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工作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2018-03-26王丽茹
王丽茹
摘要:在十九大会议中,明确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工作之一,对基层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党支部工作属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新时期下,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有必要通过创新党支部工作体系,以此有效增强基层党员的党性,促使其能够做好新时期的社会建设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党支部工作;创新体系;基层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注重党支部工作体系的创新,切实提升党员思想政治觉悟,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活动中去,利国利民。可见,在新时期,党支部工作体系创新的重要性。
一、党支部工作建设内容概述
党支部工作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党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三项内容均作为党支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是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对工作效率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制度建设。任何单位或者是企业的工作开展,均需要借助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有序落实各项工作。然而当下基层党支部中具有众多制度,旨在规范基层党员工作,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例如党员联系职工群众制度等。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党支部工作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各项细节工作均缺乏完善的制度。因此,党支部工作建设当中,应该重视起制度建设。
2.领导班子建设。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均需要得到相关领导的人的支持,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一个拥有目标一致的领导班子,能够促进建设工作的开展。可见,领导班子的重要性。因此,党支部工作建设需要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加強思想作风建设,促使党支部领导班子能够统一认识、思想,以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3.党员队伍建设。党支部工作的落实,无法脱离党员活动。换言之,党员活动作为党支部联系党员的桥梁,对党员教育与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建设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党员队伍,对提高党支部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党支部工作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党支部工作的创新,需要从工作内容、工作形式以及思想观念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1.创新工作形式。党支部工作形式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形式的改变,调动党员工作的积极性,以此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鉴于此,党支部有必要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融合,促使其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形式,以此有效调动党员工作积极性,为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夯实的基础。例如党支部在开展党员管理工作时,便可以借助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建设一个网站,对党员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可以开展网络培训,对党员进行远程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需要在网络当中形成一个有效的网络评价机制,对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确保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以此推动党支部工作的创新建设[1]。
2.创新工作内容。工作内容的创新,便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立足于人为本思想,创新工作制度。一是党建工作内容需要紧贴时代发展,充分认识到我国党支部工作在新时期下的执政要求,需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思考各项问题,逐步摒弃陈旧的思维定势,强化党支部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同时,党支部工作建设中需要加强监督管理,规避任何一项党内违法行为的出现,切实提高党支部工作质量与效率。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要想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需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现实意义,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贯彻,便于提升党员活动的感染力与号召力等。三是创新工作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党支部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党支部工作效率。
3.创新思想观念与考核内容。党支部工作的创新,理应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因此,党员思想观念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时刻与新时期党委思想政策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楷模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党员在党员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与工作作风,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党支部工作创新体系时,需要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党员思想观念的创新。首先需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其次,做好舆论宣传工作。除此之外,党员工作的优劣需要在业绩评定的基础上,结合群众反应、活动氛围,是否落实上级文件与指示精神等进行综合评价[2]。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党支部工作创新体系,需要建立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上。本文首先论述了党支部建设工作内容,紧接着从工作形式、工作内容、思想观念与考核内容几个方面,提出了党支部工作创新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希望以此促进党支部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词君.新时期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开展工作的创新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7(12):43-44
[2]杨立新.试论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创新[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