫学说作为体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有学者认为,翻开我们现今的教科书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苏联运动生理学理论的烙印[5]。80年代,我国运动生理学事业进入发展阶段。80年代初我国派出一些运动生理的访问学者到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学习深造。与此同时,国内许多体育院校开始招收大批量的运动生理专业的本科生,以满足全国各体育院校和研究所人才缺乏。
2.1.4 我国运动生理学研究发展存在的问题
1)研究对象分布不平衡。依据表3-4可以看出,我国的运动生理学研究领域集中在动物实验研究,研究的内容集中在骨骼肌。诚然,方向过于集中的研究方向可能促使我国某一特殊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同时带来的是其他方向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如我国的运动生理学研究过度关注于运动员的研究,从而忽视了健康人群大众的锻炼生理研究,忽略了一些急需得到关注的特殊人群如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研究。当然,这可能与过去所一直倡导的研究取向有关。但是,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我国运动生理学急需扩大研究对象群体,及时扭转现今研究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开展更多针对于健康群体(特别是青少年与老人运动群体)的运动生理学研究。
2)研究手段不够丰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运动生理学研究相比发达国家,整个学科可以说仍处于发展水平,虽然在个别领域,研究水平已经赶超国际,但是整体上看,仍相对比较落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骨骼肌领域,主要采用的是针刺活检、蛋白质电泳、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较少有研究者采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相关的运动生理学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对身体没有损害的前提下,快速地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高精确度立体图像,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研究中人体运动时的代谢、疲劳,及身体成分等的测定,以及水、脂肪和许多代谢物的浓度。MRI则可清晰地显示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可对运动引起的骨骼肌横截面积、骨骼肌体积、心脏形态学等进行精确的测量。
3)研究范式较为单一。当前我国的运动生理学研究主要以实验室的动物实验为主,较少见到针对于正常人的试验,较少见到走出实验室的现场实验,以及除实验类研究之外的大样本调查研究。这可能与实验室的动物研究具有先天的便利开展条件有关,但单一的动物实验研究范式必然导致应用的可能水平降低,生态学效度不够,动物与人体存在研究的异质性结果等。未来运动生理学领域必须要拓展自己的研究范式,加大进行除动物实验研究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研究力度。
2.2 运动心理学发展述评
2.2.1 概述
如同心理学学科一样,运动心理学拥有长期的过去,但只有百年的短暂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心理学的定义逐渐被确定。现在,运动心理学被定义为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而运动心理学不仅可以作为运动人体科学下属的一个三级学科方向,同时也可以作为心理学下属的一个研究方向,所以,运动心理学同时受到心理学母学科以及体育学研究发展的共同影响。研究者(马启伟、张力为等,1996)将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概括为:1)研究人在体育活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在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将运动心理学分为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运动竞技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锻炼健身心理学。运动竞技心理学主要围绕运动员进行心理上的测量、选材,在应对比赛时的训练、心理咨询等。体育教育心理学则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而进行。如在体育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下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等。锻炼健身心理学则关注参加锻炼人群的锻炼动机、锻炼习惯养成的机制、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机制等。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三个方向往往是彼此相关联的,研究内容往往是交叉重叠的,这在很多实证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如体育运动领域的跨情境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景之间,相关联的行为会互相影响,如学生体育课上的参与动机会影响学生课下的锻炼动机,继而影响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行为水平;或者竞技运动心理学中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也可以迁移到学生的体育课堂上,以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等。
2.2.2 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每一个心理学研究者都非常熟知的一句话,就是艾宾浩斯的“心理学有一段长期的过去,却只有短暂的历史”。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自此科学心理学才宣告诞生。而运动心理学普遍被视作心理学的某一特定研究方向,其成为一门特定学科的历史相较心理学科,则来的更晚一些。部分研究者认为,1897年美国的特里普利特发表的一篇论文可以被看做是运动心理学的第一项研究,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社会促进对运动技能表现的影响。然而在最近几年,这一结论遭受到了质疑,有研究者认为其实际为一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而非运动心理学研究。尽管其研究范式或许对之后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1923年,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格里菲斯在美国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运动心理学实验。如前所述,只有一个学科的研究达到一定数量与水平,该学科才可以称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大多数研究者赞同,同冯特一样,伴随着运动心理学实验室的诞生,运动心理学学科也应运而生。1926年,格里菲斯还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运动心理学教材。同时,他还是第一位被美国专业运动队聘用的心理学家,他的训练范式已经成为服务于专业运动队的运动心理学普遍范式。继格里菲斯之后,北美很多运动心理学家相继在不同的高校开设了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在北美运动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同时,前苏联的运动心理学也处于初创阶段,来自于莫斯科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于体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以及体育活动对人格特征等的影响。同时,在欧洲地区,德国的运动心理学也在迅速发展,众多研究者出版了多部与运动心理学有关的专著。20世纪50-80年代,运动心理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有研究者将该阶段称之为运动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50-1965年,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仍然具有经验主义的特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格。在这一阶段,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在运动和运动表现领域测试主流心理学中某一特定的理论,如社会促进、成就动机等。80年代,伴随着心理测量学的兴起,运动心理学研究开始关注于特定理论的扩展,同时相关的应用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阶段的运动心理学研究主要围绕着竞技运动心理学进行,而体育教育心理学与锻炼健身心理学学科思想则处于萌芽阶段,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锻炼健身心理学才从运动心理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出现。如1971 年 Scott 编著了《锻炼变革》 ,1973 年 Harris 编写了《体育概论: 体力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基本原理》,此后这些专著成为了当时锻炼健身心理学的专业教材。
