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望、闻、问、切”

2018-03-26余乐燕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气息声乐教师

余乐燕

【摘要】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实施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出适合新形势的幼儿教师。主要阐述了学前教育声乐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生不同层面的条件出发,应用“望、闻、问、切”,四法,即满足了大课的集体教学的需要,又能在小课中开展一对一的针对性教学,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技能提升。论述了教学改革中的新方法,对于现实声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望、闻、问、切”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从娃娃抓起”已经不是一句口号,已经实实在在的落实到现实中。社会对幼儿师资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现有部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较差,声乐知识和技能不足,不能满足新时期学龄前儿童全面发展需求。这些教学问题和社会现象,给当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工作提出了崭新课题和要求,加快推进声乐教学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已势在必行。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教学中应用了“望、闻、问、切”四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望”与“闻”应用在集体课的教学中,“问”“切”应用在学生回课的小课中。二者的结合即适应了大课教学的要求又满足了小课教学的需要,效果甚好。

一、“望”即读谱,理性感知作品,读会每条旋律,读懂每个音符、读准每个音高,读背每句歌词

“望”即为读谱,在声乐教学中,读谱是学习歌曲的第一途径。只有读懂,读透乐谱,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读懂作品中出现的各种音乐符号,各种节奏,读透作品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一眼“望去”读懂乐谱,了解作品内在情感。

例一: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学习中,从歌曲旋律,节奏、咬字、吐字等,都由学生自学,把基本问题在“望”中,自行解决。尤其在节奏和演唱理论方面的教学中,“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望”就是让学生自己用阅读的方法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共性问题共同解决,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个性问题在“切”的教学环节中单独解决,教学节奏的张弛就显而易见,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多课时少的矛盾。

二、“闻”就是听,聆听范唱,加深作品印象,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教师通过“望”,解决共性问题,在把教学环节转入“闻”。通过学生聆听,一切以学生对作品产生的情绪感知变化为准,从音响出发,以音乐为本,以欣赏为契机,通过学生对音乐的认真聆听,产生对作品学习的愿望,初步感受理解作品所表达情绪情感,当然,这里教师必须要选择高度艺术性更具审美价值的版本。这对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自己聆听多种版本,才有选择的条件,不是,每一个版本都适合学生聆听。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聆听同一个作品的不同演唱,提高音乐的鉴别能力。这与教学中“同课异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例二:歌曲《一杯美酒》。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新疆风格的声乐作品,演唱过的歌唱家有许多。如迪里拜尔,殷秀梅、谭晶、黄莺、阎维文、戴玉强等众多歌唱家都唱过,他们有着各自的风格特点,都有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样优秀的歌唱家同唱同一作品,在教学时的欣赏就成为“同歌异唱”。在欣赏中,找出各位歌唱家的特点,或者是学生自己喜欢的歌唱家的唱法,音乐审美能力就在无形中提高了。

例三:歌曲《漓江谣》。配套的教材中有视听教材,但在备课中,我发现,这个版本不适合,我所带的这群学生。于是,自己就要花时间精力去寻找适合学生程度的版本。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作为教师要根據学生所掌握的实际能力,去选取适合学生能力的教材和方法。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也应该具有“质疑”的勇气和能力。

为此,笔者在同年级的二个班级里开展了教学实验。15级学前(1)班,用配套的视听教材,15级学前(2)用自选视听教材,实验结果证明:2班的学生提前2个课时完成教学计划同时教学效果好。而1班相比之下就显得稍逊一筹。

“闻”要做到“闻”之有理,“闻”后而乐,“闻”之有得。

三、“问”的方法有多种,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课堂里,教师问的好,问的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望”“闻”的大课教学环节后,声乐教学转入一对一小课。小课是教师与学生单独交流教学的过程,可直接找到学生演唱过程中的不足。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提出各自问题,让其思考,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做到,因生施教。声乐学习同样需要讲方法,勤思考,巧练习,才是提过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1.目的明确,层层深入的提问

例四:学生俞XX在学习歌曲《故乡的小路》中,经常把变换拍子混淆,虽然,在前面大课中已经把节奏节拍讲清楚,但是,学生个人能力有差异,掌握的程度又不一。所以,面对不同问题就需要不同的提问。

