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经验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2018-03-26李晓飞

办公室业务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高校档案

李晓飞

【摘要】高校档案记录学校真实的历史,是师生智慧结晶和文化精神的传承,也是社会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高校档案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学习借鉴国外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经验,以便更好地让高校档案实现社会化服务功能。

【关键词】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档案价值

高校档案记录高校真实的发展历史,是广大师生智慧结晶和实践经验的载体,是对高校文化精神的传承。档案在高校历史发展和科研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化服务方面高校档案还比较滞后,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推进,社会对信息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档案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主动服务社会。

一、国外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经验

(一)公共教育服务意识强。美国高校档案工作从最初的档案收集开始就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强调为社会公众服务。因此,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并非独立决定所收集档案的内容,而是以社会公众为导向收集档案主要内容。美国高校档案部门存在两个层面的服务思想:第一,服务对象从高校自身面向社会公众,从档案实体管理转向社会服务管理,是美国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服务方式从个体用户面向个体化服务。高校档案服务两个层面,从社会整体服务到不同个体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高校档案服务对象的转变,也是时代发展背景下用户独特诉求的档案服务方式的转型。

(二)馆藏丰富服务于社会。国外大学通过出资购买、互相交换等方式,获得新档案资源,不但有学校自身发展历史所产生的科研教学文件资料,也有通过宣传吸引社会组织、企业、教会和个人所捐赠的文件资料,这些有价值的档案融合了大量地方性档案。如,牛津大学档案馆曾经拥有保留国王颁发给大学的各类授权文件和特许状;还有一些大学档案馆有非常珍贵古老的档案,是学校从社会花费大价钱所购。国外大学档案馆除了满足自身学术研究外,还向社会提供服务,甚至面临政府部门和个人同时需要借阅档案资料时,会优先向个人提供档案服务。

(三)引进企业化技术手段。高校档案馆在面向市场用户和学科交流的服务理念指导下,开始引进企业化技术手段开展档案服务工作。美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新科技的应用,注重科技的推广使用,在互联网科技浪潮中,高校档案服务实践中不断革新各种设施,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条件。英国高校档案馆注重投入档案管理硬件,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积极设置和更新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建设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资源进行分层整合,丰富档案资源数据库,为用户查阅档案资料提供个性化检索工具,做好档案资源检索和查阅服务工作。

(四)与公民进行良好互动。美国高校档案服务非常注重与公民进行良好互动,在档案宣传中采取必要手段,通過各种调查方式,加强和公民的互动,调查公民对档案的需求,深层次了解社会,及时掌握公民反馈意见。如,在宣传现场发放纸质材料调查,在互联网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宣传,开展各类档案展览和培训等。高校档案馆在具体服务中,以用户需要为服务导向,通过分析档案检索率和利用率,明确用户所需档案资源类目,加强这类型档案资源的收集,以此为重点向用户提供更好服务。高校档案馆还向公民用户提供个性化、开放式、便捷的检索途径,向社会公民公开档案信息,档案从封闭到开放,从被动到主动的服务方式,向公民提供社会化档案服务,实现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目的。

二、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对策建议

(一)构建高校档案多元主体互动机制。高校档案馆在提供档案服务中因为馆藏的独一性和特殊性限制,一直以来都处于垄断地位。为了提高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整体水平,亟待打破高校档案馆垄断服务主体传统局面,可以参考借鉴将市场机制引入档案服务中来。高校档案馆在打破固有垄断地位时,应培育高校档案多元主体,如档案部门、社会组织、公民等,以更好地提供社会化档案服务。高校档案多元主体围绕档案服务中心,在多元融合并存的交互机制中,对各方权益进行调和,加强各方主体沟通互动,为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提供集体支持。在多元主体互动机制中,高校档案馆扮演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公民的角色,对各方关系进行协调。如,高校档案馆可以推出“毕业生信息中心”模块功能,对高校毕业生信息进行开放式管理,社会组织和公民有需要时,可以登录毕业生信息中心注册,登录后可以查询所需毕业生成绩、学历、就业等信息,使得高校档案馆成为社会服务主体。

(二)引入高校档案社会服务竞争活力。高校档案馆在提供社会化服务时,应引入市场机制,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具有社会服务竞争活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馆积极开设线上档案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广大用户提供方便的档案服务。高校档案馆积极搭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发布档案信息,打通社会服务通道,如部门立卷、件归档,成绩及证书翻译,档案自主查询,毕业生档案去向查询,立德树人展馆,学生档案管理等,最大化为社会提供共享档案信息资源。高校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置档案服务、高校历史等栏目,向社会提供档案服务,扩大高校档案服务影响力。为了更好地提供社会化服务,高校档案馆应深层挖掘档案信息价值,打破传统面对面档案服务方式,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资源。

(三)畅通高校社会服务档案沟通渠道。高校档案馆想要更好地提供社会化服务,需要畅通和公民的沟通渠道,通过深度沟通交流了解用户的档案信息资源需求和寻求意图。如果沟通渠道不通的话,高校档案馆所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和用户需求不符,那么服务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或者公民用户没有渠道查阅档案馆发布的信息,那么也是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浪费。此外,高校档案馆还需要加强和社会组织的交流协作,动态更新和设置新技术手段,促进档案馆社会化发展。目前,高校档案馆已经采取面对面访谈、电话、问卷调查和网络互动等沟通方式,但是沟通效果并不理想,仍存在网络信息发布迟缓、在线答复不及时、忽略反馈意见等问题。为了使沟通常态化,应将高校社会服务档案沟通渠道的畅通与否、沟通效果纳入档案馆正常业绩考核,作为评价高校档案工作质量的评价指标。

(四)借鉴社会化服务方式寻找助推力。高校档案馆需要改变传统固化服务方式,积极借鉴引进社会化服务方式,寻找档案社会化服务发展助推力。如,可以引入用者付费的服务方式,为档案社会化服务实践操作提供支撑。从文字表面简单理解看,用者付费就是“谁使用,谁付费”,即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中,档案信息资源是面向市场用户的,那么就由用户自行选择档案信息资源,要求高校档案遵循市场规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用户可以给予高校档案馆适当的费用作为使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报酬,也相应促使高校档案馆公开档案信息社会化服务。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中,高校档案事业也迎来大变革时期,围绕档案服务核心,注重档案资源的“用”,面向社会服务进行变革,积极开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国外高校档案工作,借鉴社会化服务经验,从公共教育服务意识强、馆藏丰富服务于社会、引进企业化技术手段、与公民进行良好互动中汲取启示,通过构建高校档案多元主体互动机制,引入高校档案社会服务竞争活力,畅通高校社会服务档案沟通渠道,借鉴社会化服务方式寻找助推力,促进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发展,实现高校档案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丰.浅析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J].兰台世界,2014(11):119-120.

[2]陈玲.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4):10-12.

[3]吴建凤.论高校档案的社会化服务[J].城建档案,2016(09):98-99.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高校档案
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探讨
浅析提高高校档案过程管理质量的思考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改革及创新分析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高校档案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