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刍议

2018-03-26刘志军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能力

刘志军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相对比较差。故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加强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能力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儿童思维发展是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分一分,动口说一说、议一议,动脑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先让学生利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再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12个大小相等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要求摆成长方形,看有几种摆法,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再看看长与宽的积同面积的关系,自己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可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就有了参与意识。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自己动手想办法推导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请学生用硬纸剪三角形。接着再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看看能否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他们已学过的图形,有几种办法,最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并小结。

二、加强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内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学习数学知识比较困难。教师如果在讲授知识时,抓住数学中数与形的关系,注重运用直观图形,巧妙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把形象的知识加以抽象,再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协同发展,则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小圆片表示自然数,摆成点、直线和长方形(正方形)图,让学生利用图形较好地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在做法上,可先指导学生用小圆片在桌子上分别摆成点、直线或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如表示1、5、9、11、12,再让学生观察,什么数只能摆成一条直线,哪些数除了摆成直线外,还能摆成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引导学生观察,就会发现:只能摆成一条直线的是5和11;9和12除了能摆成一条直线外,还能摆成长方形(正方形)。再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各自约数的个数,这样,就会发现规律:即1只有一个约数,1=1×1;5、11分别写成5=1×5,11=1×11的形式,即它们都有两个约数;9可以写成9=1×9=3×3,12可以写成12=1×12=2×6=3×4的形式,即它们除了1和它们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揭示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运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了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教育家也曾提出:“学则需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这都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好地从教师手里转让给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第一种解法是先算11×12=132元,再算132×5=660元;第二种解法是先算12×5=60个,再算11×60=660元,在学完两种解法后,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一个学生大胆提问:“老师,我是先算11×5=55元,再算55×12=660元的这种方法可不可以呢?”教师首先表扬了这位敢于提问的学生,然后組织全班学生讨论这种方法对不对。通过讨论,学生得出“5箱热水瓶”和“每个热水瓶卖11元”这两个条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能先用11×5来计算。由于这位学生的提问,同学们知道了没有关系的两个已知条件是不能相乘的,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连乘应用题中的难点。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好习惯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数学教育过程理当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倾听、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收集信息、自我评价等良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用。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于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学生是非常困难,然而检验时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把知识转化为多种能力。同时,下大气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中学学习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