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融入啦啦操的实践研究

2018-03-26李自举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啦啦操小学体育

李自举

摘要:近年来,随着啦啦操在学校的长期推广,已经成为一门体育学科内容。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以及啦啦操的倾向度,对于在大课间开展啦啦操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啦啦操;校园体育文化

一、啦啦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与小学体育现状相结合的依据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日趋完善,国家在对于小学生的基础教育方面愈发的重视。在体育教育方面,国务院就当代青少年的体育教育问题明确提出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方面的意见。同时,在2011年,在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整体支持下,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的实际体育方面问题,提出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至少一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且在具体的细节方面,比如说体育教学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质量都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相关的标准,进一步保证了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小学体育应该严格结合教育部以及国务院的相关指示,对于教学方面予以严格的规划,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啦啦操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优势分析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明确针对现行教育中体育中的问题,从实际需求方面考虑入手,编写了关于具体啦啦操相关的套路,从而有效的确保了啦啦操大面积推广过程的可行性以及有序化。从身体的角度而言,啦啦操属于基础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各个部位都可以起到明显的减压和锻炼。同时,在心理程度方面,啦啦操由于其依赖于音乐带动运动节奏,在音乐熏陶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减少压力,并且可以有效的释放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促进了学习的积极性方面的提升,有利于小学校园气氛方面的进一步活跃。

二、体育教学中啦啦操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组织形式对于啦啦操的具体教学内容方面的设计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于形式方面的严格要求可以有效的提高啦啦操的教学质量。

(一)集体练习、个人练习形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啦啦操的初期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其在活动中的细节方面的传授过程,并且有部分难点的情况下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多的采取集体练习的方式,有效的帮助每个同学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并且在集体过程完成之后,针对部分同学的难点,可以分开单独练习,以便进一步的掌握。

(二)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形式。

分组练习是对于啦啦操整体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的手段。由于不可能每个同学的学习进度方面都一致化。所以可以通过小组练习的形式,在优秀学生与相对有问题的学生之间进行融合,更好的帮助整体对于啦啦操的掌握。

(三)学生分组比赛、择优示范形式

最后在分组之后,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有效的帮助每个同学提升对于组别之间的荣誉感方面的形成,进而可以在实现啦啦操教学目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对于学习啦啦操方面的信心。

三、体育教学中啦啦操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小学生对于啦啦操的学习情况深入调研,可以看出,由于其年龄相对偏小,所以其对于陌生事物的长期关注能力比较低,故而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跑神等现象的出现,这些对于教学中对于啦啦操的具体要点方面的传输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结合这种情况考虑,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之后采取一定的示范动作,通过更好的形象化来促进和帮助学生的记忆和模仿,提高了他们对于啦啦操的学习兴趣。

(二)完整、分解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由于啦啦操本身的编舞就属于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群进行学习和集体合作的动作。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方面的难点并不突出。但是由于其动作比较多,在具体的教学环节,笔者通过初期进行完成的教学,帮助大家对于啦啦操的套路方面有整体的认知,进而针对不同的动作方面进行相关的分解。通过这个由完成逐步分解的过程可以有效的贯彻教学目的的落实。在具体的分解过程中,可以采取对于上半身的动作与下半身的动作相互分开教学,帮助同学们抓住对于局部动作的动作要领。虽然这个过程相对会造成进度缓慢的情况发生。但是这种教学也可以有效的保证学生的动作的准确度,准确的帮助小学生实现对于身体肌肉方面的放松,帮助身体健康的进一步得到切实的保证。

(三)常规教学与趣味教学相结合

由于小学生书本化的教学课程比较多,如果在啦啦操这種体育环节的教学中,过于刻板的要求同学对于动作方面的严格掌握,会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在笔者的实际教学环节中,前期通过对于啦啦操整体动作方面的整体要求,帮助每个同学更好的掌握动作相关的要领,然后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更多的是采用偏向于学习性质游戏的手段,比如说通过制定的动作连续化,在不同的同学间进行动作性的传递行为,这种除却学习的目的之外,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并且结合一定的奖励以及适度惩罚行为,可以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实现对于啦啦操方面的深入教学工作。

(四)强化与重复相结合

对于啦啦操的长期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于简单的动作方面的牢记工作,因为就啦啦操本身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帮助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出发考虑的。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初步的实现了对于教学目的方面的落实,并且其动作在标准考量之后已经趋于完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肌肉的记忆会逐渐的衰退。所以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于啦啦操教学工作的强化工作。这种强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重复训练来进行实现,进而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实现对于啦啦操的深度掌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这种重复式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有效的帮助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实现对于身体健康方面的进一步培养。

四、结论

啦啦操的融入为特殊时期体育课程内容的枯燥、机械、单板乏味注入了新鲜动力,同时还有效规避了场地的局限性,从侧面来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和小学体育教学相融合的操作性,还有效的为小学体育教学做了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通过实践总结为下一步深化啦啦操运动内涵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崔思科.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啦啦操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7(01)

[2]胡可.对于小学体育课程的深入探讨[J].学周刊,2016(33)

[3]彭柏.浅谈小学体育啦啦操教学的课程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啦啦操小学体育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