值得一提的是,现行情况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同心理学研究一样,研究主要以北美的视角进行。也就是说,现今研究的主阵地仍然在北美地区。北美地区强调将运动心理学一分为二,包括应用与学术两个方面,学术型运动心理学家关注理论研究和教学目标,而实践工作者则从事应用工作与研究,然而部分运动心理学家则同时从事这两方面的工作。
2.2.3 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脉络
如同心理学母学科一般,中国古代已有运动心理学的思想,但是没有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研究。很多古籍,如《礼记》《庄子》《史记》,都曾记录运动竞赛相关心理及战术心理等方面的思想。直到1926年,我国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撰写了中国运动心理学最早的专论——《运动的迁移价值》。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中国的第一部运动心理学专著《体育心理学》。50年代末期,运动心理学被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列入体育专业课程设置。1957-1958年,受学习苏联模式影响,苏联运动心理学家鲁吉克的《心理学》和车尼克娃的《运动心理学问题》被介绍到中国,成为全国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80年代初期,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研究针对于竞技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如1980-1982年,武汉体育学院承担了“优秀运动员心理特征研究”的国家体委课题,通过对两千多名运动员进行包括量表、仪器等测量,获得了不同运动项目的多种资料。此后,同类选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同时,运动心理学家接受中国射击队和射箭队的邀请,开始为国家队队员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帮助运动队运动员调整赛前的心理状态。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领域,而90年代后半期体育教育与大众健身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如祝蓓里(1986)所言,我国的“举国体制”繁荣了竞技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则昌盛了锻炼健身心理学。然而,整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我国锻炼健身心理学的研究进入缓慢发展阶段。而在体育教育心理学方面,上个世纪 90 年代则多为理论介绍 、量表修订和一般描述性研究,理论导向明确、设计严格、控制严密的多因素实验研究尚不多见。
2000年以后,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但仍可以看到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竞技运动心理学领域,如悉尼奥运会之后,运动心理学被纳入到奥运科技攻关服务内容之中,对于不同项目的运动队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起到了积极作用。
2.2.4 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
1)研究取向方面。受到举国体制的影响,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持续关注于运动员竞赛心理的研究,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关注于体育教育心理学与锻炼健身心理学的较少。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于锻炼心理学,但受研究水平、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锻炼健身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一直于国外。当前我国锻炼心理学研究者所发表的研究也大多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或许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出之后,我国从政府到人民将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则我国的锻炼健身心理学研究将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2)方法学方面。作为心理学的经典研究方法之一,心理测量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五四”前后到 1928 年是测验运动的兴盛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心理学研究者编制了大量测验量表,可以分为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两类。现今,针对部分研究者提出心理测量方法过时的言论,有运动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心理测量法仍是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7]。事实上,有研究者认为,国外的运动心理学研究者运用心理测量法研究的比例甚至高于我国学者。当前的研究中,新编或新修量表仍以竞技运动心理学方向为主,锻炼健身心理学次之,而体育教育心理学则较少。中外运动心理学的心理测量研究水平大致相当,量表研究的质量则参差不齐[7]。另外,应该看到的是,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的研究者呼吁研究中多方法的使用,而单一的研究方法已经受到众多业内学者的诟病,如单一应用问卷测量进行运动心理学研究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共同方法上的偏差。
近年来,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在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中逐渐流行。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运动心理学家Chatzisarantis 的报告“锻炼心理学领域构建多重理论的标准”则从多理论研究的视角讨论了混合方法的应用问题。在锻炼健身心理学领域,以理论为基础的锻炼行为干预日见增多。例如,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以计划行为理论(TPB)、 自我决定理论等为基础的锻炼行为干预研究。采用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进行实际行为干预衍生的一个问题是,构建多重理论会使理论模型变得越来越复杂,实施起来越来越困难[8]。如同问卷研究是基于理论进行的从上到下的研究,而基于质性研究的方法则是对理论进行从下到上的研究,或许只有进行质量结合的研究才更有可能获得一个更完整的理论模型。
3)多学科融合方面。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神经科学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医学、生物学、 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组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生物学、计算神经科学等一大批交叉学科[9]。神经技术手段能够帮助发现运动认知相关问题的理论机制,对运动员认知过程的研究将会对认知心理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利用非侵入性功能磁共振技术如经颅磁刺激将会有助于解释技能表现者的认知神经机制[9],利用脑电相关的测量技术记录运动前后大脑的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纵观中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认知神经趋向,这一趋向与世界心理学的潮流发展是相吻合的。越来越多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开始关注运动过程中大脑的变化,探索运动行为背后的脑机制。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流行病学(Epidemiology)被定义为研究人口群体中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发生、分布以及影响因素的科学。20世纪70—90 年代运动科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开始介入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探索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关系,鉴于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仍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10]。当前国际锻炼心理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出现交叉研究,因此,未来锻炼心理效应研究会在本身学科基础上继续发展, 并可能吸纳部分流行病学研究专题,使得研究内容更加广泛。但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了部分与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有关的综述,主要为对这一领域研究进行介绍,但相关文献中的实证研究数量极少,这可能和流行病学方法的掌握与研究需要的大样本较难获得有关。
