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炉之后是坦途
2018-03-26白萌
白萌
“其实,我的专业是公认最没用的”。陈懂,2008年东北一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据他说,当年这个专业可以应聘几乎所有的非技术岗位,“万金油,但进入行业之后,一切得重学”。
陈懂很幸运,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和专业紧密相关——一家啤酒企业的区域销售。一般来说,啤酒大多当地销售,市场也接近饱和,也因此,陈懂鲜有增量,基本就是基本工资加上点儿象征性的提成。
因为要跑的终端特别多,陈懂特意花4万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车代步。正是这辆二手车,成了他的“贵人”。
这辆10年车龄的二手车,没少让陈懂掏钱,“有时候有异响,有时候喷油嘴堵了,反正有事没事就得去趟修车行”。有一天,陈懂坐在修车行对面的包子铺里,边吃包子边等车子进行四轮定位。他看看对面的修车行又看看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我当时想,为啥不自己开个修车行呢?这多赚钱啊”。
陈懂把没开修车行的原因归结于自己不懂,“自己不懂,直接找师傅来干的话,就等着被坑吧”,所以他觉得自己必须明白怎么修车。随着不断的对自己“催眠”,开修车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至于陈懂觉得自己像着了魔,“当时就觉得不开修车行,就等于自己亏了很多钱。”在产生这个想法后的一个月,陈懂毅然离职了,而且非常迅速地报名了一家技校的高端品牌汽修技师班,开启了为期18个月的学习。
陈懂说,他学的这个班从基礎课到发动机、钣金、电控、喷涂等课程十分全面,相当于很多专项学习的汇总,正因如此,他的培训费用也不菲,需要1.8万元。他说,他做销售时也没花什么钱,所以工资攒下来不少,这1.8万元他都是自己拿的。
“因为离职这事儿我根本没敢和家里说,就说我封闭进修来着。爸妈一直以为我准备考研呢,都不敢问,怕给我压力。直到最后我学完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但也没生气,就是很惊讶,埋怨我不和家里说一声。”
“我们班都是小屁孩,我都是叔叔辈儿了”,陈懂笑着说,当时在班里只有他是个大学生,年龄也比其他人大七八岁,所以挺不好意思的,但后来得知其他专项班里也有大学生,“瞬间坦然了”。陈懂不知道的是,有需求才有市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一些职业学校瞄准大学生群体,广泛开设“回炉班”。
“大学教育的作用还是明显的,我看一遍就懂了,但班里好多人讲了几次还是不明白。”事实的确如此,一家汽车专修学院院长助理也表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不管从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是从专业技能的接受能力上,普遍强过其他学生。”
临近课程结束时,陈懂顺利与一家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成为一名机修技师。“我跟着4S店里的老师傅学了不少,和客户解释情况也说得清楚。”不到半年,陈懂竟成了顶梁柱,一个月到手至少七八千元,“是啤酒销售的薪水两倍了。”
陈懂说,他几乎忘了要开修车行的初衷。“在4S店的一年也特别安逸,就突然不想离职了,觉得在这儿打工挺好的。”
2012年春节后的一次聚会,朋友们提起开修车行的事儿,陈懂突然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不是说老爷们一口唾沫一个钉吗?我有点儿打脸。”
和汽修班里另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拍即合后,陈懂开启了创业之路。“这时候我才觉得大学4年没白念。”在筹备的过程中,他的大学专业就发挥了作用,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如何定位修车行,如何选择客户,如何定价,全部应用到位。汽修店顺利开张后,凭借靠谱的技术赢得了口碑。
“刚回炉学汽修那两年,都不敢和大学同学联系,怕他们瞧不起。现在很多人都很羡慕我。”6年过去了,陈懂的店已经开到了第三家,俨然一个管理者模样了:“店里有技工师傅在做,我已经不上手了,维护好客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