师:俞XX,请你在谱子中找出变换拍子的地方,请你用红笔标注。俞XX找出来,并标注,这时,教师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性提问。

师:你能不能用拍手的形式展示?俞同学展示。

师:你能跟着钢琴演唱吗?俞同学跟琴演唱。通过跟琴演唱掌握节拍。

师:你能离开钢琴,单独演唱吗?俞同学清唱。教师是问题根据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巧妙的设计层层深入的提问,再通过练习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既没有负担,有能够在提问中轻松学习,掌握知识。

2.由浅入深,兴趣引导的提问

浅显随意的提问,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超前深奥的提问,往往学生云里雾里,所以,提问必须做到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获得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掌握。因此,设计提问要由浅入深,兴趣引导,引发学生对认知的渴求,激发学习的欲望,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例五:《举杯吧,朋友》这是一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热情洋溢的表达朋友间真挚情感的声乐作品,由著名歌唱家阎维文演唱。也是学生非常喜欢演唱的歌曲之一。

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尾音基本都要保持六拍,要求气息深而不僵,同时有要把握住演唱的激情与深情,明亮与柔和的关系。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题,如何在提问中让学生保持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十分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喜欢唱这首歌,但因为演唱技术的问提,而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在学董XX身上由为突出。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哪个地方是难点?是你唱不好的?(找准问题,提问)你能自己找到吗?(学会自我诊断)

师:需要老师帮你解决吗?(找到方法,解决)

董XX:老师,我觉得这首歌曲每一句末尾的音特别难唱,音容易掉。(指气息保持不住)

师:对,这首歌曲的演唱难点就是这里,你如果要学好歌,并且在朋友聚会K歌是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就必须要攻破这个问题。(利用学生想在朋友面前表现自己的心理,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你想一想,在以前的学习中,老师是如何要求你们去进行气息练习的?(回顾旧知,巩固技能,展开新知,学习新技)

董XX:吹蜡烛,连音练习。

师:对,那你多去试一试,坚持课后练习,一定有收获。(教师用肯定鼓励的语气)气息,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认真努力练习,才能掌握。

这样的提问,切中学生的薄弱点,并且在问答间解决了学生演唱技术的问提。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新认识,深层理智的去面对自己在演唱上的弱点。

四、“切”就是把脉,需要“因材施教”,作针对性处理

“切”就是把脉,声乐教学要切中要害,找到学生的不足,加以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如气息的控制,咬字的处理,情感的表达,高音的演唱,位置的保持……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缺陷是不同的,需要“因材施教”,作针对性处理。

学生对于声乐演唱技术掌握程度是不一的,同一首歌曲,学生演唱的技术及表现力也是不尽相同的,这里要求教师自己要有足够的教学实践和声乐演唱理论和技巧。如果自己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教学效果也就差强人意了。这个方法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六: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大部分学生在唱“长大后……”这一个后字时气息缺乏支持。不够稳健而導致因气息不足、音不准的现象。但有一个学生李XX却与他人相反,她的气息的支持深而有力,但是,她的毛病在于气息太盛,放有余而收不足,歌曲前一部分“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的抒情性和讲诉性与副歌部分完全相同,情绪从头至尾丝毫没有变化,这一种特殊的情况,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仅仅要在气息上指导她学会用腹肌的力量去控制,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咬肌,上颚以上的位置在低音区加以控制,而不能一概放出。

对于李XX的指导,特地为她设计了一条针对性的声因连贯位置统一的发声练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李XX同学逐渐掌握了方法,有了明显的改善。力量随着歌曲声区的变化而逐渐做到有收有放,改变了原来一放到底,从头至尾一个力量的毛病。

实践证明,根据专业和学生个人及小课授课的特点,采用符合学生的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无论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还是培养学生声乐演唱理论到提高声乐演唱技能,都有了许多的进步。

作为教师,如果具有创新意识,结合本专业努力去尝试,走个性化、艺术性的道路,相信我们的教学逐渐会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当然,要达到这些,这就需要我们勤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加强自我完善,提高综合素质,重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才能适应新的发展新的需要,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定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15.

[2]郭声健.守望音乐课堂.

[3]周彬.课堂密码.

[4]中小学音乐教学词典.

猜你喜欢

气息声乐教师
最美教师
自然的气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圆我教师梦