3 小结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与系统论述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的研究现状、研究特点等,理清运动生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脉络与现存问题。可以认为运动生理学存在研究对象分布不平衡、研究手段不够丰富、研究范式较为单一等问题;运动心理学则需要在研究取向方面更为多元,更多地采用融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体现出多学科融合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发展水平仍不高,需要业界同仁共同努力,进一步拓宽研究思维,开阔研究眼界,全面提升相关研究的水平。
[1] 张蕴琨,阎守扶.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26-30.
[2] 陈楚杰,潘华山,冯毅翀,等. 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6(2): 120-122.
[3] 黄翠,藏威,李国金,等.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7): 1367-1370.
[4] 乔德才, 康道峰, 刘晓莉,等. 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建设现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3(3):225-228.
[5] 杨锡让. 运动生理学学科现状与进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9): 1153-1158.
[6] 王瑞元,杨锡让,刘柏,等.运动生理学的现状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4(4):50-57.
[7] 齐红梅,刘微娜. 我国运动心理学领域心理量表或问卷编制修订的潜在问题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6): 91-94.
[8] 张力为,孙国晓. 当代运动心理学进展:研究方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9): 42-48.
[9] 魏高峡,李佑发. 21世纪中国运动心理学的新方向:运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J]. 体育科学, 2012(1): 54-63.
[10] 王军利. 身体活动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述评[J]. 体育学刊, 2015(3): 138-144.
[11] 李京诚. 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9): 45-49.
[12] 迟立忠,张力为. 当代运动心理学进展:竞技心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9): 49-55.
[13] 李京诚. 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9(9):45-49.
[14] 叶孙岳, 郭静. 中国成年人的体育锻炼、静态行为流行状况、趋势及影响因素[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 28(4):365-369.
[15] 陈德明,范旭东. 关于“运动人体科学技术”概念的提出与界定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5):134-136.
[16] 杨桦. 关于加强体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1): 1-5.
[17] 陈华. 关于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几点思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 83-85.
[18] 冯炜权. 加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适应国际最新发展[J]. 体育与科学, 2013(1): 17-18.
[19] 茅隽.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兰州大学学报, 1994(4): 154-156.
[20] 杨锡让,邢华城. 第23届世界运动医学会运动生理、生化部分简介[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87(2): 118-121.
[21] 朱建明, 王兴, 林文弢. 国际运动疗法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研究的热点与动态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1):88-96.
[22] 陈福亮,杨剑,季浏. 锻炼心理效应研究的内容、进展、机制及走向[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6): 94-100.
[23] 郭强,汪晓赞.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与热点解析——基于流行病学的视角[J]. 体育科学, 2015(7): 58-73.
[24] 毛志雄,郭璐. 当代运动心理学进展:锻炼心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9): 56-63.
[23] 毛志雄,董文博,于拓. 运动心理测量研究进展(2008-2011)[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3): 192-196.
[25] 张力为,胡亮. 运动心理学:追求卓越与保持健康[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S1): 141-155.
[26] 祝大鹏,李爱玲. 近20年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以第5-9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为例[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5(7): 60-64.
[27] 姚家新,张力为,李京诚,等.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1): 1-10.
[28] 司琦. 身体活动的行为科学理论综述[J]. 体育科学, 2007(9): 72-80.
[29] 任未多. 竞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演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8): 55-62.
[30] 张力为. 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演进[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12): 38-43.
[31] 姚家新,徐霞. 中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体育科学, 2004, 24(10): 38-40, 45.
[32] 杨双燕,周强. 久坐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展望[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5): 500-505.
[33] 郭志光, 贾志强. WOS数据库运动生理研究演进脉络与前沿动态的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29(3):272-279.
[34] 毛志雄.体育运动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85.
[35] Richard H Cox.运动心理学(第七版)[M].王树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3.
[36] 毛志雄,迟立忠.运动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1.
[37] 运动生理学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