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协同运作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

2018-03-26李金燕

时代金融 2018年6期
关键词:提高水平

李金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应致力于创建协同运作机制,采用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物资计划管理理念,对物资计划管理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有效的协同各项运行机制的运作。本文通过简要阐述创建协同运作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当前物资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一起对我国未来协同运作机制的创建以及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物资计划管理 协同运作机制 提高水平

物资计划管理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效的物资计划管理可以合理的进行资源的调度和配置,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具有可靠性的参考依据。物资计划管理是以信息化为基础、标准化为支柱、计划为主要目的,深入强化物资的集中采购,可以通过提前计划来规避资金、物资以及人力等风险,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一、创建协同运作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一)物资计划管理是生产供应环节的基础和先导

物资计划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部门为确保物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和全面实现而进行的调查研究、监督检查、调节控制和考核总结等活动,也是对物资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中间环节的管理过程[1]。

(二)物资计划管理是影响企业运营成本、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重要环节

物资计划是物资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物资的申请、平衡分配、供销和经营等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它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计划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

(三)物资计划管理是组织实施物资集中采购招投标的需要

通过合理的物资计划管理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将收益最大化,是物资采购工作的追求目标,尤其是在人力、物力等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精打细算”来满足组织实施物资集中采购招投标的需要。

二、我国当前物资计划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对物资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知不足

据调查结果可知,我国部分企业的领导人和部门主管只注重供应和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管理,导致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關键环节责任梳理不清。企业物资年度需求预测不准确,未能合理安排招标采购批次,临时新增需求过多造成无法规模招标。而且部分单位物资管理人员对物资计划管理工作流程掌握不熟练,包括对基本设备的规格型号、配属功能以及技术性能等了解不足,造成计划性较弱、临时变动性较强的不良现象[2]。

(二)计划质量较低,刚性不足

多数部门在进行计划编报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导致计划准确性较差,存在随时更改的可能性。甚至部分部门习惯于“明天用料,今天提交报表”的形式,大幅增加物资计划管理人员的工作量,直接影响着正常的生产进度和生产任务的质量。计划申报人员对于新增或特殊品种市场调研不充分,缺乏必要的充分市场竞争性,造成后续招标采购失败。

(三)计划信息申报错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计划申报人员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质量要求、供货范围、验收标准等理解不准确,错误申报信息,据此采购的物资无法使用,形成库存积压,需重新申报组织相应采购,影响物资及时供应。若拒绝执行采购结果,容易引起供应商投诉质疑和社会舆论关注,导致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受到不良影响。

(四)体制转型较快,业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物资管理系统内部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出现大批新人涌入物资管理部门的情况,但部分员工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或工作经验较少,不能很好的胜任该项工作,导致部分风险和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并解决,威胁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对于应公开招标的违法采取邀请招标或非招标方式采购,以及将应招标项目采取违规分割、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招标,招标组织和招标结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接受外部监督检查时容易成为焦点问题,受到社会舆论重点关注。

三、创建协同运作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具体举措

(一)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基础管理

物资计划管理作为企业物资采购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工作目的在于通过合理核算决定物资采购相关决策,通俗来讲就是该买什么、怎么买、买多少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对物资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将计划提报情况作为物资计划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明确各部门、各环节人员岗位职责奖惩规定,并落实相应制度,通过一些标本并治的举措,切实解决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状,改进物资计划管理的基础管理。

(二)加强流程把控,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

物资计划提报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各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生产质量,是物资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各企业应以车间、班组为基础作业层,以项目管理部门为审核部门,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比如统计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要求以及配送信息等情况,并结合年度工作报告、项目计划进度倒排、财务报告、成本支出预算等编制物资申请计划,加强流程把控,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在保证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做到企业资金利用率最大。

(三)加强计划管理人员二级审查,推行计划全面管理

物资计划管理人员需提前摸底并结合历史采购情况,建立科学的采购需求预测模型,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加强计划管理人员应组织年度需求计划会审工作,邀请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参加,做好年度需求计划的动态微调整。项目管理部门、项目单位参与年度需求计划编制与审核工作,及时通报相关项目动态信息,真正实现与各部门协同运作机制。

(四)理顺资料管理,强化物资信息管理水平

完善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等基础资料可以有效的提高物资计划性和工作效率,是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的基础。针对上述提到的我国现存物资计划管理不足之处,首先应当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标准以及技术档案资料,逐步形成完整的基础资料库,强化物资信息管理水平。比如,在管理制度、技术培训等方面积极引入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进而全面提升物资计划管理水平。

(五)零星物资管理创新,实施全流程管控

非项目类零星物资包括不形成固定资产的消耗类物资、低值易耗品、备品备件,具有采购不用立项审查、结算不用预决算审核、物资需求零散、消耗定额难测算、领用后的库存难管控、难回收、易变现、好挪用等特点,采取实施全流程管控的物资管理创新,从单纯偏重采购管理向上延伸到全面预算管理、采购标准化目录、消耗定额标准,向下覆盖到领用、存储、盘点、调配、回收等全流程管理,破解了“老大难”的物资管理问题。

(六)持续评价改进工作,总结计划管理工作

持续评价改进工作,通过每次的计划工作总结上一批次计划工作成效和分析总结,对问题进行评价和改进;通过月度、季度绩效对相关部门进行物资计划工作评价及实施相关奖惩,起到制度的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只有通过创建协同运作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来为保证企业体系的健全和建设,不断强化物资计划管理协同运作机制,做到与公司年度综合计划、财务计划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做到“三全”(即全面覆盖、全程监控、全员参与)、及时准确、闭环管理,将物资计划管理在整个企业运作过程中的作用做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辉.建立协同运作机制提高物资计划管理水平[J].中外企业家,2014,(1):44-46.

[2]陈光军,周志国.提高物资计划质量促进管理水平提升[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3,(7):56-57.

猜你喜欢

提高水平
浅议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途径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分析
勇于创新 注重并提高房建施工管理水平
让学校体育工作不再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短板
作文教学中的一段话写作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