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2018-03-26陈志华

科技资讯 2018年32期
关键词:开发研究校本课程高职院校

陈志华

摘 要:近几年校本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作为众多校本课程中的一员,《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是对课程开发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另一方面是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和企业用人需求,使专业特色更具内涵。本文在分析校本课程开发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明确了便于实践操作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以期为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本课程 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196-02

1 《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于2011年开设,2016年更名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4年立项建设的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与特色专业名单的通知》(鄂教职成[2015]4号)文件精神,该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汽车营销实务》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在企业工作岗位的应用性很强。鉴于课程在企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汽车销售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化需求与日俱增,课题组选择《汽车营销实务》课程为校本课程样本进行开发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使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和企业用人需求,使专业特色更具内涵。

2 《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

2.1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为保证课程开发质量,以笔者学校的教师为主编,组建专业素养高、精力充沛的本校及其他院校教师组成《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2.2 校本课程开发条件分析

一是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具有说服力,我们首先对《汽车营销实务》所属专业名称的演变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将原有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营销与维修”“汽车服务与管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定损与评估”5个专业合并为“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是集汽车技术与管理营销于一身的专业,足以说明营销与服务的重要性。

二是深入汽车销售企业调研。我们到襄阳恒信天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現代、广汽本田等4S店开展调研,了解汽车销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发现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维持在微增长的状态,尤其是合资股比放开、双积分政策实施等因素,有的车型出现了月度销量下滑现象,汽车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产品的竞争力从价格转向品质和服务。调研中还发现,有的汽车品牌对汽车销售员的基本能力要求仅为具备汽车差异性对比知识,能与5款竞争车型的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要强化自身品牌的优势。但销售人员缺乏从营销环境、产品定位、销售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不能根据顾客的职业、购买用途、年龄等方面为顾客提供更优质服务。加之目前中国车市发展走势的不确定性及用户、品牌的变化,重塑了新的营销环境。传统的营销在策略、内容、投放、转化方面种种痛点逐渐浮现,与新环境难以适配。面对这一实际问题,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如何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与时俱进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编写一部贴近市场跟进时代发展的《汽车营销实务》校本教材是当务之急。

2.3 编制校本课程标准

编制课程标准不仅是教学过程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完整体现高职教育理念的形式。在《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标准里,对于其开设目的、课程类型、教学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同时还考虑了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4个环节。

2.4 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

2.4.1 满足学生营销技能核心能力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汽车行业、企业调研和对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综合分析,结合近年来国家、省级层面的学生技能大赛和我校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岗位的信息反馈,我们邀请了汽车4S店专家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了《汽车营销实务》课程目标、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要求。例如,课程内容编写涉及汽车营销的基本概念、汽车营销市场分析的基本内容、汽车市场细分与定位等,力求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需求分析、沟通与谈判、产品介绍等营销技能核心能力。

2.4.2 满足该课程面向行业、岗位的特色教学需求

这些年随着微博、微信、新媒体等互联网营销方式的兴起,对于新媒体营销手段的认识与掌握,我们在《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里设计了汽车网站营销、汽车营销、微博汽车营销、汽车微信营销、汽车APP营销等内容,满足本课程面向行业、岗位的特色教学需求,力求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开拓创新能力。

2.4.3 满足该课程支持学生后续职业发展的教学要求

我们以学生胜任岗位(群)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岗位(群)需求和前后课程的衔接,统筹和选取编写内容,我们设计了汽车营销人员的基本素养、营销人员的自我管理等内容,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满足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

3 《汽车营销实务》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

3.1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系统设计

校本课程的设计不是盲目、随意的行为,而应该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就业为导向和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有计划、有组织地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具有“高立意”的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的系统设计是校本课程的根,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校本课程的养分,进行承上启下紧密连接各课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3.2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实施需要立足于真实情境

工科学生习惯性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校本课程的内容需要立足于真实情境就成了后续教学开发时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本课程需要教师能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行动领域进行分析描述,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使每一个学习领域都能对应一个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领域向真实情境的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目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也正是以此为努力方向。

3.3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需要继续完善课程标准体系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希望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实地调研,结合在前期课题组制定的课程标准基础上,经过教务处、二级学院领导、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研室主任和任课老师及企业销售精英的不断论证与修订,更为科学合理地构建一个适合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标准的体系,后续针对课程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诊断与改进,从而判断、修正该课程是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汽车营销和服务专业人才。

总之,笔者认为:不管建设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其核心都是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合适的内容以适合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以适应市场、行业和学生变化和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会,2000.

[2] 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福建教育,2016(23):10-24.

[4]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7(2):3-25.

[5] 成尚荣.核心素养引导校本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J].江苏教育,2017(10):25-26.

猜你喜欢

开发研究校本课程高职院校
医疗保险辅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